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普喜(生卒年不詳)[1],號吉祥山東人士,元朝鎮江普照寺沙門[2]唯識宗高僧。

生平

編輯

普喜法師山東人,身材高大消瘦,面色黝黑,形似印度僧。年輕時,懇求父母允許他出家,但遭到父母的責備,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拒絕了他的請求。於是他便遵從父母之命,娶妻生了兩個孩子後,才得以如願出家為僧。[2]

普喜法師出家後,精研《唯識》、《因明》及《瑜伽師地論》等法相宗經論。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下詔江淮地區建立御講所三十六所,普喜法師是御講主講師之一,住持鎮江普照寺。法師在升座說法之餘,每日誦《大華嚴經》十卷為日常功課。[2]

當時,雲南端無念法師是唯識巨匠,天下無人出其右,常與普喜法師辯論法理,偶有法義上的缺失,法師便以正理補充,令端無念法師心悅誠服。

普喜法師圓寂後,火化荼毘[3]燒出非常多舍利子,門下弟子將其靈骨與舍利子納於漆盒中收藏供奉,經過了二十多年,才於丹徒(今中國江蘇省丹徒區)的雩山建塔。在奉法師舍利入塔時,打開漆盒一看,發現普喜法師的舍利沾著漆函的內襯絲綢非常的細密,一觸摸便放出熠熠的光芒,這一聖蹟讓鎮江居民大為驚嘆,爭相恭請畫像祭祠供奉,敬稱為「吉祥佛雲」。[2]

參考文獻

編輯
  • 明代 釋如惺,《大明高僧傳》卷二[4]

參考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