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
《閱微草堂筆記》為清朝短篇志怪小說,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年間由紀昀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紀昀年輕時捲入盧見曾案,發配烏魯木齊三年,幸又召回燕都,遍旅各地。
內容
編輯《閱微草堂筆記》在時間上,主要搜輯當時代前後的各種鬼神狐仙、奇聞軼事等靈異故事勸善戒惡,在空間地域上,範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南至滇黔,並旁及臺灣、南洋等地。
子不語
編輯袁枚《子不語》中有九篇與《閱微草堂筆記》情節相似,集中在《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中,可能是直接錄自本書。《灤陽消夏錄》實際成書時間早於《子不語》,且曾遭盜刊,紀曉嵐在《如是我聞》中說:「曩撰灤陽消夏錄,屬草未定,遽為書肆所竊刊」。[2]:11
版本
編輯《閱微草堂筆記》本身有五種,分別為:[3]
- 《灤陽消夏錄》(原為三卷,後改為六卷):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夏
- 《如是我聞》四卷: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七月
- 《槐西雜志》四卷:乾隆五十七年(1792)六月[4]
- 《姑妄聽之》四卷: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七月
- 《灤陽續錄》六卷:嘉慶三年(1798年)七月
出版方式
編輯《閱微草堂筆記》有合刊本和分刊本兩種出版習慣。[5]
合刊本
編輯合刊本紀曉嵐門人盛時彥整理,嘉慶五年(1800)首次在北京刊行。嘉慶丙子(1816)夏,盛時彥又出了精校重刊本。此外,清朝還有道光癸巳(1833)羊城重刻本、道光乙未(1835)鄭開禧刊本等。[5]
嘉慶五年本
編輯嘉慶五年盛時彥刊本是唯一經過紀曉嵐親自校閱的版本,也是後來所有合刊的母本,但此書板片在嘉慶十四年(1809)毀於書坊大火。[3]
分刊本
編輯《閱微草堂筆記》分刊本存在的原因是此書本有五部,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嘉慶三年(1798)花了十年才出完,每一部都廣為流傳,因此「梨棗屢鐫」、「翻刻者眾」。但分刊本現存不多,存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的《灤陽消夏錄》單行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的《灤陽消夏錄》單行抄本。[5]
國家圖書館抄本
編輯中國國家圖書館的《灤陽消夏錄》單行抄本是現存最早版本,有多處紀昀親筆和不見於後世合刊本的佚文兩則。卷首有藏書家邢之襄印,內文有賈臻跋,卷末有吳式芬批語。從這些題識可以看出,它本為紀昀玄孫紀榖原藏書,道光庚戍(1850)十一月,紀榖原自天津抵達河南,贈給賈臻,之後此書輾轉於京師,為邢之襄收藏,後捐獻給國家圖書館。[5]
其他
編輯《閱微草堂筆記》出版次數極多,出版者清代就有27家,民國33家,此後光中國境外就有32家出版社出版過此書。由於它也收錄於魯迅的作品中,隨着魯迅的作品一起被翻譯成了50多種語言。[3]
評價
編輯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閱微草堂筆記》有很高的評價:「惟紀昀本長文筆,多見秘書,又襟懷夷曠,故凡測鬼神之情狀,發人間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見者,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敘述復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固非僅借位高望重以傳者矣。」[6]
它常與《聊齋志異》相提並論[7],視為文言小說的巔峰[1]。邱煒萲說:「談狐說鬼者,自以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為第一,蒲松齡《聊齋志異》次之,沈起鳳《諧鐸》又次之。」[8][9]:605
電視劇
編輯- 《魅變》,20集,2000年中國大陸電視劇。
漫畫
編輯- 《虛偽的大臣》(日本),作者:
- 《蓬萊獻禮 中國怪奇幻想選》(日本),作者:鮫島円人
注釋
編輯- ^ 1.0 1.1 陳輝.《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的評點、評價比較[J].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4(04):46-50.DOI:10.19717/j.cnki.jjus.2015.04.010.
- ^ 陳靜靜. 《子不語》材料來源考論[D].四川師範大學,2013.
- ^ 3.0 3.1 3.2 梁振剛.關於《閱微草堂筆記》的版本問題[J].滄州師範學院學報,2013,29(03):1-10.
- ^ 王鵬凱,讀書宜求善本--以《閱微草堂筆記》研究上的版本問題為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九十九期
- ^ 5.0 5.1 5.2 5.3 吳波,張偉麗.國家圖書館藏《灤陽消夏錄》單行抄本及其文獻價值[J].中國文化研究,2020(01):84-90.DOI:10.15990/j.cnki.cn11-3306/g2.20200318.002.
- ^ 《魯迅全集》 (9)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二篇 《清之擬晉唐小說及其支流》 ISBN 7-02-001532-8
- ^ 張姣婧,《聊齋志異》文本之「同質化」與「去同質化」——兼及《閱微草堂筆記》的比照與聯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 第4期
- ^ 邱煒萲:《菽園贅談》卷之三〈小說〉。
- ^ 朱一玄. 聊斋志异资料汇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5.
外部連結
編輯-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