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鐵拳
防空鐵拳(德文:Fliegerfaus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士兵使用的手提防空火箭彈。由於在二戰末期,德軍失去制空權(尤其在西線),面對盟軍的戰鬥轟炸機(例如美軍的P-47和蘇軍伊爾-2)而研製出來的步兵手提防空火箭彈。研發此武器的雨果·施耐德金屬製品廠(Hugo Schneider AG,HASAG)就是研發鐵拳反坦克火箭筒的單位,其基本結構就是一俱多管火箭發射器。
Fliegerfaust 防空鐵拳 | |
---|---|
類型 | 手提防空火箭彈 |
原產地 | 納粹德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45年 |
參與戰爭/衝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型號
編輯防空鐵拳被分成A型和B型:
防空鐵拳A型
編輯實驗型,每個防空鐵拳祇可上4發火箭彈
防空鐵拳B型
編輯量產型,每個防空鐵拳比實驗型多出5發火箭彈,使得單具防空鐵拳的備彈數達到9發。使用時托在肩上發射,如同現今的肩射防空飛彈,瞄準低飛的敵機按下扳機後會先射出4發,再過0.2秒後再射出剩下的5發,火箭彈可以命中在500米(理論射高為2000米)低空的敵機,當射完後只要在尾部重新上火箭彈後又可發射,此9發火箭彈是一起被放在一個類似左輪手槍的圓盤上,一裝上就是9發,很方便快捷
實戰
編輯防空鐵拳由1945年1月開始生產,當時德國軍方下了1萬具防空鐵拳和400萬發火箭彈的訂單,但還未全面配發給德軍士兵,二戰就結束了,那時候只生產出80具,而在實戰當中發現防空鐵拳的射高還是不夠打敵機,於是德國人曾計劃進一步改良以增加其射高和威力,但隨著二戰結束而無下文,二戰後出現的肩射防空飛彈可說是防空鐵拳的改良。
1945年柏林保衛戰期間,德軍士兵在保衛勃蘭登堡門的戰鬥當中曾使用過防空鐵拳,但不是打蘇軍戰機而是打蘇軍士兵,發現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編輯- 兵工科技雜誌,2016年第23期
基本資料(防空鐵拳B型)
編輯- 全長:131.8厘米
- 空重:6.6公斤
- 最重:9.1公斤
- 火箭彈口徑:20毫米
- 火箭彈初速:350米/秒
- 射高:500米(理論為2000米)
- 載彈數:9發
流行文化
編輯- 由日本漫畫家小林源文編繪的二戰漫畫「福字號虎戰車」,當中出現了防空鐵拳。
故事講二戰末期,一艘德國潛艇離開德國去緬甸,內裡藏有各種德軍秘密武器,此艘潛艇來到一個仍被日本人控制的港口,此批武器就落入駐緬甸日軍手中並用來打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