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黑山獨立公投
1992年黑山獨立公投是該國的第一次獨立公投,於1992年3月1日在南斯拉夫黑山社會主義共和國舉行。[2]此次公投的起因是時任黑山總統的莫米爾·布拉托維奇同意英國保守黨政治家彼得·卡靈頓男爵關於把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轉型為鬆散的國家聯盟的構想,在這條構想中,每個加盟國都是國際法框架下的獨立國家。此舉引起布拉托維奇的盟友、塞爾維亞總統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的不快,塞爾維亞當局修改了卡靈頓所設的條件,允許不願脫離聯邦的加盟國組成新的國家。[3]:97-102本次公投的標題是:
| ||||||||||||||||||||||
結果 | 黑山留在南斯拉夫,與塞爾維亞共同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 |||||||||||||||||||||
---|---|---|---|---|---|---|---|---|---|---|---|---|---|---|---|---|---|---|---|---|---|---|
結果 | ||||||||||||||||||||||
| ||||||||||||||||||||||
“ | 你是否支持黑山以主權共和國的身份,完全平等地與想法相同的其他共和國繼續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南斯拉夫?[1] | ” |
本次公投的投票率為66.04%。投票的選民中有超過九成五的選民支持黑山留在南斯拉夫,占選民總數的63.17%。[4]公投結果為:黑山留在南斯拉夫,與塞爾維亞共同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即日後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前身),兩國各自去掉國名、國旗等國家象徵中的社會主義因素。南聯盟於1992年4月27日成立。[5][3]:105-106
公投背景
編輯1991年10月,南斯拉夫人民軍和黑山武裝力量開始攻打克羅地亞境內的杜布羅夫尼克。人民軍對杜布羅夫尼克老城這一世界遺產的轟炸引發國際輿論譴責,沉重打擊了塞黑兩國的國際關係,令兩國外交和經濟都孤立無援,也給黑山的國內局勢和民族關係埋下了動盪不安的種子。[3]:95-97
為了擺脫困境,黑山總統米拉托維奇展開一場政治豪賭,令塞爾維亞當局、黑山境內的塞族主義者,甚至是米拉托維奇自己所屬的黨派眾人都頓生齟齬。隨着克羅地亞獨立戰爭局勢惡化,歐洲經濟共同體在荷蘭海牙舉行了和平會議,撒切爾夫人首相任內的前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大臣彼得·卡靈頓男爵擔任會議主席。卡靈頓提出設想,在南斯拉夫建立鬆散的國家聯盟,聯盟內每個國家都是國際法框架下的獨立實體。[3]:97-98
儘管黑山方面預期與塞爾維亞統一,但米拉托維奇出人意料地在1991年10月17日於一次深夜國會會議上同意了卡靈頓的構想,並着手簽署草案。南斯拉夫總統博里薩夫·約維奇次日得知此一消息。約維奇說,米拉托維奇得到了意大利外長吉安尼·德·米凱利斯的支持。[3]:98-99
10月24日、25日的會議批准了草案。黑山人民黨要求召開緊急會議,會上收到了大量針對卡靈頓構想的負面反應。布拉托維奇和支持他的總理米洛·久卡諾維奇被南斯拉夫總統辦公室的布蘭科·科斯蒂奇和總統米洛舍維奇、以及塞爾維亞國營媒體批為「叛徒」。統派政黨在國會外遊行示威。[3]:99-100
此後,布拉托維奇和久卡諾維奇前去貝爾格萊德和塞爾維亞代表進行一系列會談。布拉托維奇試圖在卡靈頓設想上增加條文以設法避開叛國罪的指控,即不願離開聯邦的成員國可以留下。由於在黑山境內未取得統獨共識,黑山領導層最終還是同意了他的想法。1991年10月30日,塞黑兩國共同提出新的條文,指出不願離開聯邦的國家可以直接成立新國家來繼承聯邦。此後,黑山在1992年3月舉辦了成立南斯拉夫聯盟的公投。[3]:100-102
公投準備
編輯自1990年起,南斯拉夫各成員國皆通過公投的方式宣布獨立(科索沃雖宣布獨立,在聯合國會員國中卻只得到阿爾巴尼亞的承認)。隨着聯邦的解體,塞黑兩國開始談判新南斯拉夫的組成和權力分配。此時的聯邦只有原來約40%的領土和人口。黑山總統布拉托維奇提出單一國家、單一貨幣、單一市場、單一經濟政策、單一外交政策的設想,允許不同的領事代表,以及保障一定程度自治的國防聯盟。[3]:103-105
塞爾維亞的政治精英長期以來反對黑山在聯盟內擁有和塞爾維亞同等的地位。因為他們擁有遠超黑山統治集團的影響力,後者日趨式微,布拉托維奇的設想在和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的會談後逐漸變質。而黑山統治集團為了增進人民對新聯盟的適應修訂了《公投法》,規定公民在公投議題上的辯論僅需要七天。黑山的反對黨堅稱公投的本質並不民主,在大小城市遊行示威,說服選民有能和塞爾維亞保持緊密關係的另一種方式。執政黨黑山社會主義者民主黨則打出「南斯拉夫沒有備選」的口號,同時運作限制公民辯論的話題,擾亂反對黨的活動,並威脅剝奪反對黨成員的生計。[3]:103-105
獨派陣營的黑山自由聯盟、黑山民主聯盟等團體抵制這次公投,[3]:105, 108-110, 126令公投的投票率低至約66%。[3]:105
陣營
編輯聯邦派
編輯- 支持者
獨立派(抵制公投)
編輯- 支持者
各市鎮投票結果
編輯下表列出本次公投的各市鎮投票結果。[4]
區 | 反對 | 同意 | 註冊選民 | 投票人數 | 投票率 |
---|---|---|---|---|---|
安德里耶維察市鎮 | 5 (0.11%) | 4,596 (99.61%) | 4,720 | 4,614 | 97.75% |
