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藹倫
鮑藹倫(英文:Ellen Pau)是一位香港藝術家、策展人及研究員,亦是錄映太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共同創辦人和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的首任藝術總監。[1]Para Site於2018年為鮑藹倫舉行其首個回顧展[2],展出由1980年代至今的主要錄像裝置作品。[3]
簡歷
編輯鮑藹倫於1985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的放射診斷課程,曾於瑪麗醫院擔任放射技師[4][5]。在學期間,她擔任過舞台劇演員、音樂編輯以及曾組織演出[6][7]。她同時加入實驗劇團進念二十面體,並於劇團中獲得對當代藝術的進一步認識[7]。鮑藹倫為一位自學的藝術家,她於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視覺文化碩士學位。
鮑藹倫對藝術及科技的興趣或來自她於8歲時所參觀過的1970年日本萬國博覽會。該次在日本大阪舉行的萬博在香港以及其他亞洲地區被大力宣傳。鮑藹倫及其家人當時於萬博逗留了數天,並到訪了大部分的展館。其中一個展館,展出了包含多個螢幕以及作奇趣行為的人,這個展館讓她留下深刻印象。鮑藹倫其後發現,該展出為美國著名實驗演出團體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 (E.A.T.) 於百事可樂館的展演項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68-1972)。
工作
編輯受1960年代電影製作人及藝術家Jean-Luc Godard及Martha Rosler等人所啟發[8],鮑藹倫在1984年創作了其首套超8米厘作品《手套》[5]。在1990年代初,她開始創作錄像裝置,例如與陳碧如及載美玲共同創作的《貞潔傳奇》[9],以及1998年的《循環影院》[10]。《循環影院》為一段模糊地捕捉車輛在香港高速公路上移動的錄像,曾展出於2001年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的香港館[11],及2017年古根漢姆美術館的展覽 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Theater of the World[12]。
鮑藹倫積極參與藝術界的策展及組織工作。作為獨立藝術圈的支持者,她亦經常就增加撥款及展出機會予非傳統藝術工作者作倡議[13]。在1986年,她與黃志輝、馮美華及毛文羽共同創立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影像及媒體藝術空間錄映太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5]。1996年,她創辦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一個包含展覽、會議、研討會、校園巡迴的年度活動[7]。於2008年,她獨立策劃香港藝術館的展覽「數碼演義」[14][15]。 鮑藹倫在2013年至2019年間,經電影藝術範疇的提名推選活動選出並獲任命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成員[16]。於2014年,她被委任為西九文化區M+臨時購藏委員會委員,就藏品發展提供意見[17]。
鮑藹倫的作品被收藏於:錄映太奇媒體藝術收藏(VMAC)、錄像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及亞洲藝術文獻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錄像作品
編輯名稱 | 年份 | 長度 | 格式 | 備註 |
---|---|---|---|---|
手套 | 1984 | Super-8 film | ||
裂像 | 1987 | 9:37 | Betamax | |
火祭 | 1988 | 3:12 | Video 8 | |
躝開 | 1988 | 1:30 | Video 8 | |
她去 | 1988 | 3:12 | Video 8 | |
溜 | 1988 | 3:00 | Video8 (NTSC) | |
估領袖 | 1989 | 5:59 | VHS | |
愛在瘟疫蔓延時 | 1989 | 4:16 | Video 8 | |
借頭借路 II | 1989 | 5:49 | V8 | 以Betamax編輯 |
藍 | 1989 | 7:58 | V8 | 以Betamax編輯 |
兩套唔到岸 | 1990 | 5:40 | VHS | |
卡拉(超住你地)OK | 1990 | 9:23 | 與游靜、黃志輝合作 | |
錄像肚臍 | 1990 | 5:00 | Video 8 | |
貞潔傳奇 | 1990 | 錄像裝置 | ||
似是故人來 | 1992 | 6:39 | Hi-8 | |
有(失身)份 | 1992 | 錄像裝置 | ||
碧麗珠 | 1993 | 錄像裝置 | ||
借頭借路 III | 1995 | 錄像裝置 | ||
借頭借路 IV | 1996 | 錄像裝置 | ||
碧麗珠系列3:我只跟不相識的說 | 1996 | 錄像裝置 | ||
大運動 | 1996 | 錄像裝置及表演藝術[18] | 錄像裝置中的錄像於2016年重製 | |
大動作 #1/10 | 1996 | 5:44 | Hi-8 | 以SVHS編輯 |
錄像圈:循環歌劇 | 1996 | 錄像裝置 | 錄影圈為一個由32個電視螢幕組成的裝置,由榮念曾構思設計 | |
大運動之紅籌 | 1997 | 錄像裝置 | ||
過氣 | 1997-2000 | 5:10 | DV | |
甘 | 1998 | 錄像裝置 | ||
循環影院 | 1999 | 12:00 | DV | |
循環影院 | 2000 | 8:00 | DV + 錄像裝置 | |
為了某些原因 | 2003 | 10:51 | DV | |
未 | 2004 | 10:00 | 錄像裝置 | |
阿運會 | 2010 | 4:02 | DV | |
For Some Blues | 2015 | 2:30 | DV | |
意志的幽靈 | 2019 | |||
現實的幽靈 | 2019 | |||
光之凝 | 2022 | M+及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作品,於2022年5月20日至6月19日期間在M+幕牆上放映。 |
參考文獻
編輯- Elaine W. NG(伍穎瑜): dye-a-di-a-logue with Ellen Pau. Monographs in Contemporary Art Books. 2004. ISBN 0975335405.
- 孫松榮, '延遲影形力:1980年代華語語系單頻道錄像藝術的政治批判芻議,' 現代美術學報, 34 (Nov 2017), 65–90.[1]
