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帝國 編輯

由克努特大帝統治的歷史上的統一王國

北海帝國(英語:North Sea Empire丹麥語Nordsoveldet挪威語Nordsjøveldet瑞典語Nordsjöväldet古英語Norþ Sæ Rīce)歷史學家採用的一種形容在克努特大帝統治之下領土的說法,1016年至1035年間,克努特大帝是英格蘭挪威丹麥三國國王併統治現今瑞典南部領土。有時北海帝國也稱盎格魯-斯堪的納維亞帝國(英語:Anglo-Scandinavian Empire)。

構成

編輯

英格蘭

編輯

克努特大帝是丹麥國王斯溫的幼子。斯文入侵英格蘭後,死於1014年2月3日,克努特繼承英格蘭王位。[1]

同時通過挪威的埃里克的幫助,克努特的兄弟哈拉爾繼任丹麥國王,1015年,克努特便率領自己的新艦隊再次入侵英格蘭。當時英格蘭的王公貴族們依然互相爭鬥,數月之後愛塞烈德二世的一個兒子向克努特效忠,克努特也因此獲得了重要戰略點韋塞克斯。而後愛塞烈德二世在1016年4月23日去世,其子愛德蒙繼位,然而一大批貴族已經在南安普頓向克努特宣誓效忠了。雖然一度在隨後的奧特福德戰役中被愛德蒙擊敗,克努特最終在1016年10月的阿桑頓戰役中獲勝,並與愛德蒙簽訂協議,由克努特控制泰晤士河以北的英格蘭全部地區,同年11月30日,愛德蒙去世,克努特便成爲了整個英格蘭的王。[2]

1017年夏,儘管已經有了一個英國妻子(北安普頓的Ælfgif),爲了穩固局勢,克努特仍然與愛塞烈德遺孀諾曼第的愛瑪結婚[3]。次年他被正式承認為英格蘭國王[4]

丹麥

編輯
 
卡紐特大帝

丹麥國王哈拉爾死於1018或者1019年,無嗣,1019年克努特作為法定繼承人前往丹麥並繼任。之前也曾有丹麥一些地區支持他為王,但是因為他經常不在丹麥而轉向哈拉爾,直到此次哈拉爾去世。[5]

挪威的奧拉夫瑞典國王阿努德·雅各布聯合克努特的姐妹的丈夫Ulf Jarl,在1025年或者1026年襲擊了丹麥,最終他們卻戰敗了。[6][7]

1027年,克努特前往羅馬,部份原因是爲了對殺掉Jarl Ulf一事進行贖罪,另外也是爲了參加神聖羅馬皇帝康拉德二世的加冕禮,而且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康拉德的兒子亨利三世[8][9]

挪威

編輯

1024年,克努特曾提出由奧拉夫二世作為他的諸侯來統治挪威[10],但是最終協議破裂,1028年克努特派遣了50艘船隻前往征服挪威。當奧拉夫退到奧斯陸峽灣時,克努特便將船隻靠岸,並接受當地統治者的效忠。最終他在尼達羅斯宣佈即位為挪威國王[11],數月後奧拉夫逃往瑞典[12][13][14]

1030年,奧拉夫試圖回歸挪威,但最終於斯蒂克萊斯塔德戰役戰敗被殺。

瑞典

編輯

克努特曾在西格圖娜或者隆德鑄造硬幣,然後是丹麥部份地區,銘文是「CNVT REX SW」(瑞典人的克努特王[15])。不過其實這只是顯示了君主權位,而並不代表者真正的統治,同時因為瑞典早期歷史十分模糊,並不能確定當時究竟誰是國王[16]

其他地區

編輯
 
北海帝國所轄區域,紅色地區是克努特國王的領地,橙色的是諸侯國,聯盟地區則是黃色的

克努特也接受文德人的供物,並與波蘭人結盟,1022年,他與戈德溫、Ulf Jarl一起派遣艦隊前往波羅的海地區,以保證他在其沿岸的的統治。[17]

在從羅馬回來之後,克努特進軍蘇格蘭並與馬爾科姆二世及其他兩個國王結盟[18],後者以及威爾斯[19]都以丹麥金的形式向他納貢,克努特再次宣佈對凱爾特王國的統治,並懲罰了它們當中支持奧拉夫的人[10]

