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綏靖總隊
國防部綏靖總隊是1947年至1948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的特工部隊。[1]任務為跟隨主力部隊做綏靖地方工作,幫助主力部隊收集情報、打擊小股共軍。
四大任務 「綏靖」:施於曾被共軍佔據、又被克復的「收復區」,以及正與共軍對峙中的「交戰區」。細分其中項目,有組訓民眾、清查戶口、撫輯流亡、肅清匪諜等。 「情報」:分戰術與戰略兩個層次,屬於戰術性的,供給當地軍政機關就地運用;具有戰略價值者則報請上級處理。當然,做情報就是為了增強耳目的效用 「行動」:制裁共酋與共幹,一般着重於破壞,尤其是對於交通運輸、軍事設施等。 「突擊」:殲滅共軍小部隊、小據點,以鹵獲文件
歷史
編輯據劉培初回憶:[2]「鄭介民對我說:『領袖感到剿匪工作的艱難,想起了江西剿匪初期別働總隊的工作,要在國防部成立一個直轄的綏靖總隊。我已向領袖保薦你為總隊長,趕快把人民服務總隊交了,來籌備這個總隊。新挑選的幹部,首先必須嚴格訓練,現在已決定在中央訓練團成立一個勵志訓練班,由我來主持,全部學員則由你率領,訓練完畢後,一律為綏靖總隊隊員。至於一切細節及其進行,你與副廳長張炎元、侯騰兩位同志商量好了。』
1947年7月20日,在南京孝陵衛「中央訓練團勵志訓練班」開學,蔣介石親臨訓話:「本班的名稱宗旨,組訓計劃,是我親自發動決定的,我認為革命縱有一個正確的主義,而缺乏革命精神與技術,便不能和那些反革命作戰。這次訓練是否成功,就是我們黨國存亡絕續的一個關鍵」「戡亂戰爭的失利我不痛心,政治的失敗我還可以承受,黨的渙散我也能忍受,但最使我痛心的莫過於我二十年親手培育的特種組織的頹敗。回想我在黃埔以五百名青年、五百支步槍完成東征、北伐;今天我要以你們這批青年使革命再出發。」 。訓練班由鄭介民廳長兼主任,張炎元副廳長兼副主任,班本部設教務、總務各組。下轄一個學員大隊、五個隊,共400餘人。遴選自「青年軍」各師,「人民服務總隊」各級幹部,以及「軍官總隊」的中下級軍官。以軍銜劃分,從少尉到中校都有,但以中、少尉為多。學員大隊長劉培初。一個月結業後組建為「綏靖總隊」。大隊指揮室下設綏靖組(負責訓練壯丁、清查戶口、宣傳等地方工作)、情報組、突擊組(負責配合大部隊出征或小股偷襲等任務)、行動、潛伏、爆破、調查組和交通總站等。
1948年12月底,蔣經國安排尚存的綏靖總隊第一、第四、第五、第六大隊、突擊支隊從各地調防浙東寧波、溪口,改編為國防部青年救國團第二總隊。近4000人。
組織架構
編輯- 綏靖總隊總隊長:劉培初少將(曾任軍統訓練處長、軍統局督察長、第六戰區少將高參、第六戰區黨政分會黨政工作總隊總隊長、湖北省緝私處長、河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保安司令)
- 副總隊長:徐肇明少將(黃埔五期,曾臥底汪偽副團長)、劉彤軒(黃埔八期)、方步舟少將(黃埔五期)
- 第一大隊:北平。大隊長陳恭澍上校(黃埔五期,軍統第一殺手)[3],副大隊長李玉林上校。1947年9月設立。駐北平鐵獅子胡同警官學校的後進。大隊轄有五個指揮室以及六、七個直屬組,另外還奉准成立了一個突擊隊。由大隊部配發武器輔導編組的地方武裝,則不計算在內。五個指揮室分佈在「北寧線」、「津浦線」、「平漢線」、「平古線」和「平綏線」的靜海縣、唐山、密雲等地,每處10餘人。[4]直屬組的數目前前後後變動太大,有北平附近的「北郊組」,天津市區的「情報組」,歸綏市的「直屬組」,平綏線上的「懷來組」,平漢線上的「保定組」,北寧線上的「榆關組」等等。此外還有單獨工作的「直屬員」。另有一個頗具戰鬥力的「突擊隊」,約兩百餘人,曾在津浦線靜海至青縣一帶游動。
- 第二大隊:駐瀋陽。大隊長陳振山少將,副大隊長楊予上校
- 第三大隊:駐濟南。大隊長劉仁華中將/王德新少將。
- 第四大隊:駐鄭州。大隊長郭重新/楊正之
- 第五大隊:駐太原。大隊長靳易夫(黃埔五期,曾負責軍統太原、歸綏情報網)
- 第六大隊:駐武漢。1948年初成立。大隊長方步舟少將(兼)。 副大隊長劉裕綏(劉培初之弟,最高人民法院第七批特赦釋放人員)、陳營世。下設四個指揮室,分別由蕭琪、朱國賓、劉少陽、徐自然(徐昌運)指揮。1948年7月方步舟與江漢解放區天漢沔縣委書記陳秀山取得聯繫,江漢三地委城工部安派其起義投共。1948年12月底,蔣經國安派部隊調防浙東寧波、溪口。1949年春節從武漢抵達寧波,駐城區、火車南站、輪船碼頭。藉機把部隊集結在西郊城外的望春橋。4月23俄日第六大隊與突擊支隊、直屬一中隊1400餘人起義,撤入鄞西山區的水井底、石嶺村一帶。中共四明工委城工部長兼鄞慈縣委書記錢銘岐派人與該部取得聯繫。四明工委書記陳布衣、宣傳部長薛駒到烏岩村會面並授予「光明部隊」番號。後編入解放軍第二十二軍第64師第191團。[5]
- 第七大隊:駐合肥。1948年初成立。大隊長管慎之少將。
- 直屬突擊支隊:隊長郭暉日
- 直屬第一中隊:隊長楊俊
- 直屬第二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