塭子內,是臺南市佳里區南部的舊地名。廣義的塭子內又稱為「塭內地區」,亦即台灣清治時期至日治前期的「塭子內莊」或日治後期的「塭子內」大字,現設有塭內里;狹義的塭子內則僅指里內最大的一個聚落。

日治時期設多項機關於塭子內本部落(如:派出所、公學校、灌溉監視所、會社原料所等),始大為發展,日治中期至民國五、六十年代間的農業經濟發展快速帶動下,成為南佳里、南七股的農、商中心,庄內曾同時有露天戲院、酒家、碾米廠、布莊等林立的店家,隨着民國六十年代後工業興起,逐漸取代農業社會,而塭子內的一時繁景也隨着農業經濟的式微而快速消失,現今蛻下過去繁華,與一般高齡農村無異。

概述

編輯

塭內地區清治末期稱為「塭子內莊」,隸屬於臺南府安平縣西港仔堡。日治前期仍稱塭仔內莊,隸屬於臺南廳西港仔堡,日治後期改制為塭子內大字,隸屬於臺南州北門郡佳里街。

塭內地區的主要聚落有塭子內、外渡頭、林投內、蚶寮、頂破坪一部分、港墘、東勢寮、下東勢寮、埔頂[1][2][3]

主要姓氏

編輯
  • 塭子內:黃
  • 外渡頭:黃、陳、魏
  • 林投內:黃
  • 蚶寮:黃
  • 頂破坪(劃歸蚶寮里部分):陳
  • 埔頂:黃、葉
  • 東勢寮:黃
  • 港墘:黃、王

主要廟宇

編輯
  • 塭內蚶寮永昌宮(塭子內本部落與蚶寮本部落合廟,另林投內約半數也以此為信仰中心)
  • 外渡頭中社子厚德宮(外渡頭與劃歸西港區的中社子合廟)
  • 蚶寮福安宮(頂破坪劃歸佳里區蚶寮里的部分)
  • 慈德禪寺(佛教禪寺)

地方機關

編輯
  • 佳里區農會塭內分部
  • 嘉南農田水利會塭內工作站
  • 臺南市警察局佳里分局塭內派出所
  • 塭內國小
  • 通興國小(位於埔頂聚落)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2.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3. ^ 《臺南市佳里區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