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冠群(1940年1月13日—2007年5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10月至2006年6月任東南大學校長,從事計算機系統與應用系統的研究和開發的研究,重點是開放式計算機網絡。也是江蘇高校第一位民選校長。

顧冠群
性別
出生1940年1月13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常州市
逝世2007年5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程度南京航空學院
南京工學院自動控制系
職業學者
活躍時期20世紀
經歷
  • 南京工學院教師
    高技術計劃自動化領域專家組成員
    國際XTP論壇成員
    CIMS專家組長
    東南大學校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兼任江蘇省科協副主席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代表作
  • 中國大陸第一台晶體管數字積分機
    著有《計算機網絡》一書
    X25通信控制器
榮譽
  • 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四項
    部省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十二項

年表

編輯
  • 1940年1月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常州市
  • 1956年9月進入南京航空學院學習,次年進入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計算技術專業學習。
  • 1962年8月畢業後留校任教。
  • 1987年起擔任中國國家「863」高技術計劃自動化領域CIMS主題第一、二、四屆專家組成員和第三屆自動化領域專家委員,兼任網絡專題責任專家。
  • 1993年研究高性能計算機網絡協議,成為國際XTP(快捷傳輸協議)論壇成員。
  • 1994年9月,江蘇省成為國家第一個CIMS推廣應用試點省份,由顧冠群擔任專家組長。
  • 1997年10月(至2006年6月)擔任東南大學校長。
  • 1997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2007年5月26日,顧冠群在南京逝世,終年67歲。

歷任職務

編輯
  • 東南大學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研究室主任
  • 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主任
  • 東南大學副校長
  • 兼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專家顧問組成員
  • 兼任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 兼任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
  • 兼任江蘇省科協副主席
  •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編輯

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網絡、開放式網絡技術和網絡工程、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他作為中方首席專家主持了中國—歐共體合作項目「江蘇省計算機應用網絡」,並積極參加籌建了中國科研網和中國教育科研網。在《計算機學報》、《軟件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通信學報》等中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五本。培養博士18名,碩士60名。

  • 1965年研製成中國大陸第一台晶體管數字積分機(主要人員)
  • 1976年起轉向計算機網絡研究和教學,是中國大陸為數不多的最早從事計算機網絡研究及教學的研究人員之一
  • 1980年編著中國大陸第一本計算機網絡統編教材《計算機網絡》
  • 1988年開發出X25通信控制器。
  • 1994年組織江蘇省21家CIMS試點單位應用工程的開展。

獲得獎項

編輯

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四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十二項,並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高校先進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國家八六三計劃「突出貢獻先進個人」。

被指涉嫌剽竊

編輯

2003年1月8日,著名打假網站新語絲上刊登匿名文章,稱東南大學李仕峰、顧冠群在《現代有線傳輸》2002年6月第2期的一篇題為《IP over WDM網絡集成動態路由算法研究》的論文涉嫌抄襲2001年發表在國際會議IEEE INFOCOM的一篇論文Integrated Dynamic IP and Wavelength Routing in IP over WDM Network。李仕峰當時是顧冠群指導的博士生。

第二天(2003年1月9日),新語絲上又刊登李仕峰的「檢討」以及東南大學對於這次事件的聲明。李仕峰在檢討中說此次事件應完全由他負責,因為涉嫌抄襲論文是由他自己翻譯和投稿的,並說顧冠群並不知情。東南大學同日的聲明中認同李的這種說法,對其「嚴肅處理」,並責令其向顧冠群致歉。

之後兩天(1月10日和11日),又分別有匿名文章在新語絲上揭發李仕峰、顧冠群的另外兩篇論文涉嫌抄襲。當事人未再就此在新語絲上回應。

2003年2月27日南京現代快報發表記者馬莉英專訪,題為《東南大學校長捲入剽竊風波續:有關人士接受專訪》。顧冠群再次聲稱對這幾篇文章毫不知情。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