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瑪·維瑟爾斯·約翰

阿爾瑪·維瑟爾斯·約翰(英語:Alma Vessells John,1906年9月27日—1986年4月8日)是一位美國護士、通訊作家、廣播電視名人和民權活動家,1906年出生於費城,高中畢業後移居紐約開始護理培訓,1929年在哈萊姆醫院護理學院完成學業。畢業後約翰做了兩年護士,接着被提拔為哈萊姆醫院教育及娛樂活動項目負責人。1938年,她因試圖組織護士成立工會而被解僱,後來成為曼哈頓上城基督教女青年會實用護士學院的院長,也是紐約州歷史上第一位擔任護理學院院長的非裔美國人。1944年,約翰成為國家戰爭護理委員會講師和顧問,一直任職到戰爭結束。同時她還是全國有色人種護士協會的最後一位理事,任職時間從1946年開始,直到1951年該協會解散。在此期間她的職責是為黑人婦女提供更多的護理崗位,將全國的黑人護士納入國家保健系統。

阿爾瑪·維瑟爾斯·約翰
Alma Vessells John
1963年約翰的宣傳照,魅力影像拍攝
出生阿爾瑪·維瑟爾斯
(1906-09-27)1906年9月27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
逝世1986年4月8日(1986歲—04—08)(79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別名阿爾瑪·維瑟爾斯·約翰、阿爾瑪·約翰
母校哈萊姆醫院護理學院
職業護士,民權活動家,時事通訊作家,電台和電視名人
活躍時期1929年–1986年

1949年,約翰為WNBC全國廣播電視台創作了一部名為《身穿白衣的黑人女性》的劇本,開啟了她在廣播和電台的第二事業。1952年,紐約WWRL電台播出了《家庭主婦俱樂部》。第二年,她成為第一位受邀加入婦女廣播電視協會紐約分會的黑人電台名人,並成功舉辦了一場沒有種族隔離的會議。1957年,她憑藉劇本《青少年的正確選擇》獲得麥考爾金話筒獎,1959年,她成為WWRL電台女性節目的導演。在電台的25年職業生涯中,她創作了許多節目,提供了很多家庭生活貼士,醫療保健建議和社區服務信息。1970年,約翰開始出現在WPIX-TV的電視節目中。她在《黑人的驕傲與積極的黑人》節目中採訪了很多黑人名人。約翰在1986年去世,並作為廣播電台先鋒人物而被人們銘記。

早年生活和教育經歷

編輯

阿爾瑪·維瑟爾斯[注釋1]於1906年9月27日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母親海蒂(Née Taylor),父親約瑟夫·維瑟爾斯(Joseph Vessells)[1]。她出生於一個大家庭,有九個兄弟姐妹,家人長期與貧困作鬥爭[2]。她十二歲時母親去世,而作為最大的孩子,她必須撫養弟弟妹妹[3][4]。約翰的父親是木匠,而她則靠當家政和蔬菜削皮工來賺錢。維瑟爾斯家裡有馬庫斯·加維出版的《黑人世界》一書,這對她的職業理念和種族自豪感產生了強烈影響[5]。高中畢業後,她搬到紐約市學習護理[2],並於1926年就讀於哈萊姆醫院護理學院,後於1929年畢業。[3][6]

事業

編輯

護理(1929–1951)

編輯

在獲得執業執照後,維瑟爾斯在哈萊姆醫院[3][6]擔任護士一職。1930 年,她被聘為醫院教育和娛樂項目主任[7]。在此工作期間,她邂逅了康沃爾·利斯利·約翰,二人於1937年10月1日結婚。利斯利來自於英屬西印度群島聖文森特,是紐約的一名理髮師[1][3]。1938年10月,約翰試圖使護士們聯合起來成立工會,要求醫院提高工資並改善工作環境,但被醫院解僱。[6][8]

