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山(1915年8月5日—2000年5月9日),湖北省麻城縣(今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紅小鬼出身,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曾任北京蘭州軍區司令員。

鄭維山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司令員
任期
1969年6月-1971年1月
個人資料
出生1915年8月5日
 中華民國湖北省麻城縣乘馬區(今屬河南省新縣)
逝世2000年5月9日(2000歲—05—09)(84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宗教信仰共產主義
學歷
經歷
著作

生平

編輯

鄭維山出生於[麻城縣]]乘馬區第四鄉屋脊窪村(現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泗店鄉泗店村屋脊窪),1927年11月,中國共產黨組織黃麻起義後,鄭維山參加童子團,後調入赤衛隊。193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第一師。1933年12月,18歲的鄭維山任紅九軍二十七師政治委員。後任紅三十軍(軍政委李先念)八十八師政委。西路軍失敗後,隻身討飯回到延安,和李先念等一起入抗大學習。

1938年春,從抗大畢業,分配到晉察冀軍區軍政幹校任軍事教員。講射擊、投彈還是刺殺等課程。特別是射擊原理課,生動而又深刻,使得沒有文化的學員也能聽懂、掌握。軍政幹校校長孫毅給鄭維山配了警衛員和馬,還力薦當副校長,向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聶榮臻推薦鄭維山是個人才應該重用。1939年3月,晉察冀軍區教導團成立,軍區副參謀長唐延傑兼任團長,鄭維山為教導團政治委員。1940年2月,鄭維山擔任教導團團長兼政委,當時教導團編制了22個步兵連,都是各部隊選送來的班干與戰鬥骨幹。1942年秋,出任第四軍分區副司令員,後兼任晉察冀軍區行唐前線指揮所總指揮。1943年底升任第四軍分區司令員兼晉察冀軍區行唐前線指揮所總指揮,當時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二分區司令員郭天民,三分區司令員黃永勝。鄭維山提出了「夜間游擊戰」的戰法。1944年秋,晉察冀軍區成立四個二級軍區,晉察冀軍區代理政治委員程子華找鄭維山談話,擬提拔為冀中軍區副司令員,鄭維山提出要到延安學習。1945年4月,與孫景波以及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朱良才一行出發赴延安。剛到延安,就和聶榮臻等人乘美軍運輸機從延安飛抵華北前線。

1945年9月9日,任張家口衛戍司令部參謀長,司令員、政治委員分別由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蕭克和張家口市委書記劉秀峰兼任,鄭維山主持衛戍司令部工作。不久鄭維山被提拔為衛戍司令。1946年10月,張家口撤退戰中,鄭維山果斷指揮所屬部隊偵察到傅作義部偷襲張北,指揮所部搶占陣地抗擊三天三夜,確保了駐張家口的各黨政軍機關單位幾萬人平安撤走,並指揮教導旅打退了傅作義軍渡過洋河的追擊。任新組建的察哈爾軍區司令員。1947年5月,中央致電晉察冀軍區,調鄭維山去劉鄧部隨軍南下,擬任李先念第十二縱隊的高級指揮員;聶榮臻通過在晉察冀指導工作的朱德做工作[1],調鄭維山接任楊成武擔任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政委胡耀邦、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文年生,副政委王道邦)。平津戰役最關鍵的新保安之戰,第三縱隊受領任務是包圍新保安的南面、西面,不放走傅作義起家嫡系第35軍。但在行軍過程中,鄭維山考慮傅作義必派出一切可能兵力給第35軍解圍,於是派出偵察,果然在新保安東南發現了從北平乘坐500輛大卡車馳援的敵105軍部隊。鄭維山在電台無法呼通兵團指揮所的情況下,當機立斷派出第7、第8旅在新保安東南洋河以北占領陣地抗擊北平來的援軍。

1950年底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52年7月調任第20兵團代司令員,接替治病的楊成武。至1953年6月下旬楊勇擔任第20兵團司令員。

1971年華北會議上,鄭維山和李雪峰被捲入陳伯達事件而遭批判,此後鄭維山被下放到安徽一個農場管制勞動,1979年得到平反,1982年起,任蘭州軍區司令員[2]

曾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1955年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

鄭維山之子鄭勤於2009年晉升為中將軍銜。

參考來源

編輯
  1. ^ 水新营:“聂荣臻三留郑维山”,《世纪风采》2018年第8期. [2020-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6). 
  2. ^ 2.0 2.1 鄭維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0年3月9日查閱[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滕海清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書記
?-1971年5月
繼任:
尤太忠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前任:
楊勇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司令員
?-?
繼任:
李德生
前任:
杜義德
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司令員
1982年-1985年
繼任:
趙先順
前任:
楊成武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六十三集團軍軍長
?-?
繼任:
傅崇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