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wgill定律
Cowgill定律包括兩個不相關的音變規律,分別發生在原始希臘語(PG)和原始日耳曼語(PGmc)中,以發現者印歐學家Warren Cowgill命名。
希臘語中
編輯在響音 (/r/, /l/, /m/, /n/) 和唇音之間的 /o/ 將變成 /u/。[1]
例如:
- νύξ「夜晚 night」< PIE *nokʷts (cf. Lat. nox, Ved. nák < *nakts, Goth. nahts, Hitt. gen. sg. nekuz /nekʷts/)
- φύλλον "葉 leaf" < PIE *bʰolyom (cf. Lat. folium)
- μύλη "磨坊 mill" < PIE *mol-eh₂- (cf. Lat. molīna)
- ὄνυξ "釘子 nail" (詞幹 ónukh-) < 早期PG *onokʷʰ- < PIE h₃nogʷʰ- (cf. OE nægl < PGmc *nag-laz)
注意:受到Cowgill定律影響的 /o/ 旁邊的唇音將發生去圓唇化(牧牛人規則)(如 núks 和 ónuks/ónukh-,此處希臘語常見的*kʷ > p 沒有發生)。
日耳曼語中
編輯格林定律生效之後,喉音 *h₃(可能也包括 *h₂)若在響音之後、*w 之前,則其變為 *k。[2] 這條規律仍具有爭議性,雖然正逐漸為人所接受。Donald Ringe (2006) 表示認可[2];Andrew Sihler (1995) 不置可否[1]。
例子相當少:
- *kwikwaz "活着 alive" (在英語中體現為 快 quick) < PIE *gʷih₃-wos (cf. Lat. vīvus)
- *unkw- "我們兩個 us two" (cf. Goth. unkis) < PIE *n̥h₃we (cf. Gk. nṓ; Ved. āvā́m acc. du. < *āva-ám)
- 可能的 OE tācor "丈夫的兄弟 husband's brother" < PIE *dayh₂wḗr (cf. Gk. dāḗr, Ved. devṛ́, Lat. lēvir)
如果它得到廣泛接受,那麼音位 h₃ 將會有一條重構途徑。因為日耳曼語的 /k/ 來自原始印歐語的 /g/,而且因為變化發生在格林定律生效之前(Ringe提出),變化應是 h₃w > gʷ。如果 h₃ 是一個濁軟齶阻礙音,這種變化將更有可能發生。如果 h₃ 是一個濁圓唇軟齶擦音,變化將是 ɣʷw > ɡʷ。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Sihler, Andrew L. New Comparative Grammar of Greek and Lat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508345-8.
- ^ 2.0 2.1 Ringe, Don. From Proto-Indo-European to Proto-German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19-955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