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庇護權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歷史」一節相關內容基本上是臆斷。
編輯單靠《聖經》中一段號召善待逃奴的闡述,和《周書》一道返還逃奴的記載來證明西方有庇護權的淵源而中國無在邏輯上不通順。按照這種邏輯,在春秋戰國時諸侯之間士大夫或者政客逃離本國去他國定居請求保護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而美國直到19世紀後葉還存在規定必須交換奴隸的逃奴法案,是否可以得出與原文相反的結論?很明顯政治庇護是政治權利的一種,而在古代但凡存在奴隸的國家基本上都認為奴隸是不能享有政治權利的,所以以兩種文化中對待逃跑奴隸態度的個案闡述來說明庇護權在東西方發展的歷史軌跡其實是荒謬的。中國之所以在秦以後基本沒有政治庇護現象是因為秦統一中國以後,中國境內沒有不同的政治實體存在,沒有政治庇護可以實施的環境。31.205.21.132(留言) 2012年3月7日 (三) 19:43 (UTC)
編輯者對中國歷史缺乏了解,存在偏見
編輯一,中國古代有歷史悠久的政治避難和政治庇護傳統。僅按春秋記載,就有共叔段、晉惠公、晉文公、陳敬仲完、木金父、陽虎等一系列重要任務有政治避難經歷。戰國時期更有各種客卿。漢代有逃亡匈奴的韓王信、李陵。三國時期有僑居蜀漢的馬超、夏侯霸。歷朝歷代,分裂時期各國家招降納叛,統一時期則不時有人逃竄外夷。都可以算是政治避難的具體形式,而編輯者視而不見。
二,尚書記載為奴隸,並非有政治影響力的大夫。奴隸避難不是因為受到政治或宗教迫害,而是為了逃避勞役。這一點和當代的政治避難定義不符合,也不是現代意義的難民。
三,儒家向來有重去就的傳統,對政治避難執肯定態度。孔子稱讚「殷有三仁焉」,其中微子啟就是文獻記載的最早的政治避難者。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孔子本人周遊列國,雖然是追求政治理想,但也有在魯國受三桓政治迫害所致。
四,我們再探討一下編輯者引用朝鮮的例子是否合適。開篇就已經說過,政治避難不等於難民。更重要的,她/他選擇性無視了中國給予朝鮮「延安派」領導人,及東南亞各垮台的共產黨領導人政治庇護的事實。在這一點上應該用來對比的,是美國對待墨西哥非法移民的態度。可惜編輯者的有色眼鏡絕對看不到這一點。因為編輯者編輯這段的目的,是為她/他的影射史學服務的。
總之,此編輯者對中國文獻中浩如煙海的政治避難記錄未能採用研究,對近代史一知半解,寫出的這段關於中國的記錄是及其輕率的,且帶有政治偏見,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方針。--141.223.139.188(留言) 2013年7月2日 (二) 07:30 (UTC)StonePi
您好,如果有機會您可以編寫一下這個嗎 李新陽(留言) 2020年9月2日 (三) 16:3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