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奎(1790年—?年),字雲章,號星齋江蘇蘇州府常熟縣西鄉塘橋(今張家港市塘橋鎮)人,清朝政治人物。龐大奎少有文名,嘉慶年間高中會元,殿試三甲,歷官翰林院庶吉士、知縣、同知等職,官至湖北漢陽府知府。龐大奎出身的塘橋龐氏是晚清常熟「翁龐楊季、歸言屈蔣」八大著姓之一,產生過祖孫三代四人翰林的科甲盛事。首創龐氏家族進士功名的,即是「領袖南宮第一人」[1]的龐大奎。

龐大奎
大清湖北漢陽府知府
籍貫江蘇蘇州府常熟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雲章,號星齋
出生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江蘇蘇州府常熟縣
逝世卒年不詳
江蘇蘇州府常熟縣
出身
  •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會元
  •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同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龐大奎少時有文名,「早年文筆軼群倫」,民國《重修常昭合志》稱其「性孝友,能文章」[2]。出生於經學世家、秉承家學的他,不僅「通經術」,而且「尤精《九章算術》,旁及星壬禽遁」[2]。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會試,龐大奎嶄露頭角,高中第一,即會元。龐大奎本有實力問鼎一甲的,然而在嘉慶帝主持的殿試中,他僅僅得中三甲十四名進士,在是科二百五十五名進士中名列一百一十七名[3]。殿試傳臚後,他又參加了新科進士的朝考,終於因成績前列而授為翰林院庶吉士,從此開始仕途。

翰林院散館後,龐大奎被朝廷簡放地方為官,歷任湖北應山縣江夏縣知縣,後擢荊州府同知,調黃州府武昌府同知,再任安陸府同知,德安府施南府漢陽府知府[2]。綜觀龐大奎一生,在地方官任上為官清廉,為民辦了不少好事。

由於長年的勞累,龐大奎積勞成疾,在生母病逝回鄉守制後,竟然未滿一月便卒,不能不令人扼腕惋惜。「領袖南宮第一人」,是戴在龐大奎頭上的一頂美麗光環,絲毫未能給他帶來坦蕩的仕跡,他官運欠佳,最高官銜不過是從四品的知府,卻在歷史上留下一個清正廉潔、愛民如子的循吏形象。

事蹟

編輯

龐大奎在湖北應山任知縣時,縣民楊勛前來上訴說,他母親上吊死在鄰居李甲的門口。龐大奎親自去驗屍,發現屍體的兩手有反綁的痕跡,就對楊勛大聲呵斥:「若殺而母,敢誣人耶?[2]」楊勛驚駭伏法。事實是楊勛把他母親反綁勒死後,將屍體吊死在李甲門口,企圖嫁禍於人。龐大奎接連破獲了多起疑案、奇案,深受民眾愛戴。

龐大奎在湖北江夏任知縣時,由於連降大雨,江水泛濫,平地水深丈余。龐大奎捐出俸金,募集船隻,載上乾糧,把災民運送到高地,加以避水。同時,他還採取「計口授糧,復析地界,編甲乙戶[2]」的辦法,提供災民口糧與竹蓆,讓災民「俾庇風雨」,免受饑寒之苦。他又親自乘小舟往返於激流中,組織搶救災民,幾乎翻船溺水。在議賑中,龐大奎心繫災民,與上司總督意見不合,愀然嘆道:「同此災黎,孰應餓死耶,執不可[2]。」最終觸犯上官而「撤任」。數年後,龐大奎任武昌同知,乾旱,發生蝗災,他帶領丞尉等下屬官員,奔跑在烈日下,四處撲捕蝗蟲;同時召集漁民放鴨數萬頭,啄食蝗蝻,幾天時間就消滅了蝗災。

龐大奎先後在江夏、武昌、漢陽任地方官十多年,這一帶正是聞名遐邇的「武昌魚」的產區。由於味獨鮮美,當時盛行在立冬後醃製武昌一帶的魚類,販賣到外省,外省人爭相購買,呼之為「楚魚」。為官清正、廉潔奉公的龐大奎,竟然沒有將「坩鮓」(盛放在坩堝中醃製的魚類)這樣的土特產捎給老家,孝敬老母親。「漫說武昌魚味好,未遑坩鮓寄慈親」。

家族

編輯

塘橋龐氏是晚清常熟「翁龐楊季、歸言屈蔣」八大著姓之一,產生過祖孫三代四人翰林的科甲盛事。首創龐氏家族進士功名的,即是「領袖南宮第一人」的嘉慶會元龐大奎。龐大奎屬塘橋龐氏三堂(嘉蔭堂、翼風堂、貽安堂)中的貽安堂一支。取「藏書數萬卷,以是詒吾子孫」之意命名的貽安堂,是塘橋龐氏中最顯赫的一支,《群經獻疑》作者龐敬熙,經學大師龐大堃,探花尚書龐鍾璐,兄弟翰林龐鴻文龐鴻書,以及南社詩人龐樹柏(琹子)、東亞體專創始人龐醒躍、一代工藝美術大師龐薰琹,皆出自該支[4]

當這位「領袖南宮第一人」的龐大奎病逝時,同為常熟八大姓之一的翁氏重要人物、曾任清朝體仁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的翁心存,在為龐大奎撰寫墓志銘的同時,還寫下了兩首情真意切的《挽龐星齋》詩。這兩首詩收錄在翁心存《知止齋詩集》卷十三中[5],錄如下:

早年文筆軼羣倫,領袖南宮第一人。
射策初除仙吏籍,牽絲重現宰官身。
棠陰成茇躬先瘁,薤本當門俗自淳。
漫說武昌魚味好,未遑坩鮓寄慈親。

襢廬歸倚病纏綿,骨立雞斯倍可憐。
幸我相逢剛一面,與君小別竟千年。
魂驚海澨傳熢火,夢繞瀧岡起墓田。
記得榻前嗚咽語,祗應銜恨到重泉。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由於會試例由禮部主持,古代以「南宮」指代禮部,故中式者稱「捷南宮」,「領袖南宮第一人」即是指會試第一名的會元。
  2. ^ 2.0 2.1 2.2 2.3 2.4 2.5 (民國)丁祖蔭:《重修常昭合志》(點校本),見卷二十《人物誌》第1081、1082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
  3. ^ 見《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第5、277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龐大奎為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進士,殿試三甲十四名。
  4. ^ 參見《百年家族——龐薰琹》第7、8、9、38、283頁,孫萍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 ^ 《挽龐星齋》詩,見翁心存《知止齋詩集》卷第十三第2—3頁,清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