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禮》,即《儀禮》、《周禮》和《禮記》。此名稱始於東漢鄭玄[1]

西漢初年「禮經」原本是對《儀禮》的專稱,東漢鄭玄把《儀禮》、《禮記》、《周禮》列為《三禮》,並對《三禮》進行註解,撰有《三禮注》,唐代時「《禮經》」為《小戴禮記》,後人才逐漸稱《禮經》為《三禮[2]

禮經向來難讀,其語言古奧,文辭簡略,素以難治著稱,[3]例如禮經中的許多宮室的建築結構、尺度等往往未曾涉及,且「歷代屢更,漸非其舊」,以致於讀禮之時,想像天子諸侯之宮室,往往形成空中樓閣。

乾隆初年下詔開三禮館,以為「《禮記》一書,尚未修纂。又《儀禮》、《周禮》二經,學者以無關科舉,多未寓目。」隨着清廷異族統治秩序的漸趨穩固,加強禮制建設成為迫切之舉,至乾隆十九年(1754)《三禮義疏》定本刊刻,前後歷時十九年,堪稱一時盛舉。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最早《尚書·舜典》已有三禮之名:「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漢代孔安國註:「三禮,天地人之禮。」,《隋書·禮儀志一》:「唐、虞之時,祭天之屬為天禮,祭地之屬為地禮,祭宗廟之屬為人禮。故書雲命伯夷典朕三禮。」
  2. ^ 皮錫瑞《經學通論》述:「三禮之名,起於漢末,在漢初但曰禮而已,漢所謂禮,即今十七篇之儀禮,而漢不名儀禮,專主經言,則曰禮經,合記而言,則曰禮記,許慎、盧植所稱禮記,皆即儀禮與篇中之記,非今四十九篇之禮記也,其後禮記之名,為四十九篇之所奪,乃以十七篇之禮經,別稱儀禮,又以周官經為周禮,合稱三禮,蓋以鄭君並注三書,後世盛行鄭注,於是三書有三禮之名。」
  3. ^ 黃侃《禮學略說》提及: 「禮學所以難治,其故可約說也:一曰,古書殘缺;一曰,古制茫昧;一曰,古文簡奧;一曰,異說紛紜。」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三禮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史記/卷121》,出自司馬遷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