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美國義務徵兵法

美国法律

義務徵兵法授權聯邦政府組織徵兵,組建一支更大規模的美國國家軍隊來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它在1916年12月起草,並且不久在1917年,就因為美德外交破裂而被送上了伍德羅·威爾遜的書桌。法案的最初起草人是休·約翰遜。最後,法案隨着戰爭的結束而塵歸歷史。它於1918年12月結束。但是法案卻是美國歷史上聯邦政府第一次大規模徵兵法案,並且為後來數次戰爭的徵兵法案提供了模板。

1917年美國義務徵兵法
著名徵兵宣傳單「山姆大叔需要你!」
簽署信息
簽署人伍德羅·威爾遜 Woodrow Wilson
名字
英文原名Selective Service Act of 1917
曾用名1916年徵兵草案,1916年入伍法案
頒布信息
頒布組織65屆美國國會
生效日期1917年5月18日
法令描述授權美國總統臨時性的增加最大軍隊數量
法律索引查詢
美國公共法編號65-66
聯邦法律匯編40 stat. 76頁,15章
立法過程
提出議案1916年4月2日由朱利葉斯·卡恩向國會提出議案
通過眾議院1916年4月28日
通過參議院1917年4月28日
國會聯合委員會報告由國會聯合委員會在1917年5月16日報告,再之後兩天先後被參議院和眾議院同意
簽署生效1917年5月18日威爾遜總統簽署生效

法案源起

編輯

國際形勢

編輯

1910至1920年間的世界籠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雲中。在戰爭爆發之初,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決定持中立立場。但隨着戰局的持續發展,美國變得越來越難以置身事外。1915年,滿載美國遊客的「盧西塔尼亞號」郵輪被德國潛艇擊沉,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這引發美國人民的憤怒。之後的1917年,德國外交部向墨西哥發出的慫恿其對抗美國的「齊默爾曼電報」被英國截獲並破譯。這份電報的公開使美國政府的立場完全倒向協約國。同年4月,美國總統威爾遜決定向德國宣戰。

 
1915年盧西塔尼亞號遊輪

美國的兵力短缺

編輯

在20世紀初,美國的軍力完全沒有能力與歐洲列強相抗衡。截止到1914年,由政府領導的聯邦軍隊總人數不到10萬,各州組建的美國州防衛隊約有115000人。這一數字不僅遠不及英國德國等歐洲強國,甚至與日本的總兵力都有所差距。

隨着歐洲戰局的日益緊張,美國政府意識到兵力的不足,並於1916年通過了國防法英語National Defense Act of 1916,要求在1921年前,將聯邦軍隊人數增至165000人,國民衛隊增至45萬人。然而,直至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前夕,聯邦軍隊只擴張到121000人,國民衛隊只有181000人[1],遠不及參戰的要求。

兵力的短缺與戰事的緊迫要求美國政府必須儘快提出新的徵兵法案來彌補缺口。

「志願軍」與「義務服役法」間的爭論

編輯

最初,以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為代表的一批美國政府官員們希望通過臨時組建志願軍的方式彌補兵力的缺口,但在宣戰六周之後,只有73000人志願參軍。威爾遜總統意識到這樣並不可行,於是他接受了時任美國戰爭部長牛頓·D·貝克的提議,決定在國會推廣新的徵兵法案。

「義務服役法」在國會討論中受到了來自西奧多·羅斯福等人的阻力,他們堅持要求保留志願軍制度。最終,雙方做出妥協,法案在允許總統建立四支志願軍隊伍的前提下被通過[2]。不過,威爾遜總統此後從未使用這一權利。

法案的誕生與推廣

編輯

法案得以通過後,政府建立了「美國公共情報委員會」英語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由喬治·克里爾英語George Creel領導。該委員會組織了75000名演講者在5000餘座美國城市與鄉鎮進行了75萬次的演講,在全國範圍內鼓動愛國性反德情緒,宣傳徵兵法案。

之後,克里爾還幫助成立了"美國勞工聯合會",任命賽繆爾·龔伯斯為主席。這個聯盟實質上是政府宣傳部門的一個勞工輔助單位,負責在工人當中進行戰爭鼓動。它的主要決議都強調必須將戰爭堅持下去,並且指出,關於通過談判達到和平的任何說法,都是有意無意地在作德國人的工具[3]

在該聯盟遍布全國的164個分支機構的影響下,許多社會運動的領導者變得傾向於參戰。儘管此時大眾還未接受這一概念,但已經創造了一定的輿論基礎[4]

影響

編輯

這項法案的實施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美國拓展為全民戰爭。美國因此得以部署全民中最身強體壯的人,並能夠提供的所有資源,人力和物質條件來支持這場戰爭。也是出於這個原因,美國當時的總統威爾遜號召全國人民都要勇於為了戰爭的勝利而做出最大的努力和犧牲。國會通過法律規定,國家軍隊應該從所有男性美國公民和那些不持敵方立場並想要成為美國公民的男性中選出。

