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是解放戰爭後期中國共產黨在粵中地區組建的一支武裝部隊。[1]粵中地區是指當時的陽江、陽春、恩平、開平、新興、台山、赤溪、新會、鶴山、高明、羅定、雲浮、鬱南、高要南部等14個縣,面積27 000平方公里,人口約468萬。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 | |
---|---|
存在時期 | 1948年-1949年 |
國家或地區 | 中華民國 |
種類 | 游擊隊 |
規模 | 最多時達16 000餘人 |
直屬 | 中國共產黨 |
參與戰役 | 第二次國共內戰 |
指揮官 | |
著名指揮官 | 馮燊、吳有恆 |
歷史
編輯1945年1月成立的中共領導的粵中人民抗日武裝—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至1945年8月抗戰勝利已經發展到1400多人,編為7個團、1個獨立營。[2]1946年6月底,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的團以上幹部大都隨東江縱隊北撤山東解放區,留下140多名骨幹分散隱蔽堅持自衛鬥爭,其餘人員全部復員。 1949年6月28日,中共中央通知華南分局,7月8日華南分局通知粵中分委: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粵中臨時區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
1949年8月1日在高明縣合水圩召開軍民慶祝大會,正式公佈粵中縱隊成立:
- 司令員吳有恆
- 政委馮燊
- 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歐初
-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謝創
- 二支隊司令員兼政委鄭錦波,副司令員楊子江,政治部主任吳楓;
- 四支隊司令員李鎮靖,政委唐章,政治部主任譚丕桓,副主任周釗;
- 六支隊司令員吳桐,政委周天行,副政委梁文華,政治部主任楊德元;
- 濱海總隊總隊長林興華,政委謝永寬,副政委黃文康,政治部主任羅明;
- 獨立第一團團長兼政委黃東明;
- 新會獨立團,後來成立。團長兼政委吳楓。
1949年底粵中解放時,部隊發展到16000多人,犧牲近700人,陳賡大軍進入粵中前,縱隊作戰360多次,斃傷俘近3000人,繳獲六○迫擊炮2門、輕重機槍118挺,長短槍2390餘支及大批彈藥和軍用物資,解放了部分城鎮和農村。
紀念
編輯2004年3月在粵中縱隊誕生地高明區更合鎮合水圩動工建設粵中縱隊紀念館,2005年11月建成。粵中縱隊副司令兼參謀長歐初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
參考文獻
編輯- ^ 丁身尊主編:《廣東民國史》下冊第985頁,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ISBN 7-218-04486-7
- ^ 沙東訊編著:《廣東抗日戰爭紀事》第156頁,廣州出版社,2004年7月,ISBN 7-80655-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