宗教

編輯

11世紀早期,英格蘭已經基督教化多個世紀了,丹麥區則正在從日耳曼異教轉向信奉基督的過程中[20],但斯堪的納維亞明顯還是異教徒居多[21]。克努特的父親斯文在基本信奉基督教之前也是一個異教徒[22]。在英格蘭,克努特努力提高天主教的關注度,這使得他被歐洲的基督教統治者接納,在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國王中這還是首次[23]。挪威雖然也建起了教堂,並對僧侶採取寬容和尊敬的態度,但克努特依然與異教徒領主結盟,在他的統治地位鞏固之前,也從沒有在此頒佈過有益於基督教的法律[10]

統治

編輯

11世紀10年代後期,卡紐特將英格蘭分為四個伯爵國,其中韋塞克斯由他直接管轄,聯合Thorkell the Tall成為東安格利亞伯爵,埃里克保留諾森布里亞,Eadric Streona成為麥西亞伯爵。但是最後一位在一年內就被處決了。1018年,卡紐特恢復了韋塞克斯的兩個伯爵國,並在牛津召開了一場會議,最終決定以從前的英格蘭國王埃德加一世的法律進行統治。[24]

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很少提及卡紐特的統治,反而更多的是在講他頻繁出國[25]。而且他主要統治英格蘭地區,而將丹麥留給攝政王管理[26][27][28]。卡紐特在英格蘭的主要顧問也從Thorkell到戈德溫再到Ulf Jarl一換再換。Ulf最後還背叛了卡紐特,並在1026年聖誕節被處死[29]

卡紐特將挪威交由埃里克的兒子哈肯·埃里克森作為攝政王統治,後者也曾在同樣的地位上為斯溫服務,但是卻在次年冬天死去了[30]。哈肯的繼任者是卡紐特和北安普頓的Ælfgif的兒子Svein Knutsson,由Ælfgif作為監護人。她因為強行課稅和嚴厲統治而不受歡迎[31][30][32]

卡紐特也有意將丹麥交給他的一個兒子統治,最終宣佈立哈德克努特為丹麥國王[33]。因為過分分權,北海帝國在他死亡之後就迅速瓦解了[34][35]

卡紐特死後

編輯

1035年卡紐特去世之後北海帝國就迅速瓦解了。實際上在這之前Ælfgif和他們的兒子在1033年就因為過分不受歡迎而被迫離開了特隆赫姆,並在卡紐特死後回國。[34]

在丹麥,哈德克努特維持住了統治,並繼任為丹麥國王。在1040年他在父異母的兄弟哈羅德一世死後,繼任英格蘭國王。

歷代國王

編輯
名稱 肖像 出生 婚姻 逝世
八字鬍斯文
(Svend Tveskæg)
1013年12月15日–
1014年2月3日[36][37]
  約960年
丹麥
藍牙哈拉爾加若德·奧拉弗斯多特之子
(1) 傲慢者西格麗德
7個孩子
(2) 溫登的貢希爾
1個孩子
1014年2月3日
根斯堡
約54歲
克努特大帝
克努特二世
(Knútr 2.)

1016年10月18日–
1035年11月12日[38]
  約995年
八字鬍斯文傲慢者西格麗德之子[38]
(1) 北安普頓的艾爾弗吉夫
2個孩子
(2) 諾曼第的愛瑪
1017年[38]
2個孩子
1035年11月12日
沙夫茨波里
約40歲[38]
強壯的克努特
克努特三世
((Knud 3.)

1040年3月17日–
1042年6月8日[39]
  1018年
克努特二世諾曼第的愛瑪之子[40]
沒有結婚 1042年6月8日
藍貝斯
約24歲[40]