儘管同年[8]在紐約舉行的公務員大會上有人遞交了一份請願書要求醫院撤銷這一決定,但約翰在同年卻接受了一個新的職位,那就是擔任哈林上曼哈頓基督教女青年會實用護士學校[3]的校長。約翰擔任這一職務後,成為紐約州[6]第一位實用護士學校的非洲裔校長。約翰在基督教女青年會工作到1944年離開,之後又擔任全國戰時護理委員會的講師和顧問。[9]作為艾絲特爾·梅西·里德爾(Estelle Massey Riddle)的助手,她通過增加黑人護士的數量解決了護理短缺的問題。他們的目標是為黑人學生建立培訓機制,並為護理學校的管理人員、校長和公職人員提供指導,提高學生就業率。里德爾和約翰指出,美國種族隔離學校的存在意味着基礎教育需要得到改善,從而幫助黑人學生完成護理培訓,同時還要大力支持學校不斷開發課程,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教育。[10]

 
約翰,於1949年左右與合併北卡羅來納州護士協會的女性合照

在在此期間,John 回到學校,加入阿爾法卡帕阿爾法組織(為維護非裔美國女性權力而成立的組織),並於 1946 年在紐約大學獲得教育和公共衛生護理學士學位。[11]1946年底,她成為首位加入全國兒童和青年委員會的護士。該組織的作用是就影響年輕人的問題向立法者提供建議。[12]畢業後不久,她成為全國有色人種護士畢業生協會[13][3]的執行主任。她的職責之一是消除阻礙黑人護士[13]晉升的障礙和種族政策。另一個主要職責是協助全國有色人種護士畢業生協會合併為美國護士協會。她走遍了美國南部,試圖消除白人護士對協會合併的擔憂,為此她向黑人護士保證組織合併後他們的職業地位將會得到改善,並且還能享有更多的就業機會。[14]

為了擴大受眾和增加護理機會,約翰開始在廣播電台播放節目。1949年,她寫了一個劇本《身穿白衣的棕色女性》在全國廣播電視播出,甚至還吸引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另一個電台節目執行官瑪格麗特卡斯伯特(Margaret Cuthbert)前來諮詢。該節目揭示了黑人婦女作為護士而奮鬥的40年,在全國69個電台播出。[15]在戰爭結束之前,她繼續擔任國家戰爭護理委員會的顧問,同時還是全國有色人種研究生護士協會的最後一位主任,並一直任職到該組織於1951年解散。[16] 1950年,約翰被任命為全國有色人種國民權力動員協會的代表。她同其他代表一起,與哈里·杜魯門(Harry Truman)總統直接對話,探討黑人群體的迫切需求和國民權力需要。代表們強調,討論的側重點應放在取消投票稅的自由權和聯邦反私刑法上,但政府卻把重心放在了公平僱傭行為的立法上。[17]結束了全國有色人種護士協會的任期後,約翰報告稱二戰前,全國只有14所護理學校錄取了黑人學生,到1950年,全國有304所護理學校允許非洲裔美國學生上學。她還指出,儘管全國只有五個州仍然禁止黑人護士加入協會,但全國各地區的工作機會和工資水平仍有差距。[18]

廣播電台工作時期(1952-1978)

編輯
 
約翰(中)在WWRL的家庭主婦俱樂部的其中一集,展示了20世紀50年代在安娜·科林斯(左)和助理主任魯道夫.霍爾木斯(右)的幫助下,由紐約遲緩兒童救助協會資助創辦的約書亞學校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1952年,《家庭主婦俱樂部》在WWRL[3]紐約台播出。最初,該節目只有15分鐘,但很快就延長到半小時,目的是吸引更多女性聽眾。[19][20]該節目將家庭生活小竅門與約翰和她的客人的談話穿插在一起。這些對話側重於社會問題和社區事務,每周五天在全國範圍內播出。[21]同年,她和她的丈夫開始為紐約的遊客提供禮賓服務,他們稱之為『服務之家』。由於她旅行經驗豐富,她很清楚在陌生的城市安排旅行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他們的業務就是提供滿足旅行者所需的旅遊信息,研究旅行安排,提供預訂服務,並尋找滿足各種需求的服務提供商。[19][22]1953年,約翰成為第一位加入廣播電視婦女協會紐約分會的黑人女性[19]。她與美國第一位非洲裔美國女唱片騎師瑪麗·迪·達德利(Mary Dee Dudley)成功發起了一場運動,讓協會接納了一項政策,那就是讓她們的所有會議都安排在非隔離設施內舉行。[23][24]

