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口糧
K-口糧(英語:K-ration)是一種單兵軍用口糧,完整的一份可滿足一名普通士兵一天的消耗。K-口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美國陸軍引入。但早期的K-口糧只配發給空降兵、坦克部隊、摩托化部隊等機動部隊,供機動部隊作為臨時性的食物。[1]一份完整的K-口糧包裝在三個獨立的盒子中,分為早餐、晚餐、夜宵(如右圖所示)。
歷史
編輯美國陸軍在1941年委託明尼蘇達大學的安塞爾·凱斯教授研發一種不易變質、開袋即食的口糧,並要求口糧能夠裝入士兵的口袋,作為士兵的短期內臨時性單兵口糧。之後,凱斯教授到當地的超市中選購了一些廉價但高熱量的食品,其中包括了硬餅乾、干臘腸、硬糖和條狀巧克力。之後他便用這些食品搭配了一個871g(合28盎司)包含3200卡路里(合13,400kJ)的套餐,在附近的軍事基地中挑選了6名士兵進行試驗。這些食物只得到了士兵「味道湊合」和「總比沒有強」等評語。雖然味道不佳,但能成功消除士兵飢餓,並提供足夠的熱量。不過研發之初,K-口糧只是用來滿足單兵的短期臨時需要,在設想中,士兵最多只要吃15頓K-口糧應付一下,之後就能有相對新鮮、可口的A-口糧或B-口糧吃了。[2]K-口糧裝備部隊以後,很快便獲得了「空降兵口糧」的稱謂,因為空降部隊最早試驗性地配發了K-口糧。
之後,真正的K-口糧的原型是後勤研究實驗室(Subsistence Research Laboratory)應美國陸軍航空兵的要求研發的一種針對空降兵用能裝入口袋的口糧。[3]其具有兩個原始樣品,其中一個版本中包含肉餅餅乾、花生醬、葡萄乾和湯包,另一個版本中包含了肉餅餅乾、一小塊D-口糧(塊狀巧克力)、肉罐頭和速溶檸檬粉,而這兩個版本的包裝是相同的,即早餐、正餐、晚餐都裝入同一個包裝中,而這兩個方案之後獲採納並作為標準。[3]軍需部改變了其中的一些設計,並將這種口糧命名為K-口糧。最終的定型版本中每天的套餐里包含了2830卡路里的熱量。[4]第一批正式生產的K-口糧在1942年五月出廠。K-口糧"K"字母只是用來區分其它型號的口糧,但有流言說「K」意為它的研發者凱斯教授。
K-口糧最早在1942年發現已經實驗性地裝備了空降部隊,早期的使用報告還大加讚賞K-口糧豐富的口味種類和便於攜帶的輕量化設計。但K-口糧在極端惡劣條件下僅僅進行了極為有限的試驗,如在巴拿馬叢林中的試驗僅僅進行了三天,原計劃的行軍根本沒有完成,而且行軍還主要在路況良好的道路上,而非真正的雨林中,行軍的速度也只有每天11英里。測試部隊中每人攜帶一份K-口糧、武器、雨衣、半邊的雙人帳篷和一夸脫的水壺。除此之外,沒有對這些士兵進行更多的試驗,比如帶有大量彈藥和水的急行軍試驗。第三天結束後,對參與試驗的士兵進行了稱重,並沒有檢測到異常的體重下降,K-口糧至少看起來是成功通過了測試。而這次試驗的結果之後成為了取消山地口糧和雨林口糧研發的依據。當初K-口糧只是用於最為緊急口糧使用的,但軍需部的軍官們將當初的設想拋到了一邊,直到戰爭結束,軍需部仍然以當年的巴拿馬試驗結果為依據,堅持K-口糧可以滿足前線士兵的所有食物需求。而緊急口糧的設想之後被完全拋棄,在美國參戰後,K-口糧大量進入陸軍服役。
在經歷整個二戰的使用後,美軍對K-口糧提出了諸多批評,其中最為主要的是K-口糧中熱量與維生素的不足。而且長時間食用K-口糧會引起對K-口糧的過度依賴,並感到三餐的過度單調。並且先前針對K-口糧的研究僅限於較為輕鬆的作戰,並沒有考慮到戰時,士兵進行諸如高強度作戰、挖戰壕、急行軍等高強度活動,造成K-口糧對於高強度作戰的士兵而言熱量過低。而且在高海拔或叢林中作戰的士兵需要比在低海拔作戰的士兵多得多的熱量,但即便是在高海拔地區或叢林執行作戰任務的部隊,也同樣按照每人每天一份的定額配發K-口糧。
評價和戰場的報告
編輯C-口糧是僅有的一種能夠與K-口糧相比及的軍用口糧,C-口糧中包含了6個罐頭,能夠為士兵提供更多的能量,但C-口糧更重,而且口味種類遠遠少於K-口糧。
在美軍加入歐洲戰區後,美國陸軍發現前線部隊很快就厭倦了K-口糧,甚至需要強制士兵食用K-口糧。而且K-口糧作為一種緊急口糧,其中只提供800-1200卡路里的熱量,這少於前線高強度作戰士兵的所需,這個缺點在高熱或高寒地帶作戰的部隊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甚至個別士兵出現了嚴重的營養不良的症狀。
而在中緬印戰區,K-口糧也受到了一些批評,由於後勤補給的困難,前線的美軍、中國遠征軍、英軍只能依靠K-口糧作為主要食物,持續時間甚至達到了5個月[5],因為如大米、果醬、麵包、糖、肉罐頭只能通過空投補給才能供應給前線部隊。前線部隊的食物中,K-口糧的比重達到了80%,造成了士兵嚴重的體重下降以及維生素缺乏,並引起了熱帶疾病患病率的上升。
K-口糧中的某些成分味道不佳,如肉餅餅乾、肥豬肉條、乏味的花生醬和極酸的檸檬粉,士兵們常常丟掉這些東西,進一步減少了K-口糧中包含的熱量,經常需要為士兵增加D-口糧和新鮮橘子來補充熱量和維生素[6]。