相關創作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Frank Stenton, Anglo-Saxon England, 3rd ed. Oxford: Clarendon, 1971, ISBN 198217161, p. 386.
  2. ^ Stenton, pp. 388-93.
  3. ^ Stenton, p. 397.
  4. ^ Stenton, p. 399: "It is with the departure of the Danish fleet and the meeting at Oxford which followed it that Cnut's effective reign begins".
  5. ^ Edward A. Freeman, The History of the 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 Its Causes and its Results, Volume 1 Oxford: Clarendon, 1867, p. 404, note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Bradbury, Jim.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edieval Warfare. Taylor & Francis. 2004-02-20 [2020-08-28]. ISBN 978-0-203-6446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4) (英語). 
  7. ^ Potter, Philip J. Gothic Kings of Britain: The Lives of 31 Medieval Rulers, 1016-1399. McFarland. 2009-01-14 [2020-08-28]. ISBN 978-0-7864-524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英語). 
  8. ^ Stenton, pp. 407-08.
  9. ^ Viggo Starcke, Denmark in World History,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62, p. 282.
  10. ^ 移至: 10.0 10.1 10.2 Starcke, p. 284.
  11. ^ Freeman, Edward Augustus. The History of the 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 Its Causes and Its Results. Clarendon Press. 1867 [2020-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4) (英語). 
  12. ^ Stenton, p. 404.
  13. ^ Starcke, p. 289.
  14. ^ Karen Larsen, A History of Norwa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50, p. 104.
  15. ^ Brita Malmer, "The 1954 Rone Hoard and Some Comments on Styles and Inscriptions of Certain Scandinavian Coins from the Early Eleventh Century", in Coinage and History in the North Sea World, c. AD 500-1200: Essays in Honour of Marion Archibald, ed. Barrie Cook and Gareth Williams, Leiden: Brill, 2006, ISBN 90-04-14777-2, pp. 435-48, p. 44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6. ^ Scott, Franklin Daniel. Sweden, the Nation's History. SIU Press. 1988 [2020-08-28]. ISBN 978-0-8093-148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4) (英語). 
  17. ^ Starcke, pp. 281-82.
  18. ^ Stenton, p. 419.
  19. ^ M.K. Lawson, Cnut: England's Viking King, Stroud: Tempus, 2004, ISBN 0-7524-2964-7, p. 103: "Cnut's power would seem in some sense to have extended into Wales".
  20. ^ Lauring, p. 56: "the Danes in England very quickly became Christians".
  21. ^ Starcke, p. 283.
  22. ^ Stenton, pp. 396-97: "Swein . . . first appears in history as the leader of a heathen reaction . . . [but] behaved as at least a nominal Christian in later life. . . . Swein's tepid patronage of Christianity . . ."
  23. ^ Stenton, p. 397: "the first viking leader to be admitted into the civilized fraternity of Christian kings".
  24. ^ Stenton, pp. 398-99.
  25. ^ Stenton, pp. 399-401.
  26. ^ Jón Stefánsson, Denmark and Sweden: with Iceland and Finland, London: Unwin, 1916, OCLC 181662877, p. 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nut's ideal seems to have been an Anglo-Scandinavian Empire, of which England was to be the head and centre".
  27. ^ Lauring, p. 56: "He was fond of England and regarded it as his principle 原文如此 kingdom. . . . Canute actually became an Englishman".
  28. ^ Grueber and Keary, p. 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ough England had been conquered by the Dane she was really the centre of his Danish empire".
  29. ^ Jón Stefánsson, p. 11.
  30. ^ 移至: 30.0 30.1 Stenton, p. 405.
  31. ^ Larsen, pp. 104-05.
  32. ^ T.D. Kendrick, A History of the Vikings, New York: Scribner, 1930, repr. Mineola, New York: Dover, 2004, ISBN 0-486-43396-X, p. 12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anish taxes were introduced, Danish laws imposed, and preference was everywhere given to Danish interests".
  33. ^ Stenton, pp. 404-05.
  34. ^ 移至: 34.0 34.1 Stenton, p. 406.
  35. ^ Lauring, p. 57: "Now that a single king had assumed power after the pattern of Western Europe, the moment that king went away and omitted to leave strong men in charge behind him, or left a weak one, [the viking threat] became fatally weakened".
  36. ^ English Monarchs. [27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37. ^ Sweyn (Forkbeard) - Archontology.org. [27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4). 
  38. ^ 移至: 38.0 38.1 38.2 38.3 CNUT (Canute) @ Archontology.or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1 March 2007.
  39. ^ Harthacnut - Archontology.org. [28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40. ^ 移至: 40.0 40.1 Harthacnut. Oxford Online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20 Febr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