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思誠(?—?),希賢砂岡文達直隸上海(今上海市楊浦區)人,初政治人物。

全思誠
《松江邦彥圖》之全思誠像
《松江邦彥圖》之全思誠像
大明文華殿大學士兼左中允[1]
籍貫直隸上海(今上海市楊浦區
族裔漢族
字號字希賢,號文達
出生生年不詳
直隸上海(今上海市楊浦區
逝世卒年不詳
直隸上海(今上海市楊浦區
經歷
著作
  • 《砂岡集》

生平

編輯

為人知識廣博,善做詩歌散文元末松江府學學正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太祖徵求年高有得者,全思誠與鮑恂、余詮、張長年等人皆入宮謁見[2],並授文華殿大學士左中允[3],這時全思誠已年屆九十多歲,以年邁體弱、有心無力為由推辭不就。太祖對其說:「卿德高,煩輔導太子耳,免卿早朝,從容侍對,庶不負所學,何辭焉?」於是便駁回了他的辭呈。次年,全思誠再次上請求回鄉致仕養老,於是太祖便下敕書褒獎他:「卿懷才抱德,志肩古人,惜乎以衰老之年,志雖存而力不逮,朕不忍復勞,今卿返鄉里,以撫子孫,享其奉養。」全思誠詩歌效法盛唐詩人王逢等人俱尊稱他為耆宿,死後入祀鄉賢祠[4]

著作

編輯

著有《砂岡集》[5]

紀念

編輯

上海建有全公祠,嘉慶十年(1805年)重建[6]上海人不稱全公祠,而稱閣老殿,祠堂現已不存[7]

註釋

編輯
  1. ^ .秦榮光,《同治上海縣志札記》(卷3):「全思誠授文華殿大學士兼左中允
  2. ^ .陳建輯、沈國元訂,《皇明從信錄》(卷7):「徵耆儒崇德鮑恂上海全思誠安吉余詮高郵張長年入見。」
  3. ^ .應寶時俞樾方宗誠等,《同治上海縣志》(卷18):「全思誠,博學能詩文,仕本郡學正。洪武十六年,以耆儒徵授文華殿大學士兼左中允。」
  4. ^ .應寶時俞樾方宗誠等,《同治上海縣志》(卷18):「年已九十餘,不就。帝曰:「卿德高,煩輔導太子耳,免卿早朝,從容侍對,庶不負所學,何辭焉?」。明年,思誠復請老,乃敕曰:「卿懷才抱德,志肩古人,惜乎以衰老之年,志雖存而力不逮,朕不忍復勞,今卿返鄉里,以撫子孫,享其奉養。」思誠詩學盛唐,王逢輩俱尊之為耆宿云,祀鄉賢。」
  5. ^ .陳田,《明詩紀事/甲簽》(卷12):「思誠字希賢,上海人。元松江學正。洪武中徵為文華殿大學士,以老致仕。有《砂岡集》。 」
  6. ^ .孫星衍莫晉等,《嘉慶松江府志》(卷18):「全公祠 在二十三保走馬塘上祀明全思誠,國朝嘉慶十年里人重建。」
  7. ^ 上海"阁老殿"考辨(朱亚夫)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网站上海市地情资料. [2019-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31). 

參考文獻

編輯
  • 秦榮光,《同治上海縣志札記》
  • 陳建輯、沈國元訂,《皇明從信錄》
  • 應寶時、俞樾、方宗誠等,《同治上海縣志》
  • 孫星衍、莫晉等,《嘉慶松江府志》
  • 陳田,《明詩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