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凍警告

由香港天文台发出的天气警告

霜凍警告(簡稱霜警,英語:Frost Warning)是香港高山上或新界內陸地區可能出現地面霜時,由香港天文台發出的警告信號。

霜凍警告系統獨立於其他氣象警告,可以與其他警告同時生效(例如強烈季候風信號火災危險警告);另外由於結霜在寒冷或嚴寒天氣才會出現,因此自1999年寒冷天氣警告設立以來,此警告必定在寒冷天氣警告生效時才會發出,同時不會和與其相反的酷熱天氣警告同時生效;除此之外,由於香港的冬季不是風季和雨季,而結霜不會在惡劣天氣出現,因此此警告亦不會與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暴雨警告信號雷暴警告山泥傾瀉警告以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同時生效。

香港冬天天氣寒冷,當露點降至接近或低於攝氏0度及風力微弱時,高山及新界內陸地區就有可能出現地面。當有跡象顯示香港高山或新界內陸地區會出現地面霜時,天文台便會發出霜凍警告以提醒農民地面霜對農作物的影響。從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中,霜凍警告自1991年12月28日下午4時40分首次發出,第二次要在1999年12月22日下午4時半才發出[1];但其實霜凍警告早在1968年11月已經存在[2]

霜凍警告頻率及生效日數

編輯

霜凍警告之最

編輯

註:霜凍警告資料庫記錄由1991年開始。[4]而以下紀錄截至2020年。

  • 生效時間最長:2016年1月23日12:00至26日09:45,維持69小時45分鐘(2日21小時45分鐘)。(詳見2016年北半球寒潮
  • 生效時間最短:2011年1月17日03:50至09:45,維持5小時55分鐘
  • 發出最多次數及生效日數最多的年份:2010年,共發出6次,共有9日生效。
  • 發出最多次數及生效日數最多的冬季:2010至2011年冬季,共發出8次,共有12日生效。
  • 入冬以來最早首次發出警告:2010年12月16日12:00至12月17日08:30,維持20小時半。
  • 入冬以來最晚首次發出警告:2010年3月10日16:30至3月11日07:45,維持15小時15分鐘。
  • 入冬以來最早末次發出警告:1991年12月28日16:40至12月30日07:40,維持39小時(1日15小時)。
  • 入冬以來最晚末次發出警告:2010年3月10日16:30至3月11日07:45,維持15小時15分鐘。
  • 同一寒冷天氣警告生效時段發出最多次數:2009年1月8日16:20至1月16日09:45,共發出4次
  • 最多結霜報告日數的年份:2010年,共有9日,打破1974年共有8日之舊紀錄。
  • 最多結霜報告日數的冬季:1973至1974年冬季,共有10日。而霜凍警告設立後則是2013至2014年2015至2016年冬季,各有6日

連結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KO Warnings/Signals Database. 香港天文台. [200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9) (中文). 
  2. ^ 何佩然. 《風雲可測:香港天文台與社會的變遷》第317及319頁. 香港: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03.  外部連結存在於|title= (幫助)
  3. ^ 3.0 3.1 參考:香港天文台. 自1955年香港天文台錄得的結霜報告日數. 2020-02-29 [2020-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4. ^ http://www.hko.gov.hk/cgi-bin/hko/warndb_c1.pl?opt=14&start_ym=199101&end_ym=201812&submit=搜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霜凍警告資料庫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