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新華印刷實業總公司

雲南新華印刷實業總公司,1994年6月30日由雲南新華印刷廠、雲南新華印刷二廠和雲南新華印刷三廠合併組建而成的印刷公司,其歷史可追溯到1910年成立的雲南官印局,主營書刊、彩色印品等印刷[1],民國時期曾為富滇銀行印製紙幣

創立背景

編輯

咸豐年間,爆發太平天國運動,大量書籍被焚毀、刪改,同時雕版印刷日趨沒落,而新印刷技術日漸興起。同治六年(1867年),江蘇學政鮑源深奏請在各省設立官書局進行圖書的管理、規劃與出版發行,獲同治帝批准。各地督撫相繼開設官書局。同治末年、光緒初年,雲南書局成立,不久更名「雲南官書局」。該局所刊圖書中最早的可能是光緒六年刻《學案初模》十四冊,之後又陸續出版《滇系》《泰律》《養蒙圖說》等圖書。由於雲南官書局仍用雕版印刷,書籍價格偏高,向其購書者很少。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各地洋務派開始實施新政政,光緒十年(1884年)雲南機器局創立,雲南開始引入近代印刷機械。戊戌變法後,全國各地興起辦報熱潮。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雲南引進石印技術,印發日報滇南鈔報》,同年引進鉛印技術,改名為「雲南鉛印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雲南改設「雲南官報局」,出版日報《雲南政治官報》。宣統二年(1910年),雲南官報局改為出版旬報雲南官報》和日報《雲南日抄[2]:108

歷史沿革

編輯

宣統二年(1910年),雲南官書局與雲南官報局合併為「雲南官印局」,局址位於昆明大東城內迎恩街報國寺。雲南官印局成立之初擁有大鉛印機一部和石印打樣機一部,技術仍較為落後,全局有職員6人,技師8人,雜工15人,以及技工數人,主要印刷政府文件、報紙、書籍、廣告等[2]:108-109

1911年重九起義後,雲南宣佈脫離清朝獨立,雲南官印局改隸大中華國雲南軍都督府軍政部,稱「軍政部印刷局」。民國元年(1912年)改隸實業廳,恢復「雲南官印局」名稱,為官辦企業,由都督府撥付經費。民國五年(1916年)後,雲南官印局改為官督商辦,開始自負盈虧。民國十二年(1923年),雲南官印局改隸省公署樞要處,此時有員工148人,鉛印機5架,石印機8架,切書機2架,鍘眼機2架,壓力機2架,當年產值約4萬元。之後多次改屬機構,營業日漸衰落。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屬省府秘書處,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屬雲南省財政廳。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組,並更名為「雲南財政廳印書局」,併購入新設備,擴充規模。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印書局有員工166人,擁有各類進口、國產印刷設備。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印書局規模達到鼎盛,有員工206人,又新增各類設備,當時該局代印9種報紙和5種期刊,並承接書籍、廣告、商標等印刷業務。抗日戰爭期間,該局廠房在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和民國三十年(1941年)二次遭到侵華日軍轟炸,部分設備和人員遷至昆明鳳凰村天頂寺繼續生產。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屬雲南企業局,並改名「雲南印刷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該局遷回報國寺,9月在昆明市正義路設門市部,定名為「建國印書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屬雲南人民企業公司,更名為「雲南印刷廠」[2]:109

1949年12月9日,時任中華民國雲南省主席盧漢通電全國,宣佈「雲南起義」,投向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1950年5月,雲南印刷廠改屬雲南省工業廳[2]:109。1956年6月28日,雲南印刷廠與雲南人民印刷廠、省稅務局印刷廠、省人民銀行印刷廠合併擴建為新的雲南人民印刷廠。1969年,建立雲南人民印刷總廠,下設一分廠和二分廠。1973年,設立雲南新華印刷廠、雲南新華印刷二廠和雲南新華印刷三廠。1994年6月30日,雲南新華印刷廠、雲南新華印刷二廠和雲南新華印刷三廠合併組建為雲南新華印刷實業總公司,下轄雲南新華印刷一廠、雲南新華印刷二廠、雲南新華印刷三廠、雲南新華彩印廠、雲南亞泰經濟發展公司、雲南天元彩色製版印刷有限公司、雲南新華旅行社等單位[3][4]

參考

編輯
  1. ^ 云南新华印刷实业总公司. 中國印刷. 2005, (7): 112. 
  2. ^ 2.0 2.1 2.2 2.3 范昌明; 蘇駿. 云南纸币.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6-11. ISBN 9787222150508. 
  3. ^ 馮書; 楊文斌. 与世纪同行,奔向更加繁荣的明天, 云南新华印刷实业总公司走过九十年历程. 印刷世界. 2001, (01): 38–39. 
  4. ^ 畢振富; 馬濤. 云南新华印刷厂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做法. 雲南印刷. 1995, (06):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