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侍省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3年6月12日) |
內侍省是中國官制中侍奉皇帝生活起居的機構,其成員主要是由宦官所組成。
南北朝時,北齊置中侍中省和長秋寺[1]:113,121。隋朝時改稱內侍省,後改長秋監:121,127。唐朝初年,改回內侍省。宋朝時稱內侍省。元朝、明朝設其它機構替代。清朝時設置內務府[1]:120-121。
秦 | 前漢 | 後漢 | 魏 | 晉 | 隋(煬帝) | 唐(玄宗) | 宋 | 元 | 明 | 清 | 主要職務 |
---|---|---|---|---|---|---|---|---|---|---|---|
郎中令 | 少府 | 光祿勳 | 殿中監 | 殿中監 | 殿內省監 | 殿中省監 | 殿中省監 | 大都留守司 | 北平留守司 | 內務總理大臣 | 宮庭日常內部事務 後宮之尊[2]掌管宮中事務 |
將行 | 大長秋 | 大長秋 | 大長秋 | 大長秋 | 長秋監令 | 內侍省內侍 | 侍正 | 徽政院 | 詹事府 | 內務府 |
隋朝
編輯沿革
編輯- 內侍(2人)
- 內常侍(2人)
- 內給事(4人)
- 內謁者監(6人)
- 內寺伯(2人)
- 內謁者(12人)
- 寺人(6人)
- 伺非(8人)
唐朝
編輯沿革
編輯武德復為內侍省。龍朔改為內侍監。光宅改為司宮台。神龍復為內侍省。[1]:121
內侍省主要官職
編輯- 監(2人),正三品
- 內侍(4人),從四品上
- 內常侍(6人),正五品下
宋朝
編輯沿革
編輯宋初名「內班院」。淳化五年改名「黃門」。淳化五年九月又改名為「內侍省」[1]:121。紹興三十年,併入「入內內侍省」。
內侍省主要官員
編輯- 左班都知、左班副都知
- 右班都知、右班副都知
- 押班
- 內東頭供奉官
- 內西頭供奉官
- 內侍殿頭
- 內侍高品
- 內侍高班
- 內侍黃門
升遷
編輯內侍會先就職「小黃門」,再經恩遷補至「內侍黃門」。之後依序升遷,如押班升任副都知,再升都都知。
入內內侍省
編輯又宋朝除了內侍省外,還有「入內內侍省」,與內侍省並稱前後省。而入內內侍省較與皇帝親近。
當入內內侍省有缺時,除由低階官員遞補外,也可自內侍省官員遞補之。
入內內侍省主要官員
編輯- 都都知
- 都知
- 副都知
- 押班
- 內東頭供奉官
- 內西頭供奉官
- 侍殿頭內侍
- 高品內侍
- 高班內侍
- 黃門
- 內侍黃門
職事
編輯內侍省與入內內侍省之官員會擔任下列工作:
- 御藥院勾當官:共四人,由「入內內侍」擔任。掌案驗方書、修合藥劑,以待進御,及供奉禁中之用。
- 內東門司勾當官:共四人,由「入內內侍」擔任。掌宮禁人物出入,周知其名數而譏察之。
- 合同憑由司當官:共二人。掌禁中宣索之物,給其要驗,凡特旨賜予,皆具名數,憑由付有司準給。
- 管勾往來國信所管勾官:共二人,由「都知」、「押班」擔任。掌契丹使介交聘之事。
- 後苑勾當官:無定員,由「內侍」擔任。掌苑囿、池沼、臺殿、種藝、襍飾,以備遊幸。
- 造作所:掌造作禁中及皇屬婚娶之名物。
- 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勾當:共四人,由「入內內侍」擔任。掌藏祖宗文章圖籍,及符瑞寶玩之物,而安像設以崇奉之。
- 軍頭引見勾當官:共五人,由「內侍省都知」、「押班」等擔任。掌供奉便殿禁衛諸軍入見之事,及馬步兩直軍員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