從1954年開始,約翰製作了廣播節目《阿爾瑪·約翰與青少年的談話》以及《對於青少年來說,什麼才是正確的》,後者每周播出三次。[25][26]這些節目鼓勵黑人青年完成學業,爭取就業機會,激勵了許多黑人青年進入廣播行業。[25]《對於青少年來說,什麼才是正確的》是由青少年製作和導演的,約翰幫助他們編寫劇本、計劃節目、安排訪談,並教他們使用錄音設備。約翰還與他們所在的學校合作,為學生提供職業建議,幫助許多學生找到了工作。[23]1957年,她在舊金山舉行的婦女廣播電視協會全國大會上還因該節目獲得麥考爾金話筒獎。她是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黑人婦女。[26]1959年,約翰被提拔為WWRL廣播電台婦女節目主任。[27][28]

 
約翰(中):WWRL家庭主婦俱樂部的「皮毛狂熱」情節,里賈納·貝里(左)和瓦萊麗·利布蒂(右),照片拍攝於1950年代

在約翰與WWRL廣播電台[29]合作的25年中,她製作了各種關於家庭的系列節目,如《阿爾瑪·約翰的購物指南》、《與阿爾瑪·約翰一起共度家庭時光》、《家用貼士》和《色彩之言》等,其中還就預算、信貸、裝飾和營養方面提供了建議。[30]她製作了各種各樣的節目,包括《家門口的世界》,這是一個以與外國遊客交談為特色的採訪節目,此外還有一個面向老年人的節目,名為《黃金時代》。她製作的其他節目包含了公共服務類信息,如健康和民權問題,並邀請了像埃莉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23]這樣的知名嘉賓。1960年,她受到全國城市聯盟[31]的表彰,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她獲得了各種民間組織的眾多獎項和榮譽。[32]

1970年,紐約市WPIX電視台邀請她主持一個有關黑人問題和成就的節目。接下來的兩年,她主持了《黑人的驕傲》,並於1972年成為該節目的製片人。節目每周播放兩次[5],邀請的嘉賓包括科雷塔·斯科特·金(Coretta Scott King)、埃拉·菲茨傑拉德(Ella Fitzgerald)、愛迪特·蓋恩斯(Edythe J. Gaines)、羅伯塔·弗萊克(Roberta Flack)、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和帕梅拉·斯特羅貝爾(Pamela Strobel)(又名帕梅拉公主)等。[3][6]她還主持了系列談話《積極的黑人》。[33]她的最後一部作品是1978年為WPIX製作的脫口秀節目《實話實說》。[34]

後期職業(1977–1986)

編輯

約翰主持成立了阿爾瑪·約翰工作坊,並在1979至1986[35]年出版了同名報刊。工作坊旨在促進社區進步、改善教育和公共衛生。[36]他們為所有年齡段的社區成員提供了分享其創意作品的地方,並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如參觀監獄、拘留中心或兒童之家[32]為了加強工作坊與外界的溝通,她經常旅行,與各種組織和團體交流。[37]

