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鰲
馬占鰲(1830年—1886年)[1],字魁峰,又字鼎臣,經名阿卜都里則孜,回族,甘肅省臨夏縣漠泥溝鄉何家村人,原籍陝西大荔王閣村,回民稱漠泥溝阿訇,甘肅馬家軍始祖,授建威將軍。
生平
編輯二十歲時到西安大學習巷清真大寺學習,二十四歲返回河州,先後在漠泥溝清真寺和大河家鎮清真寺當阿訇,屬花寺門宦[2]。
同治陝甘回變,東鄉馬悟真、南鄉閔殿臣與河州華寺馬永瑞、馬永琳率領河州各族起義軍攻占狄道後,圍攻河州城不下時,於是請馬占鰲出山並推為主帥。從此馬占鰲自稱都招討,成為第二次河湟事變的中心人物。
同治十年(1871年),太子寺之役大敗左宗棠的手下大軍,馬占鰲聽從馬千齡決定降清,將閔殿臣父子執以獻,並派馬俊、馬正元、馬成龍、唐成貴等前往清軍三甲集行營求撫。馬占鰲為表誠意,又派其子馬七五(馬安良)及各首領之子十人(人稱十大少爺)赴安定清軍大營面降,馬占鰲、馬海宴降清後,與馬千齡合力驅逐十八大營,馬千齡其子馬福祿、馬福祥大顯身手,受左宗棠賞識,被清廷授予藍翎都司之職。
馬占鰲帶領馬悟真、馬海宴、馬永瑞、馬萬有等首領,備梅花鹿一對,以紅綢製成天下太平橫幅,掛於兩鹿角之間,聲稱自今而後,竭誠盡忠,由河州赴蘭州晉見左宗棠。
同治十一年(1872年)六月底,清廷正式宣布收撫,將馬占鰲部改編為馬隊三旗,隸屬董福祥麾下,馬占鰲任督帶兼中軍管帶,歸河州鎮節制,為日後馬占鰲、馬千齡、馬海晏的甘、寧、青三馬家族勢力奠定基礎。
馬占鰲降清後,率部隨董福祥鎮壓閔殿臣、馬彥龍等起義軍和西寧、肅州起義,俘獲馬桂源和馬本源等。清廷給其六品軍功頂戴,賜號勒爾津巴圖魯。馬占鰲後解甲歸田,在積石山大河家做阿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