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寺 (西城區)
歷史
編輯龍泉寺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始建於宋朝,創建者是谷靜端禪師,號龍泉老人,所以寺名「龍泉」。後來該寺傾廢。明朝正統八年(1443年)秋,大興隆寺僧人萬松(法名「智林」)在這裡重新建龍泉寺。此次興建了山門殿、鐘樓、鼓樓、祖師殿、伽藍殿、正殿、方丈院、僧舍、廊廡等建築。明朝成化九年五月(1473年),立石碑作記。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龍泉寺由住持無生禪師(海畛)重修,完工之後立有重修碑,請順治年間進士、康熙年間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熙撰寫了重修碑文。[2][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檔案記載,清朝末年,1905年北京佛教界成立「中國佛教學務總公所」,僧長是光明寺住持東山,發起人有北京各佛寺住持:廣善寺住持達遠、廣化寺住持靈山、慈因寺住持吉安、龍泉寺住持道興、觀音寺住持覺先。[4]
1908年,龍泉寺住持釋道興在龍泉寺的中部及西部創辦龍泉寺孤兒院,以收養北京城的無依無靠的孤兒,不分僧俗,實行半讀半工。中華民國初期,龍泉寺孤兒院繼續發展,由最初收容60名孤兒發展到收容100多名孤兒,至1929年累計撫養孤兒成人達3000名。後來該孤兒院改為私立龍泉寺小學。[2][4]
1949年以後,龍泉寺的「張文襄公祠」被劃入陶然亭公園,改建成「抱冰堂」。龍泉寺尚存方丈院;大殿2座,各5間;配殿3座,各3間。如今為某單位用房。其他房屋均已被改建或拆除。[2]
人文舊事
編輯清朝中葉以後,龍泉寺是文人、官員游賞吟詩之地。1914年1月,章太炎大鬧袁世凱大總統府時,曾遭袁世凱囚禁在龍泉寺小院內。張大千也曾到該寺為寺僧作畫,畫作由寺僧百川和尚保存了很多年,後因被盜而丟失。
1926年8月,報人林白水遭到軍閥張宗昌殺害,靈柩停放在龍泉寺內。[2]
民國八年(1919年)三月,齊白石第三次到北京後不久,托人在龍泉寺的隔壁租下多間房,遷居此處。同年冬,風聞湖南又起戰爭,齊白石陪陳春君同行湖南。民國九年(1920年)春二月,齊白石帶着三子齊良琨、長孫齊秉靈,到北京學習。因為去龍泉寺交通不便,便遷居宣武門內石鐙庵。[5]
建築
編輯龍泉寺坐北朝南,分為中、西、東三路:[2]
- 中路: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大殿、後殿。[2]
- 山門:已拆除。[2]
- 大殿:位於高大的青石台基上,面闊五間,進深七檁,硬山頂,前出廊,灰筒瓦屋面,排山勾滴,雕花正脊。大殿兩側有東、西配殿,西配殿面闊三間,進深七檁,硬山頂,前出廊,東配殿已拆除。[2]
- 後殿:位於龍泉寺最北面,面闊五間,進深七檁,硬山頂,灰筒瓦屋面,排山勾滴,雕花正脊。主殿的東西兩側有配殿,面闊三間,進深七檁,硬山頂,前出廊,灰筒瓦屋面,正脊是灰瓦的鏤空花脊,山牆廊步開有券門,連接着遊廊。主殿西邊有耳房八間,進深五檁,硬山頂,灰筒瓦屋面,鏤空花脊。[2]
- 西廊廡:中路西部廊廡位於大殿和後殿的兩座西配殿之間,面闊七間,進深五檁,前出廊,硬山頂,當心間是門道,可以通往西跨院。[2]
- 西路:如今僅存一進庭院,由正房、南房、西殿房構成。正房面闊三間,進深七檁,硬山頂,前出廊,排山勾滴,鏤空花脊。南房是小式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五檁,硬山頂。西配房是小式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五檁,灰梗瓦屋面。[2]
- 東路:建築已全部拆改。[2]
龍泉寺共有殿宇、僧舍等房屋245間。寺內有羅漢像、神像78尊;大鼓、銅鐘、鐵鐘、鐵鐘罄、錫供件、鼎、佛龕、琉璃制清規牌、竹禪畫佛像等33件(座);大藏經、石刻金剛經各一部。寺內有一眼井,井水味道甘美,可以和當時北京南城以水甘而聞名的姚家井的水相媲美。[2]
東跨院原來是龍泉寺的一部分,名為「興誠寺」,又因寺內有一株古槐狀似臥龍,所以俗稱「龍樹寺」,後來脫離龍泉寺獨立。清朝宣統年間,張之洞入主軍機處,在龍樹寺興建七間北屋,取名「蒹葭簃」,張之洞經常邀請同僚來此宴飲作詩。張之洞逝世後,其門生、同僚將此處改為「張文襄公祠」,內供張之洞遺像,在院南牆另開闢祠堂門。[2][3]
參考文獻
編輯- ^ 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名单,北京西城,2010-05-05. [2014-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1).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龙泉寺,宝华寺,2009-08-29. [2014-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4).
- ^ 3.0 3.1 龙泉寺,新华网,2004-03-16. [2014-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4).
- ^ 4.0 4.1 左松濤,近代中國佛教興學之緣起,法音2008年第2期
- ^ 齊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白石老人自述,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