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城市
傳統上, 城市韌性(英語:urban resilience)定義為「城市系統及其居民在各種衝擊和壓力下保持正常運作,且積極適應並能轉向可持續發展」。[1]因此,一座韌性城市就是對自然和人為的、突發和慢性的、預期和未預期到的災害進行評估、計劃並採取行動,以對災害未雨綢繆和積極應對的城市。韌性城市更能夠保護和改善人們的生活、保衛發展成果、營造良好投資環境以及推動積極的改變。關於城市韌性的學術討論主要集中在三種不同的威脅上: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和恐怖主義。[2][3]不少學者已討論過城市規劃和設計的物質和非物質層面上抵禦這些威脅的能力。[4][5][6]因此,韌性城市更多在反恐、自然災害(地震、海嘯、洪水、太陽耀斑等)以及基礎設施採用可持續能源方面提出應變策略。[7]
近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城市韌性的譜系[8]和城市系統對不斷變化的環境的適應能力。[9][10]韌性理論的這一分支建立在城市作為高度複雜適應系統的概念之上。這種見解的內涵是將城市規劃從基於幾何規劃的傳統方法轉變為以網絡科學為基礎的、對城市運作干擾更少的方法。網絡科學提供了一種將城市規模與能夠使城市以不同方式運轉的網絡形式聯繫起來的方法。它可以進一步洞察各種城市政策的潛在效力。[11]這就需要更好地了解有助於建立城市適應力的各類實踐和工具。譜系方法探索了這些實踐(包括支撐它們的價值觀和權力關係)隨時間的演變。
提高城市的韌性取決於投資決策,這些決策要將支出優先提供給有備用方案、在不同情況下都能正常工作的項目。此類決策需要考慮未來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由於風險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緊急情況和災難下的救援計劃至關重要。[12]例如,災害風險管理框架為增強抗災能力提供了切實的機會。[13]
截至2007年,全球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到2050年,城市化率預計將上升至80%。[14]這意味着,這個時代面臨的抵禦風險的主要挑戰,諸如減貧、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環境可持續性以及社會包容性,其成敗將取決於城市。高人口密度使人們特別容易受到突如其來的災害以及緩慢的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這些都使韌性規劃至關重要。同時,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城市化的進程也與顯著的城市蔓延有關。韌性城市不僅能幫助個人、社區和企業面對多種衝擊和壓力的挑戰,也能為轉型發展提供機會。
作為應對城市地區災害風險的一種方法,國家和地方政府可以組織不適宜居住區的移民安置。這可以是預防性的,也可以在災難後發生。這雖然減少了人們受災的風險,但是也可能導致其他問題。理解重新安置,需要將其作為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減少災害風險的一種手段。[15]
全球韌性城市教育與研究
編輯美國
在美國,城市韌性作為一個教育主題的出現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水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一系列自然災害,包括 2004 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嘯、2005 年卡特里娜颶風、2011 年東北地震和海嘯以及 2012 年的颶風桑迪。其中兩個比較知名的項目是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的風險與復原力碩士課程,以及杜蘭大學的抗災能力領導學院。還有幾個與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和國土安全部有關的研討會。
中國
中國的韌性城市研究起步相對較晚,一系列理論、學者和學科大多來自美國。但隨着中國應急管理部的成立,以及中國對於防震減災認知的不斷深入和重視,相關研究及機構發展迅猛。包括浙江大學韌性城市研究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內的多所高校,為韌性城市在中國的推廣和應用落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編輯- ^ Mariani, Luisana. Urban Resilience Hub. urbanresiliencehub.org.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 ^ Coaffee, J. Risk, resilience,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cities. Energy Policy. 2008, 36 (12): 4633–4638. doi:10.1016/j.enpol.2008.09.048.
- ^ Pickett, S. T. A.; Cadenasso, M. L.; et al. Resilient cities: meaning, models, and metaphor for integrating the ecological, socio-economic, and planning realm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 (4): 373. doi:10.1016/j.landurbplan.2003.10.035.
- ^ Sharifi, Ayyoob. Urban form resilience: A meso-scale analysis. Cities. October 2019, 93: 238–252. doi:10.1016/j.cities.2019.05.010.
- ^ Sharifi, Ayyoob. Resilient urban forms: A macro-scale analysis. Cities. February 2019, 85: 1–14. doi:10.1016/j.cities.2018.11.023.
- ^ Sharifi, Ayyoob. Resilient urban form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streets and street network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January 2019, 147: 171–187. doi:10.1016/j.buildenv.2018.09.040.
- ^ Sharifi, Ayyoob; Yamagata, Yoshiki. Principles and criteria for assessing urban energy resilience: A literature review.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July 2016, 60: 1654–1677. doi:10.1016/j.rser.2016.03.028.
- ^ Rogers, Peter. Resilience and the City: change (dis)order and Disaster. London: Ashgate. 2012 [2021-03-22]. ISBN 978-07546765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 ^ Sharifi, Ayyoob; Yamagata, Yoshiki. On the suitability of assessment tools for guiding communities towards disaster resil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September 2016, 18: 115–124 [2021-03-22]. doi:10.1016/j.ijdrr.2016.06.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 ^ Sharifi, Ayyoob. A critical review of selected tools for assess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Ecological Indicators. October 2016, 69: 629–647. doi:10.1016/j.ecolind.2016.05.023.
- ^ Batty, Michael. The Size, Scale, and Shape of Cities. Science. 2008, 319 (5864): 769–771. Bibcode:2008Sci...319..769B. PMID 18258906. doi:10.1126/science.1151419.
- ^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s for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Disaster Recovery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DRI), 2017..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 ^ Jha; et al. Building Urban Resilience: Principles, Tools, and Practice. The World Bank. 2013.
- ^ Dowe, M. Urbanis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May 1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1).
- ^ Risk-related resettlement and relocation in urban area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Climate and Development Knowledge Network (CDKN), accessdate 25 Jul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