巴爾市鎮 | 616 (5%) | 11,523 (93.61%) | 25,550 | 12,309 | 48.18% |
貝拉內市鎮 | 697 (3.99%) | 16,679 (95.37%) | 25,040 | 17,488 | 69.84% |
比耶洛波列市鎮 | 363 (1.65%) | 21,271 (96.75%) | 35,597 | 21,985 | 61.76% |
布德瓦市鎮 | 204 (3.20%) | 6,124 (95.99%) | 8,696 | 6,380 | 73.37% |
采蒂涅市鎮 | 326 (3.41%) | 9,093 (95.24%) | 14,408 | 9,547 | 66.26% |
達尼洛夫格勒市鎮 | 93 (1.03%) | 8,092 (89.28%) | 11,319 | 9,064 | 80.08% |
新海爾采格市鎮 | 486 (3.09%) | 15,071 (95.79%) | 21,130 | 15,374 | 74.46% |
科拉欣市鎮 | 44 (0.67%) | 6,455 (98.47%) | 8,103 | 6,555 | 80.90% |
科托爾市鎮 | 693 (5.83%) | 10,937 (91.98%) | 16,560 | 11,981 | 71.81% |
莫伊科瓦茨市鎮 | 35 (0.52%) | 6,677 (99.23%) | 7,508 | 6,729 | 89.62% |
尼克希奇市鎮 | 775 (1.76%) | 43,160 (97.83%) | 52,758 | 44,118 | 83.62% |
普拉夫市鎮 | 96 (3.37%) | 2,730 (95.79%) | 10,314 | 2,850 | 27.63% |
普列夫利亞市鎮 | 452 (2.05%) | 21,543 (97.50%) | 28,573 | 22,095 | 77.33% |
普盧日內市鎮 | 12 (0.36%) | 3,353 (99.29%) | 3,763 | 3,377 | 89.74% |
波德戈里察市鎮 | 2,746 (4.03%) | 64,955 (95.21%) | 103,211 | 68,222 | 66.10% |
羅扎耶市鎮 | 136 (8.98%) | 1,360 (89.77%) | 13,962 | 1,515 | 10.85% |
沙夫尼克市鎮 | 16 (0.66%) | 2,385 (98.68%) | 2,731 | 2,417 | 88.50% |
蒂瓦特市鎮 | 720 (12.37%) | 4,915 (84.44%) | 8,737 | 5,821 | 66.62% |
烏爾齊尼市鎮 | 215 (7.98%) | 2,411 (89.50%) | 15,363 | 2,694 | 17.54% |
扎布利亞克市鎮 | 25 (0.84%) | 2,943 (98.86%) | 3,506 | 2,977 | 84.91% |
後續
編輯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憲法於1992年4月27日施行。[5]黑山反對黨以兩國談判成立新國家的地點把這部憲法命名為「扎布利亞克憲法」。由於塞黑兩國的經濟體量、人口數量等都相差懸殊,聯盟處於不平衡中,這部憲法一直存在巨大爭議。就連執政黨的外交部長也意識到這種危機,其認為在聯盟的架構內,黑山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護。[3]:105-106
由於對布拉托維奇在1991年10月接納卡靈頓論述、以及前者要求黑山議會舉行特別會議討論舉辦另一場公投兩件事感到憤怒,塞爾維亞社會黨在1992年黑山總統選舉中支持了反對黨領袖科斯蒂奇。科斯蒂奇在選舉活動階段中試圖在聯盟派和自決派間取得平衡,支持黑山維持自治,與塞爾維亞地位等同。他自稱大塞爾維亞主義者,向米洛舍維奇和塞爾維亞社會黨看齊。然而,在與總統選舉同時進行的國會選舉中,黑山社會主義者民主黨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久卡諾維奇連任總理。這令黑山政府進一步偏離塞爾維亞所倡導的政策。[3]:107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Службени лист Републике Црне Горе, Број 10. Титоград: Новинска установа Службени лист Републике Црне Горе. 1992-03-06. ISSN 0354-1541.
- ^ Lukic, Reneo. "THE WITHERING AWAY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PDF). NATO.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30).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Morrison, Kenneth. Montenegro: A Modern History. 2009. ISBN 978-1845117108.
- ^ 4.0 4.1 Zvanični rezultati referenduma 1992. godine. CEMI.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4) (塞爾維亞語).
- ^ 5.0 5.1 Thomas, Robert. Serbia Under Milošević: Politics in the 1990s. London: C. Hurst & Co. Publishers. 2000: 120. ISBN 978-1-85065-341-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