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 (顺治进士)

王熙(1628年—1703年),字子雍,一字胥廷,号慕斋宛平王氏出身,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城区)人,初大臣,官至少傅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死后被追谥文靖,并在雍正八年(1730年)入祀贤良祠。其父为顺治朝礼部尚书王崇简

王熙
大清 光禄大夫少傅太子太傅
大清 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清会典总裁官
国家清朝
时代清代初期
主君清世祖清圣祖
王姓
子雍、胥廷
慕斋
族裔汉族
籍贯京师顺天府宛平县
(今北京市内城西南)
祖籍北直隶河间府任邱县
(今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
其他名号宛平相国
出生崇祯元年七月八日
1628年8月7日)
京师顺天府宛平县
逝世康熙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
1703年3月14日)
76岁
谥号文靖
祠庙贤良祠
亲属
父亲太子太保礼部尚书 王崇简
兄弟贵州巡抚 王燕
云南驿盐道佥事 王克善
荫生 王克勤
河南司郎中 王克昌
候选主事 王克宏
王克承
王克赓
其他亲属礼部左侍郎 王景曾
候选主事 王缵曾
崇祯十五年(1642年)诸生
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
顺治四年(1647年)同进士(三甲第86名)
《王文靖集》24卷

顺治四年(1647年)中式丁亥科三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检讨,累迁右春坊谕德。召直南苑。顺治十五年,擢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顺治十八年,受命撰写遗诏。康熙时命专管密本,为汉臣与闻军机之始[1]。累迁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康熙二十一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四十年,诏许致仕,晋少傅。

生平

编辑

自幼聪慧

编辑

王熙在崇祯元年七月八日(1628年8月7日),出生于京师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内城西南),从小就展现出聪颖的才智,到了五、六岁时,就已经诵读《孝经》和《学庸》(即《大学》与《中庸》)这两篇,其父亲王崇简为他讲解时,只要有疑问王熙就会马上提出,令周遭皆称奇。[2]

崇祯十五年(1642年),时年15岁的王熙通过童生试成为诸生,到了顺治三年(1646年),时年19岁的王熙就于顺天乡试中举,成为举人,并在隔年,以弱冠之龄高中进士,为三甲第86名,赐同进士出身。[3]

精通满语

编辑

顺治四年三月三十日(1647年5月4日),已经是进士的王熙受到当时的顺天学政曹溶推荐,经过补选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并在其中学习满语。[4][5][6]到了顺治六年四月十一日(1649年5月21日),22岁的王熙在散馆后,被朝廷授予了从七品的内翰林国史院检讨的职位。[7]

顺治九年(1652年)春季,25岁的王熙以检讨之职成为这年壬辰科会试的考官之一,负责分校的工作。顺治十年二月十九日(1653年3月18日),顺治皇帝到翰林院进行满文内院面试,其中第一等三人,被称为“通晓文义”,为胡兆龙李霨庄冏生三人,而王熙则是第二等“可造者”的十二人之一。[8]这都是因为王熙的语言天赋颇高,所翻译的经书理解深入,在当时满文翻译者最优秀的了。而后顺治帝召王熙到弘文院,并以满文奏对,并对王熙的满文水准大加褒赏,因此在这年的五月十八日(6月13日),26岁的王熙被升任为正六品国子监司业。并且在之后顺治皇帝又对阁臣们下谕,王熙既然已经是司业,恐怕会对满文的学习荒废,因此阁臣们可以传谕给祭酒姑尔马吽,要求他在国子监当中要以满文与王熙对答,切勿让王熙的满文学习中断,导致辜负了皇帝的厚待,而后皇帝又赏给王熙满文版本的《洪武宝训》和《三国志》这两本书。

到了顺治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653年9月13日),刚升官三个月的王熙,马上又被皇帝转任为正七品左春坊左中允兼内翰林秘书院编修。[9]

顺治十一年初(1654年),王熙被任命令翻译书经,并且同时为满学士讲解文章。到了七月二十二日(9月2日),27岁的王熙被升任为从六品司经局洗马。兼内翰林国史院修撰。[10]到了十月,顺治帝召王熙入南苑,负责翻译《劝善书》和《大学衍义》,有一天,顺治突然前来,阅读王熙翻译的书,开心的下谕给阁臣们并称赞良久,而后便命王熙长期值守南苑。

顺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655年3月3日),顺治帝为了教化天下,因此想将历代的经史记载。将诸如忠臣义士、孝子顺孙、贤臣廉吏、贞妇烈女、和奸贪鄙诈、愚不肖等。将这些人物进行分别门类,编写成书,以彰显朝廷的法规和戒律。并将其命名为《顺治大训》。而王熙也被任命为14名纂修官之一。[11]这年王熙还陪伴顺治帝打猎,被赐乘御马,到了这年翰林院科馆选庶吉士,还让王熙率领新科庶吉士人等到南苑引见给皇帝。

同一年的四月九日(5月14日),顺治皇帝选择日讲官,最初并没有王熙,是皇帝特别挑选,使其与麻勒吉胡兆龙李霨折库纳方悬成曹本荣等6人一同担任日讲官的职务。[12]到了五月一日(6月4日),28岁的王熙便被升任为从六品的右春坊右谕德,兼内翰林弘文院修撰。[13]

