草甸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6月6日) |
草甸是在適中水分下發育的以多年生草本為主體的植被類型。
與草原的區別: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優勢,是半濕潤和半乾旱氣候條件下的地帶性植被;草甸屬非地帶性植被,可在不同植被帶內。簡言之,草甸較濕,草原較乾。
分布
編輯在濕潤氣候區,草甸可以伴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出現,草甸可分布在山間低地;儘管草原帶、荒漠帶的氣候乾旱,大氣降水不足,在地表徑流匯集的低洼地、地下水位較高處仍可形成草甸。在熱帶、亞熱帶、溫帶的高山地區還能形成高寒草甸。北自歐亞大陸、北美洲、凍原帶,南至南極附近的島嶼均有草甸出現。典型的草甸在北半球的寒溫帶、溫帶廣布。中國散布於東北、內蒙古、新疆、青藏高原,尤其青藏高原上大面積的高寒草甸。
演替
編輯河漫灘是形成草甸的最佳地段,河漫灘受河水的周期性浸淹、坡積水、地下水的灌溉、河流沖積(沉積物起施肥作用),給植物生長發育提供了有利條件。河漫灘草甸有時沿河流延伸數十至數百公里。
- 長根狀莖植物:在新沖積的沙質地幾乎沒有腐殖質,長根狀莖植物侵入、定居。營養枝葉死亡後有機質積累,土壤表層逐漸緊實,通氣性減弱。而長根狀莖植物需土壤通氣良好,當土壤通氣性減弱後,這些植物開始從草群中減少、消失,逐漸被疏叢型植物代替。這一階段約5~7年內完成。
- 疏叢型植物:這類植物具短的地下根莖,不需要疏鬆的基質,疏叢型禾本科植物定居後,逐漸形成有草皮的地表,伴隨着有機殘落物增多,水分的流動受阻,空氣只能在土壤表層中流通,有機質分解主要在嫌氣條件下進行。於是對疏叢型禾本科植物生長發育漸趨不利,後者不斷地被密叢型禾本科植物代替,這一階段持續約數十年。
- 密叢型植物:這類植物的分櫱節位於地表面上,根系在空氣不足的土層中,每年生長的新芽、根,在嫌氣條件下發育良好。這一時期有機質的積累更為強烈,可能導致沼澤化。
在寒溫帶、溫帶的森林帶,氣候潮濕涼爽,草甸可經沼澤化,逐步演變成沼澤。在草原帶,由於地表徑流匯水減少、地下水補給不足,導致旱生植物增加,草甸可經草原化,逐步演變成草原。在荒漠帶的低洼匯水地,蒸發量加大,土壤鹽分增多,鹽生草甸可被鹽生荒漠代替。
類型
編輯- 真草甸:主要由典型中生植物組成,適生於中等濕度環境。土壤為排水好的黑土,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優勢植物以寬葉的中生多種雜草為主,外貌華麗,構成「五花草甸」。
- 草原化草甸:以旱中生植物為主,土壤為黑土,分布在森林向草原的過渡地帶,也出現在草原帶內土壤水分較好的陰坡、寬谷低地上。如東北大平原、內蒙古東部廣布的羊草-雜草草甸。
- 沼澤化草甸:草群中混生大量濕生草本植物,是草甸向沼澤過渡的類型,發育於地勢低洼、排水不暢、通氣不良的環境。在地下有永凍層的地區,水分不易下滲,土壤過度潮濕;或在低溫嫌氣條件下有機質不易分解,產生了半泥炭化的腐殖質;這樣常形成沼澤化草甸;植物種類相對貧乏,多由喜濕的莎草科植物占優勢地位。
- 鹽生草甸:分布在不同鹽鹼化土壤的低地、海濱。表土含鹽高,植物具抗鹽的特性。有些植物根系深,以躲避含鹽分高的表土,如大葉白麻、甘草、芨芨草等。有些植物葉片多汁肉質化,如一些鹼蓬,鹽爪爪、西伯利亞蓼等;有些植物有泌鹽能力,以免體內積聚過多金屬離子,如二色補血草、檉柳等。芨芨草草甸是鹽生草甸代表,廣布於歐亞大陸的草原、荒漠帶,在中國西部地區分布廣。
- 高寒草甸:在高山、高原的濕潤、寒冷的環境中,分布着濕冷中生草本植物,也受生理性乾旱。大面積草甸分布在中國青藏高原東部,祁連山、天山、橫斷山等。草甸下部與高寒灌叢複合分布,上部與高寒墊狀植被接壤。海拔3500~5000米。地勢高,日照強。風力大,氣溫低,最熱月份有時出現霜凍。土層薄,一定深度下存在永凍層,植物的根系盤結,形成堅實的「地毯式」草皮層,耐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