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吻古鱷
錐吻古鱷(Paleosuchus trigonatus)亦稱施耐德滑額古鱷[4],原產於南美洲亞馬孫盆地和奧里諾科盆地,屬短吻鱷科,是該科中第二小的鱷魚,而最小的是同樣產自於南美洲的鈍吻古鱷。成年錐吻古鱷通常體長1.2至1.6米左右,重9至20公斤之間。體型較大的雄性體長可至2.3米,體重可達36公斤。
錐吻古鱷 | |
---|---|
一隻生活在德國柏林動物園的錐吻古鱷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鱷目 Crocodilia |
科: | 短吻鱷科 Alligatoridae |
亞科: | 凱門鱷亞科 Caimaninae |
屬: | 古鱷屬 Paleosuchus |
種: | 錐吻古鱷 P. trigonatus
|
二名法 | |
Paleosuchus trigonatus (Schneider, 1801)
| |
錐吻古鱷分布範圍 | |
異名 | |
|
詞源
編輯1801年德國古典學家和博物學家施耐德首次命名了這種鱷魚。古鱷屬(Paleosuchus)這個名稱來源於希臘語palaios和soukhos,分別意為「古代」和「鱷魚」。而錐吻古鱷學名中的trigonatus源自希臘語trigonos和拉丁語atus,分別意為「三角」和「提供」,其指的是頭部的三角形。[5]
外形
編輯錐吻古鱷的頭部外觀與眼鏡凱門鱷相似,但眼睛之間沒有骨脊或如同眼睛架般的橫骨。頸背和尾部上的鱗片較大且鋒利,呈三角形。背部和腹部都有高度骨化的鱗甲。尾巴基部較寬,背腹扁平,這一特徵與大多數鱷魚的橫向扁平狀的尾巴形成對比。尾部上的骨鱗有側向突起,且尾巴的皮甲結實而不靈活。皮膚外表呈深灰褐色,眼睛呈棕色。雄性體長約1.7至2.3米,已有的最大標本長為2.6米;雌性體長通常不超過1.4米。體型強壯,傾向於昂首挺胸,脖子向上傾斜。[5][6]
分布
編輯錐吻古鱷原產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和奧里諾科盆地,分布於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法屬圭亞那、圭亞那、秘魯、蘇里南和委內瑞拉等地。它們棲息在森林小溪中,有時水不夠深不能完全淹沒自己。它們很少出現在空曠的區域,也不常曬太陽,即使是圈養的個體也是如此。[6][7]
習性
編輯成年錐吻古鱷習性隱蔽,白天很少能被觀察到。它們隱藏在水下洞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距離水面100米的地方,或者隱藏在茂密的灌木叢、中空樹幹里,以及倒下的樹中。[6] 雄性具有領地意識,雌性的活動範圍較小。[7] 成年鱷魚為半陸棲動物,主要以豪豬、無尾刺豚鼠、蛇、鳥類、蜥蜴以及少量魚類或軟體動物為食,而幼年鱷魚主要以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為食。[8] 在出生後的幾周內,隨着自身的成長,它們會逐漸捕食更大的動物,例如小魚、鳥類和爬行動物等。[6][8] 美洲豹等大型食肉動物有時會捕食這種鱷魚,幼年個體死亡率很高,但成年死亡率很低。[5]
雌性約11歲時成熟並開始繁殖,而雄性則需要到20歲。[7] 雌性在旱季結束時用落葉和土壤建造一個大型的土堆巢穴,或者使用先前已有的巢穴。雌性個體每窩產下10至15枚卵,並用築巢材料遮蓋它們。腐爛的植被會產生熱量,而巢穴良好的隔熱性能有助於保留這些熱量。巢穴通常建在白蟻丘的側面,白蟻代謝產生的熱量可將巢穴保持在接近恆定的溫度。卵需要保持在31至32°C的溫度才能孵化出雄性個體。[6] 卵的孵化期約有115天,雌性鱷魚會在產卵後的一段時間內留在巢穴附近,以防止卵被捕食者偷食。在孵化過程中,一些植物的根部可能會穿過巢穴生長,白蟻丘中的土壤也可能會將卵粘在一起,因此當卵孵化時,幼體可能需要在成年鱷魚的幫助才能離開巢室。雌性鱷魚將幼體轉運至它的「育苗區」後,會與它們相處幾周,然後便會離去。雌性可能會隔一年才能再次繁殖。[6]
現狀
編輯錐吻古鱷的皮膚上含有許多骨甲,使得它的皮革用途不大,因而未曾被廣泛捕殺。然而,它們在圭亞那等地會被用於寵物貿易。該物種面臨的主要威脅是金礦開採活動對其森林棲息地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據估計,超過一百萬個體仍然生活在野外[5]。該物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評為無危物種,列入CITES附錄II,旨在通過限制國際貿易防止影響存續的物種。[2]
參考資料
編輯- ^ Rio, Jonathan P.; Mannion, Philip 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 new morphological dataset elucidates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Crocodylia and resolves the long-standing gharial problem. PeerJ. 6 September 2021, 9: e12094. PMC 8428266 . PMID 34567843. doi:10.7717/peerj.12094 .
- ^ 2.0 2.1 Campos, Z.; Magnusson, W.E.; Muniz, F. Paleosuchus trigon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2019: e.T46588A3010035 [2021-11-18]. doi:10.2305/IUCN.UK.2019-1.RLTS.T46588A3010035.en .
- ^ Appendices | CITES. cites.org. [2022-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 ^ Paleosuchus trigonatus. The Reptile Database. [2023-07-15].
- ^ 5.0 5.1 5.2 5.3 Britton, Adam. Paleosuchus palpebrosus (Schneider, 1807). Crocodilian species list. 2009-01-01 [2013-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9).
- ^ 6.0 6.1 6.2 6.3 6.4 6.5 Ross, Charles A. (編). Crocodiles and Alligators. Blitz. 1992: 62, 121–124. ISBN 9781853910920.
- ^ 7.0 7.1 7.2 Magnusson, William E.; Lima, Albertina P. The ecology of a cryptic predator, Paleosuchus tigonatus, in a tropical rainforest. Journal of Herpetology. 1991, 25 (1): 41–48. JSTOR 1564793. doi:10.2307/1564793.
- ^ 8.0 8.1 Villareal, Rene. Paleosuchus trigonatus (Schneider's smooth-fronted caiman, Cachirre, Jacaré coroa.). Animal Diversity Web. [202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