顺治十三年正月四日(1656年1月29日),顺治帝下令编纂《孝经衍义》一书,下令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冯铨为总裁官,王熙则与冯溥黄机吴伟业、曹本荣、姜元衡郭棻宋之绳7人,一同担任编纂官的职务。[14]到了二月九日,29岁的王熙被升任为正六品的右春坊右庶子,兼内翰林弘文院侍讲。[15]

身后

编辑

文靖。雍正中,入祀贤良祠。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称之“宛平相国”。《清史稿》有传。

家族

编辑

王崇简,清礼部尚书。

参考资料

编辑
  • 《清史稿·卷250》
  • 朱汝珍,《词林辑略·卷一》, 清代传记丛刊, 学林类(18), 明文书局发行。
  1. ^ 清稗类钞, 康熙中正首揆,继命专管密本。前此汉官不与闻军机,异数也。
  2. ^ 《碑传集·卷六》:“公生而颖异,五六岁间即能诵孝经、学庸两论,文贞公时为讲解,有疑即问辄惊人。”
  3. ^ 《碑传集·卷六》:“十五岁为诸生,顺治丙戊,举京兆试,明年成进士。”
  4. ^ 《国史大臣列传·卷一百九十二·王熙列传》:“世祖章皇帝顺治三年,以顺天学政曹溶荐,补选庶吉士。”
  5.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辛未。选进士周启寯、王大礽、张弘俊、冯溥、冯右京、李昌垣、卓彝、黄机、李目、宋学洙、邓旭、常若柱、杜果、李中白、庄冏生、邹自式、章云鹭、王熙、朱士冲、李廷枢等、为庶吉士。”
  6. ^ 《碑传集·卷六》:“选授国史院庶吉士习满书。”
  7.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授庶吉士梁清标、冯溥、李昌垣、黄机为内翰林弘文院编修。张弘俊卓彝为内翰林秘书院编修。李目、为内翰林国史院编修。李中白章云鹭、王熙、为内翰林国史院检讨庄冋生为内翰林弘文院检讨。孙自式李廷枢、为内翰林秘书院检讨胡之骏为吏科给事中。常若柱、为户科给事中。冯右京、为福建道监察御史杜果为江南道监察御史。”
  8.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卷之七十二》:“丙辰。谕吏部。国家设翰林院衙门、原为储养人才。以充侍从之选。故特选教习满书官员、令伊等兼习满语满文。……今将通满洲文义者三人不拘资俸以应陞之缺用。胡兆龙、以侍讲陞侍读学士李霨、以编修陞中允兼编修。庄冏生、以检讨陞赞善兼检讨。其次可造者十二人。沙澄、王紫绶、张士甄、王熙、艾元征、夏敷九、何采、章云鹭、韦成贤、高光夔、李廷枢、张弘俊、各仍照原衔。责令勉力习学。俟再试分别。……”
  9.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卷之七十七》:“国子监司业王熙、为左春坊左中允、兼内翰林秘书院编修。”
  10.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卷之八十五》:“己酉。转侍讲黄机、为内翰林国史院侍读。升编修李昌垣、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读。谕德李目、为内翰林弘文院侍讲。司经局洗马章云鹭、为右春坊右谕德。兼内翰林弘文院修撰。中允王熙、为司经局洗马。兼内翰林国史院修撰。……”
  11.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卷之八十八》:“辛亥。谕大学士额色黑等、朕惟平治天下。莫大乎教化之广宣。鼓动人心。莫先于观摩之有象。夫精微之道。难喻颛蒙。而质朴之言。未详证据。兹欲将历代经史所载。凡忠臣义士、孝子顺孙、贤臣廉吏、贞妇烈女、及奸贪鄙诈、愚不肖等。分别门类。勒成一书。以彰法戒。名之曰顺治大训。即于新春开馆。……王熙……又满官四员、为纂修官。……卿等受兹委任。须协力同心。殚思博采。务令臣民皆可诵习。观感兴起。无负朕惓惓化导之意。”
  12.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卷之九十一》:“以学士麻勒吉、胡兆龙、李霨、侍读学士折库纳、洗马王熙、左中允方悬成、右中允曹本荣、俱充日讲官。择于本月二十五日开讲。”
  13.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卷之九十一》:“五月。甲申朔。补服阕侍读学士白允谦、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升司经局洗马王熙、为右春坊右谕德、兼内翰林弘文院修撰。”
  14.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卷之九十七》:“又谕曰。自古平治天下。莫大乎孝。孝为五常百行之原。故曾子备述孔子之言、以为孝经。昭示后世。上自天子。下逮庶人。至孝之道、罔不备焉。朕观其立言正大。意旨深远。苟非取古人言行、关于孝道者、推而广之。不足以彰其义。兹欲博采群书。加以论断。勒成一编。名曰孝经衍义。特命冯铨、为总裁官。冯溥、黄机、吴伟业、王熙、曹本荣、姜元衡、郭棻、宋之绳、为编纂官。曹首望、盛际斯、方兆及、吴炜、为誊录官。王锺庞、包元辰、为收掌官。卿等膺兹委任。须勤敏敬慎。悉心搜辑。务俾读者观感效法。以称朕孝治天下之意。”
  15. ^ 《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卷之九十八》:“陞礼部启心郎布颜、为内翰林弘文院学士。转右庶子黄机、为左庶子兼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升右谕德王熙、为右庶子、兼内翰林弘文院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