二戰結束前,數以百萬計的K-口糧生產了出來,但很快軍隊就對它失去了興趣。戰後美軍的補給計劃中,準備僅使用單一的罐裝濕式口糧(最初是早期的C-口糧),之後發展出了類似的罐裝口糧,例如MCI口糧,通過這樣的舉措來降低採購和儲存的費用。在1948年,C-口糧改進後,K-口糧退役,生產合同被取消,大量的K-口糧庫存為用作援助外國平民。
包裝
編輯K-口糧早期包裝在以黑花字體印刷的棕褐色矩形包裝盒中。外盒的頂部印有"US ARMY FIELD RATION K"的字樣。在每個餐單元內盒(早餐、午餐、晚餐單元)上印有B、D或S字樣。其中B代表早餐,D代表正餐,S代表晚餐。儘管最初設計者期望使用者按照這個順序食用,但通常情況下,士兵不會按照這個順序食用。
之後的「士氣系列」則有特別的包裝設計,可以通過底部的彩色代碼來和普通版本相區分。早餐盒為寫有「B」字母的棕色盒子,午餐盒為寫有「D」的藍色盒子,晚餐盒為寫有「S」的草綠色盒子。最早版本的K-口糧的外盒經過化學方法處理,並具有防水功能,來防止內部的食物受到破壞。而防水處理使用的方法是在紙盒上打蠟,這使得紙盒具有可燃性,後來士兵們發現這個性能可以用來生個火煮咖啡。
開胃菜則裝在一個很小的圓型罐頭中,罐頭為綠色,字體為黑色,並附有一個開罐器,外包裝外形尺寸為7.5×7×3.7cm。
菜單
編輯- 早餐單元:罐裝小牛肉(早期版本),罐裝切片雞蛋火腿(所有後續版本),餅乾,葡萄糖或麥乳精片(早期版本),果脯條,預先混合的燕麥片(後期的版本),淨水片,一包四支裝香煙,口香糖,速溶咖啡,糖(顆粒狀、立方狀或壓縮餅狀)。
參考資料
編輯- ^ U.S. Army Quartermaster Museum, RATIONS: The History of Rations, Conference Notes prepared for the Quartermaster General, The Quartermaster School (January 1949) 存档副本. [2011-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08).
- ^ Longino, James C. (Col.), Rations in Review, The Quartermaster Review, May–June 1946: Col. Longino noted that the K-ration was originally intended to be used for no more than 15 consecutive meals.
- ^ 3.0 3.1 U.S. Army Quartermaster Museum, Army Operational Rations - Historical Background,存档副本. [2008-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5).
- ^ Tucker, Todd, The Great Starvation Experiment: The Heroic Men Who Starved So That Millions Could Live, Simon and Schuster (2006), ISBN 1-4165-3189-0, ISBN 978-1-4165-3189-0, pp. 30–31.
- ^ Hopkins, James (M.D.), Stelling, Henry (M.D.), and Voorhees, Tracy S., "The Marauders and The Microbes: A Record of Righteous Indignation", Infantry Journal 64 (March 1949) p. 302: http://history.amedd.army.mil/booksdocs/wwii/CrisisFleeting/bookfive.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Moran, B., Dinner Goes to War: The Long Battle for Edible Combat Rations is Finally Being Won, American Heritage of Invention & Technology, Summer 1998, Vol. 14, No. 1, pp. 10–19: The lemonade powder in the K-ration, the sole source of Vitamin C, was so acidic that soldiers commonly joked that it worked better as a floor cleaner than as a dr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