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橋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一條橫跨彭越浦的橋樑,橋上道路為交通路,該橋也是普陀區靜安區的交界處,南側為滬寧鐵路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以及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的共線路段。清朝清德宗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當局修建滬寧鐵路時建造橫跨彭越浦的鐵路橋,起名為大洋橋;中華民國7年(1918年),當局在鐵路橋北側又修建一座石橋,同樣起名為大洋橋[1]。而根據其他說法,大洋橋是由上海的慈善團體普善堂出資建造的一座木橋,最早被叫做「普善橋」。20世紀20年代,木橋被上海工務局重建為水泥橋,因水泥原產自西方,當時的人們會將西方的事物稱為「洋」,於是普善橋的稱呼逐步被大洋橋所取代。大洋橋附近原本有舊貨市場,21世紀後被拆除。有時大洋橋也會作為一個地名被用來稱呼周邊地區[2]

大洋橋與彭越浦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第二节 区片.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20-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2. ^ 【叙说地图】图说静安地名:大洋桥. 上海市測繪院. [2020-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