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糊
胡牌(臺灣)、食糊(粵港澳)或
解釋
編輯打麻雀每一把最終目的,就是食糊。基本上打麻雀,只要湊成最終指定的牌型(對十三張麻雀來說,通常是「四面子與一對」;對十六張麻雀來說,通常是「五面子與一對」),就可以食糊,但亦有例外情況,例如:八仙過海、七搶一、七對子、十三幺(國士無雙)、十三不搭或十三不靠等牌型,都不是以「四面子與一對」或「五面子與一對」食糊。食糊的玩家會在該局中獲得勝利。
食糊之後要開牌讓別人知你食糊了,但如果開出的牌不是一副食糊,就叫「詐糊」,詐糊者直接輸。
如打13張牌的話,食糊14張。而16張牌的話食糊17張。以13張牌爲例,食糊的組合基本是四組面子(包括順子、刻子或槓子)再加一對[註 1]。而16張牌基本一樣,是五組面子再加一對。不過如無法達到以上要求而玩家報稱食糊,稱爲「詐糊」。
基本食糊方式
編輯自摸
編輯輪到自家摸牌時,摸回來的牌子剛好能食糊,就叫「自摸」。
出銃
編輯出銃[註 2],又稱「出衝」,臺灣和大陸也叫「放銃」、「放衝」、「放槍」或者「放炮」,日本就叫「榮糊(和讀作wu4或變調wu2)」,即別人打出棄牌,而你拿去那張牌子就可以食糊,那麼打出棄牌的人就是出銃。
槓上開花
編輯又稱「槓上花」,日本叫「嶺上開花」,加槓後一般要補一張牌,而補回來的牌子剛好能食糊,就叫「槓上開花」。
搶槓
編輯當別人加槓時,加槓的牌剛好可以讓自家食糊,就可以把這張牌子搶回來,給自己食糊。
截胡、炮炮響
編輯如果有人出銃,剛好其他兩家或三家都能食糊,這個情況,若只有出銃者的下家才有食糊優先權,就叫「截胡」,亦稱「攔胡」。
相對的另一種情況,就是所有能食糊的玩家都同時食糊,這是「炮炮響」。炮炮響有分「一炮雙響」(兩家同時食糊)或「一炮三響」(三家同時食糊)。在這情況下,出銃者要全包,同時賠給兩家或三家。若是多於四名玩家一起玩耍的特殊麻雀,甚至可能有「一炮四響」或「一炮更多響」的情況。
天糊
編輯一開局,排好牌張後,什麼牌都沒有摸打,已經能食糊,就是「天糊」。
地糊
編輯莊家打出第一隻棄牌後,其他任何一家以該棄牌食糊,這就叫做「地糊」。
各種麻雀食糊特例
編輯臺灣
編輯日本
編輯日本麻雀除了基本牌型:湊齊四面子和一雀頭(眼)之外,還必須達成以下索件才能食糊。
- 有番才能食糊,即不能雞糊。
- 振聽不能榮糊。
溯源
編輯「和」字可追溯至「默和牌」及「碰和牌」,但由於天九也有所謂「遊和」及「碰和」的玩法,而天九牌張又可追溯至宋代的「宣和牌」,因此「和牌」這個術語,也許從清代以前已經沿用。
「和牌」於清代又稱為「湖牌」。李汝珍《鏡花緣》(1818)第七十四回[1]裏面打花湖(一種天九牌戲)與十湖(一種類似麻雀的紙牌戲)的情節,就有「湖」了某些牌以及出現「詐湖」的情節。
「虎、和、湖」三個近音字,從清初開始,已一直在中國牌戲或牌具的名稱中獨立或交替使用,例如看虎、鬭虎、打四虎、六虎、花湖、十湖、遊湖、十五湖、花和、默和、碰和、遊和等等。「和牌」之所以稱為「湖牌」,也許也是音變的緣故,或避免令「和牌」(勝出)與「和局」(流局)混淆。今人說「胡牌」、「食糊」或「詐糊/胡」,可能是「湖」這個術語的本字失傳的結果。
演算法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李汝珍《鏡花緣》(1819)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眾美初臨晚芳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七十三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 觀馬弔孟女講牌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七十四回 打雙陸嘉言述前賢 下象棋諧語談故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蕭 隱俏體紗窗聽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七十七回 鬥百草全除舊套 對群花別出新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Cheng, Yuan; Li, Chi-Kwong; Li, Sharon H., Mathematical aspect of the combinatorial game "Mahjong", 2019, arXiv:1707.07345 (英語)
- ^ 打麻將的數學冷知識(二)一眼就知道胡牌了沒. 2018-07-23 [2020-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