 
富有魅力和激情的威爾遜總統(1917)

在1917年5月18日的第一次招募中,應招的公民年齡被限制在21至31歲。之後,在1918年8月的第二次招募中,招募的年齡被拓展到了18 - 45歲[5]。除此之外,其他志願軍的招募被完全停止。由於大量積極的愛國活動的煽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徵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有大約不到350,000的人躲避徵兵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大約2,000,000人都自願地加入了各種不同的武裝活動,大約2,800,000人被徵召入伍了[6]。這意味着多於4,800,000人被徵召服役了。

義務兵法案後的美國陸軍

編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大力擴編

編輯

1917年4月6日,美國宣布對德國宣戰,從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國會於5月通過義務兵役法,開始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派遣美國遠征軍(總司令為約翰·潘興上將,實力為7個軍41個師共約200餘萬人)赴歐洲參戰,由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約60餘萬人提供支援。剛開始並沒有軍和軍團的編制,軍和軍團的建制是隨着遠征軍實力的增加而設置的。戰時的美國步兵師由2個步兵旅、1個野戰砲兵旅、1個工兵團、1個師屬機槍營、1個通信營以及師屬補給與衛生隊組成。師是基本的獨立作戰單位。1個軍可轄2個師至6個師,而1個軍團則可轄3個軍至5個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1919年6月,共有260餘萬士兵和近13萬軍官退役。1920年1月,只有13萬人(主要是正規陸軍)在德國的科布倫茨服役,作為美國佔領德國的象徵,並執行和平時期正規軍的職責[7]

國民軍

編輯

隨着義務兵法案的推動,美國歷史上開始逐漸轉化為「公民軍隊」和「可擴大的正規軍」體制,有民兵傳統,民間武器很多。「有組織的平民預備隊」作為「第二聯邦後備隊」,由參加過戰爭的退役官兵組成,保留師團架子和指揮機關。為便於平時訓練和管理,全國分為(9個軍防區,每個區有1個正規軍師,2個國民警備隊師和2個後備隊師。由正規軍師和附屬的訓練團訓練區的民兵。法律規定大學負責訓練預備役軍官。該法律目的是促進正規軍和民兵儘量一致,以便應付一戰時大規模擴軍的需要。而通過和平時期普及軍訓,會事半功倍,戰時可迅速徵召有較高軍事素質的軍隊,及時投入戰場,奪取戰爭的主動權。一戰後,美國進一步加強了。陸軍部又成立了候補軍官學校,對從正規軍中選出的士兵培訓,使之達到初級軍官水平[8]

批判性的看待

編輯

由於擴軍時平民素質低,徵召後要耗費大量人財物力來進行訓練,往往貽誤戰機。美國參戰後,軍隊急劇膨脹,一大批毫無軍事常識的平民一夜之間成了軍人。但這一過程太過緩慢,代價也太過高昂。在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有超過11萬軍人喪命,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在本法案生效之後徵召的部隊[9]

協約國 人口
(百萬)
軍事人員死亡 直接平民死亡(由於軍事行動) 間接平民死亡(由於饑荒和疾病) 總死亡 死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軍事人員傷殘
  美國 t 92.0 116,708 757 117,465 0.13% 205,690

同時法案嚴重加深了美國的槍支暴力。為了在和平時期擁有一支強有力的後勤部隊,聯邦政府放寬了槍支購買和使用的門檻,同時允許和實質上支持州政府大規模訓練民兵。民眾持槍成為一個重大問題。美國槍支意外死亡率。 槍支暴力是美國社會重大的公共議題之一,特別是在城市地區,並且與青年活動和幫派暴力息息相關。自1865年林肯總統,以及後來的加菲爾德總統、麥金萊總統和肯尼迪總統被暗殺以來,槍支暴力對美國人來說已相當常見。而槍支暴力引發的重大事件,如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暗殺,以及科倫拜中學大屠殺、華盛頓特區狙擊手攻擊事件、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也時常引發對槍支政策的辯論。

與以往兵役制度不同之處

編輯

1917年美國義務兵役制度與美國內戰兵役制度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禁止代替服兵役的現象出現。在美國內戰中,那些不想服兵役的人可以花錢僱傭一個代替者去服兵役。然而,由於當時僱傭一個代替者非常的昂貴。只有非常少部分人能負擔得起僱傭金。這種比較少的現象使得沒有一個對被招募者嚴格規定的制度出現。

然而,對於服兵役代替品的問題,1917年義務兵役徵召時規定了一下三點:[1]

1. 嚴禁有義務服兵役的人提供代替品為本人服兵役。

2. 代服兵役者不再被徵召入伍。

3. 嚴禁服兵役者逃避徵召或者在徵召期間以任何錢財或貴重財產作為代價縮短服役時間。

非裔美國人歧視

編輯

飽受不公平待遇,徵兵法的漏洞

編輯

在一戰期間,非裔美國人在服役期間經歷了嚴重的種族歧視和隔離。非裔美國人冒着生命危險為國家而戰,在退役之後不僅沒有受到優待,反而遭到了3K黨徒等施加的種族暴力,而聯邦政府對此無所作為,這給非裔美國人留下了揮之不去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創傷,使得他們對美國民主和白人的虛偽極度失望。