死亡與遺產

編輯

約翰於1986年4月8日在哈萊姆醫院因前一天中風去世。[29]她的葬禮於4月12日在哈萊姆的聖保羅浸信會教堂舉行,5月1日,美國眾議院向她致敬。她因在爭取民權、護理方面的貢獻和作為先驅電台人物而為人們銘記。[25][38]她影響了許多媒體專業人士的職業生涯,[32][39]如加里·伯德(Gary Byrd)、巴勃羅·古茲曼(Pablo Guzmán)、大衛·蘭佩爾(David Lampel)和吉爾·諾布爾(Gil Noble)等。[40]約翰的遺囑被提交到紐約市的朔姆堡黑人文化研究中心,該中心於1990[2]年收藏了這些遺囑。她是傑奎琳·蓋爾斯·韋伯製作的史密森尼系列紀錄片《黑色電台:實話實說》中的電台先驅之一。相關的檔案記錄,包括錄音採訪約翰的內容被安置在布盧明頓印第安納大學非裔美國人音樂和文化檔案館中。[41]

注釋

編輯
  1. 她出生時記錄的姓名是海蒂,但後來出生證的姓名更改為了阿爾瑪。
  2. 在各種檔案記載中,她的名字有時拼寫為「Vessells」, 有時候又拼寫為「Vessels」。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Marriage Records 1937, p. 364.
  2. ^ 2.0 2.1 2.2 Clark 1993, p. i.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New York Amsterdam News 1974, p. D-12.
  4. ^ Death Records 1919.
  5. ^ 5.0 5.1 Whiting 1991, p. 2.
  6. ^ 6.0 6.1 6.2 6.3 6.4 King 1992, p. 382.
  7. ^ Board of Managers 1930, p. 31.
  8. ^ 8.0 8.1 The Daily Worker 1938, p. 4.
  9. ^ The New York Age 1945a, p. 4; The New York Age 1945b, p. 5; Staupers 1961, p. 109.
  10. ^ Staupers 1961, pp. 109–110.
  11. ^ New York Amsterdam News 1974, p. D-12; Who's Who 1958, p. 651; The Huntsville Mirror 1961a, p. 3; The Hartford Courant 1963, p. 9E.
  12. ^ The New York Age 1946, p. 4.
  13. ^ 13.0 13.1 Staupers 1961, p. 55.
  14. ^ Staupers 1961, pp. 133–134, 141.
  15. ^ Clark 1993, p. ii; The Pittsburgh Courier 1949, p. 8; Cromer 1953, p. 4.
  16. ^ Staupers 1961, p. 132.
  17. ^ The Jackson Advocate 1950, p. 1, 6.
  18. ^ The Courier-Journal 1950, p. 14.
  19. ^ 19.0 19.1 19.2 Cromer 1953, p. 4.
  20. ^ Walsh 1997, p. 79.
  21. ^ Walsh 1997, p. 79; Chambers 1957, p. 169; The Huntsville Mirror 1961b, p. 3.
  22. ^ The Union 1952, p. 1.
  23. ^ 23.0 23.1 23.2 Garland 1961, p. 10.
  24. ^ Garland 1964, p. 2:1.
  25. ^ 25.0 25.1 25.2 Rangel 1986, p. 9359.
  26. ^ 26.0 26.1 The San Antonio Register 1958, p. 3.
  27. ^ The Cash Box 1969, p. 44.
  28. ^ TThe Pittsburgh Courier 1959, p. 16.
  29. ^ 29.0 29.1 Adamczyk 1992, p. 82.
  30. ^ Whiting 1991, p. 2; The Cash Box 1969, p. 44; Sponsor 1962, p. 49.
  31. ^ The Baltimore Afro-American 1960, p. 10.
  32. ^ 32.0 32.1 32.2 White 1973, p. 47.
  33. ^ The Poughkeepsie Journal 1977, p. 20.
  34. ^ Jerome 1978, p. 14.
  35. ^ 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 2012.
  36. ^ Clark 1993, p. ii.
  37. ^ The Lima News 1977, p. D2.
  38. ^ The Daily News 1986, p. 8.
  39. ^ Clark 1993, pp. i–ii.
  40. ^ Guzman 1986, p. 10.
  41. ^ Indiana University 2010.

參考書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