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鳥翼龍學名Piksi)是疑似屬於翼龍目[1]的一個,屬下包括單一物種怪肘大鳥翼龍Piksi barbarulna,意為「有奇怪肘部的大鳥」,取自黑腳語piksi「大鳥,尤指」和拉丁語barbarus「奇怪的」+unla肘部[2])。其生存於7500萬年前左右的今美國蒙大拿州。其所知於部分右翅,包括肱骨尺骨橈骨,也是迄今發現的唯一標本,現保存於落基山博物館英語Museum of the Rockies(編號:MOR 1113)。大鳥翼龍目前仍為單型屬

大鳥翼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75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演化支 長爪翼龍類 Macronychoptera
演化支 新翼龍類 Novialoidea
演化支 短四跖骨類 Breviquartossa
演化支 翼手龍形態類 Pterodactylomorpha
演化支 單窗孔類 Monofenestrata
演化支 翼手龍型類 Pterodactyliformes
演化支 天龍類 Caelidracones
亞目: 翼手龍亞目 Pterodactyloidea
屬: 大鳥翼龍屬 Piksi
Varricchio, 2002
模式種
怪肘大鳥翼龍
Piksi barbarulna

Varricchio, 2002

化石由格洛瑞亞·吉恩·謝布雷特英語Gloria Jean Siebrecht(Gloria Jean Siebrecht)於1991年在冰川縣黑腳印第安保留區英語Blackfeet Indian Reservation被命名為Bob's Vacation Site locality TM-088的地點發現。其發現於上雙麥迪遜組英語Two Medicine Formation的一處古老層位,可能屬於一具死於一小水坑內或其旁邊的個體。這些化石由大衛·瓦里契奧(David J. Varricchio)於2002年描述。

描述及分類

編輯

骨骼殘破,大致代表肘部區域。將化石尺寸與其它不飛鳥的翅膀骨骼比較,則大鳥翼龍可能有着相對較小的體型,翼展長達1米(3.3英尺)。[1]

對化石的最初描述發現,除非其屬於鳥胸骨類,否則其親緣關係無解。阿格諾林和瓦里契奧(2012年)將該屬重新解釋為一種翼龍而非鳥類,最可能是鳥掌翼龍超科[3]但後來注意到其肱骨具備在某些獸腳類中發現,但不存在於任何翼手龍亞目中的特徵。[4]

然而更多近期研究均再次將其恢復為一種翼龍。[1]

生態學

編輯

發現骨骼的沉積物屬淤泥黏土岩英語claystone,是由沉積物晚白堊世一段相對涼爽的時期沉積而成的:[5]西部內陸海道海平面至少就中生代標準而言明顯非常低,儘管這也可能是由科迪勒拉掩覆帶的猛烈構造抬升造成的。此地位於內陸,距西部內陸海道的海岸至少350公里(220英里)。

根據地層學沉積學動物相等數據判斷其環境可能為半濕潤氣候,也可能是熱帶亞熱帶氣候的(?季節性)半乾旱草地灌木。黏土岩顯然是由小型泛濫平原的沉積物形成,如春池

多種生物以地作為棲息地。其它獸腳類也很豐富,包括傷齒龍(發現了巢穴)、暴龍科馳龍科山奔龍同樣為數眾多,由於成體、亞成體及剛孵化的幼崽是一起發現的,因此獸群可能是來水坑處飲水或繁殖。當地還發現了後獸下綱多瘤齒獸目等早期哺乳動物蜥蜴。存在關節連接的青蛙骨骼但沒有和其他水生動物表明存在短暫的水體。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Longrich, N.R., Martill, D.M., and Andres, B. (2018). Late Maastrichtian pterosaurs from North Africa and mass extinction of Pterosauria at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PLoS Biology, 16(3): e2001663. doi:10.1371/journal.pbio.2001663
  2. ^ (Varricchio 2002)
  3. ^ Federico L. Agnolin and David Varricchio. Systematic reinterpretation of Piksi barbarulna Varricchio, 2002 from the Two Medicine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of Western USA (Montana) as a pterosaur rather than a bird (PDF). Geodiversitas. 2012, 34 (4): 883–894 [2024-07-19]. S2CID 56002643. doi:10.5252/g2012n4a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1-15). 
  4. ^ Martin-Silverstone, E.; Witton, M.P.; Arbour, V.M.; Currie, P.J. A small azhdarchoid pterosaur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the age of flying giants.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16, 3 (8): 160333. Bibcode:2016RSOS....360333M. PMC 5108964 . PMID 27853614. doi:10.1098/rsos.160333. 
  5. ^ 儘管仍比現在溫暖得多:關於當代氣侯,見「白堊紀」。

來源

編輯
  • Senter, Phil (2006): Scapular orientation in theropods and basal birds, and the origin of flapping flight.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1(2): 305–313. PDF fulltex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now, David W.; Perrins, Christopher M.; Doherty, Paul & Cramp, Stanley (1998): The complete birds of the western Palaearctic on CD-R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268579-1
  • Varricchio, David J. A new bir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Two Medicine Formation of Monta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2, 39 (1): 19–26. doi:10.1139/e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