1917年,美國開始準備參加一戰。杜波依斯在NAACP的同事約爾·斯賓加恩(Joel Spingarn)成立了一個訓練營地,致力於將非裔美國人訓練為美國軍隊軍官。[10] 這個訓練營引起了爭議:一些白人認為黑人沒有能力成為軍官,而一些黑人則認為非裔美國人不應該參加這場「白人的戰爭」。杜波依斯支持斯賓加恩的訓練營。後來軍隊方面堅持以健康問題為由強迫軍隊中本就稀少的黑人軍官之一查爾斯·楊退伍,杜波依斯對此感到非常失望。軍隊同意為黑人提供1000個軍官職位,但是堅持從應徵入伍的、習慣於聽從白人軍官命令的黑人士兵中選取其中250人,而不接受來自訓練營的思想獨立的黑人。法案宣布後第一天,700,000黑人應徵入伍,但是他們都只能服從於歧視性的待遇。這引起了杜波依斯的高聲抗議。[11]

 
杜波依斯組織了1917年在紐約的靜默遊行。

1917年,休斯頓當地警察逮捕和毆打了兩名黑人士兵,這導致100名黑人士兵占領了休斯頓街道並殺害16名白人。最後軍事法庭判處其中19名黑人士兵絞刑,另外67名士兵鋃鐺入獄。休斯頓暴亂(Houston Riot)極大地影響了軍隊中的非裔美國人晉升為軍官,也讓杜波依斯非常不安。[12] 儘管發生了休斯頓暴亂,軍方由於受到來自杜波依斯和其他支持者的壓力,仍然接受了斯賓加恩訓練的黑人軍官。1917年10月,600多名黑人軍官參軍入伍。[13]

美國以對NAACP進行調查為威脅,以期阻止其「危險言論」。[14] 但是杜波依斯不為所動,並且在1918年繼續發表言論預測一戰將推翻歐洲的殖民系統,帶來世界範圍的有色人種解放——包括中國、印度,特別是美國。時任NAACP主席約爾·斯賓加恩對戰爭懷抱熱忱,他說服杜波依斯考慮寫一篇社論否定自己的反戰立場,以博得一個軍隊任命。 杜波依斯接受了這項交易,於1918年6月發表了支持戰爭的社論《團結起來》。很快他就收到了一個軍隊職務委任。但是很多希望利用戰爭為非裔美國人謀取更多公民權利的黑人領袖批評杜波依斯的倒行逆施,南方官員也反對杜波依斯就任。最後他的任命被撤回。

法令的實施與終結

編輯
 
徵兵宣傳單

一戰中一共實施了三次入伍登記[2]

次數 內容
第一次 1917年6月5號,對象是所有21歲到31歲的成年男子。
第二次 第二年的同一時間,登記對象是自上一次登記以後到達21歲要求的人;在同年8月,又組織了一次補登記,來登記第二次登記之後到達21歲的人。
第三次 在1918年的10月12號,登記了所有18到45歲的男性。

停戰之後,義務兵系統很快就被縮減限制了。

時間 內容
1918年11月11日 所有地區的宣傳海報都被撤下來
1919年5月21日 最後一個指揮中心停止了行動
1919年7月15日 負責人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將軍解除了徵兵職務,最終結束了一戰的義務徵兵活動
 
當時在紐約踴躍報名的青年們

參見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Mark E. Grotelueschen, The AEF Way of War: The American Army and Combat in World War 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1.
  2. ^ Edward M. Coffman, The War to End All Wars: The American Military Experience in World War I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8): 25-28.
  3. ^ Wang Xingyang,The early yea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hen American labor diplomatic had concept of a major shift(Naikai Journal,2013.1)存档副本. [201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5). 
  4. ^ Howard Zinn,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Harper Collins, 2003): 364-365. http://www.historyisaweapon.com/defcon1/zinnwarhea14.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Coffman, p. 29.
  6. ^ Selective Service System: History & Records. [2005-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7). 
  7. ^ Leed, E. J. (1981). No man's land: combat and identity in world war 1. CUP Archive.
  8. ^ Dees, M., & Corcoran, J. (1996). Gathering storm: America's militia threat.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9. ^ Fischer, F. (1967). Germany's aim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p. 120). New York: WW Norton.
  10. ^ Lewis, p. 346. Wolters, pp. 115–116.
  11. ^ Lewis, p. 348 (draft), 349 (racism).
  12. ^ Lewis, p. 354.
  13. ^ Lewis, p. 355; p 384: About 1,000 black officers served during World War I.
  14. ^ Carmichael S. Stokely Speaks: From Black Power to Pan-Africanism[M]. Chicago Review Pres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