- Linda Lai (2015), 'Video Art in Hong Kong: Organologic Sketches for a Dispersive History', in Hong Kong Visual Arts Yearbook 2014,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5–54.[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lice Jim, 『Screen Structures: Overview of Media Art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Hong Kong Visual Arts Yearbook 2003 (1),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4, 150–58.[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Ellen Pau,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Video Art." VTEXT, June 1997, p. 54 -57.
註釋
編輯- ^ Kong, Travis. Editors list列表中的
|first1=
缺少|last1=
(幫助); 缺少或|title=
為空 (幫助) - ^ Ellen Pau: What about Home Affairs? — A Retrospective. Para Site. [2020-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美國英語).
- ^ Lee, Christie. In Hong Kong, What is Home? Ellen Pau Tackles the Question In Her 30-Year Retrospective. Zolima City Magazine. 2019-01-01 [2020-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2) (英國英語).
- ^ Sullivan, Michael. Modern Chinese artist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 ^ 5.0 5.1 5.2 Ellen Pau's Profile at Videotage. Videotage. [2014-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3).
- ^ Chow, Vivienne. 'We can't afford another generation too lazy to think', says arts advise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 ^ 7.0 7.1 7.2 Whittle, Keith. CRUMB Interviews: Videotage Hong Kong: An interview with Ellen Pau. CRUMB - Curatorial Resource for Upstart Media Bliss. [2014-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1).
- ^ NG, Elaine W. NG, Elaine W. , 編. dye-a-di-a-logue with Ellen Pau. Monographs in Contemporary Art Books. : 6–8. ISBN 0975335405.
- ^ 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1990). Zuni Icosahedron. [2014-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 循環影院 (1998) - 鮑藹倫 | 藏品 | M+. web.archive.org. 2022-03-26 [202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 ^ Magic at Street Level: China-Hong Kong Exhibition at The Venice Biennial.. Hong Kong: Hong Kong Museum of Art. 2001: 42–43.
- ^ Borgonjon, David. Theater of the World: 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 Ocula. Ocula. 2017-12-17 [2018-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3) (英語).
- ^ Tse-Shang, Tang, Denise. Conditional spaces : Hong Kong lesbian desires and everyday lif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125. ISBN 978-9888083015. OCLC 770316327.
- ^ Digit@logu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08-05-27 [2018-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英語).
- ^ Hong Kong Art: Open Dialogue: Exhibition Series I - Digit@logue. Asia Art Archive. [2014-10-19].
- ^ Appointments to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Hong Kong Government Press Release. GovHK. 2013-12-27 [2014-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 ^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 Appointment of Committee and Subcommittee Members under The Board of the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Authority. web.archive.org. 2018-03-31 [202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31.
- ^ Archive, Asia Art. The Great Movement - Video Installation. aaa.org.hk. [202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