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泉鎮
孝泉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
孝泉鎮 | |
---|---|
鎮 | |
坐標:31°14′39″N 104°16′39″E / 31.24429°N 104.27758°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上級行政區 | 旌陽區 |
村級區劃單位數 |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行政區劃代碼 | 51 06 03 101 |
電話區號 | +86 |
行政區劃
編輯孝泉鎮下轄以下地區:[2]
正陽街社區、桂花街社區、陽安路社區、八一社區、農鯉村、江河村、湧泉村、月形村、五會村、金雞村、高橋村、黎郎村、民安村、昌圓村和紅豆村。
歷史
編輯東漢年間汛鄉住着姜詩一家,姜詩為人至孝,漢明帝時被舉為孝廉,辟江陽(今瀘州)縣官,因母親聽說家鄉的臨江之水可治眼病,遂辭官背母千里回鄉,其妻龐三春每天從七八里外臨江挑水為婆婆洗眼;婆婆喜歡吃魚,夫婦倆日日烹魚讓婆婆與鄰居婆婆共享。後來婆婆聽信讒言百般刁難媳婦,還逼迫姜詩休妻,龐氏儘管飽受委曲,寄身白衣庵,每天拾柴為生,還買魚托鄰居送給婆婆。龐氏子安安也懂孝道,每天從上學口糧中抓出一把米,積捧成袋送與母親,還代母挑水為奶奶洗眼,不慎溺水身亡。姜詩一家的孝行感動了神靈,舍側突然冒出一泉,味如江水,每天躍出鯉魚一對供龐氏孝敬婆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二十四孝之一「湧泉躍鯉」的來歷,也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一門三孝的經典名劇「安安送米」的故事原型。 姜詩一家的故事,在《後漢書列女傳》、《東觀漢記》、《華陽國志》和《水經注》中都有記載,由於姜詩家鄉在此,鄉因人而彰顯,北宋徽宗政和年間,此地取名姜詩鎮,到北宋英宗治平年間,為了避諱大孝子之名,本其事跡又改名孝泉鎮,後來在元時被郭居敬將「姜詩孝親,湧泉躍鯉」收入《二十四孝》一書。「孝泉」一名也因有孝子故事的經典性而沿用至今。 清朝末年,孝泉屬德陽縣新村二甲。民國元年,孝泉屬德陽縣南二區管轄。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孝泉聯保下轄三十個保。因管轄區範圍大,劃孝泉為孝泉、躍鯉兩個鄉。孝泉鄉轄十九個保,躍鯉鄉轄十一個保,至此,又有「躍鯉」之稱。 歷史上,孝泉曾被漢明帝、明成祖、清果親王、乾隆等帝王所讚許,又為韓愈、蘇軾、李調元、謝無量等文人墨客所歌頌。解放後,團中央書記王偉、國務委員彭佩雲、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籠、副省長韓邦彥等先後蒞臨視察;著名詩人白航、香港教學學院院長湯恩加、省社科院原副院長萬本根先生等慕名前往採風。前蘇聯、越南和聯合國有關機構曾派員實地考察。
參考資料
編輯- ^ 2023年旌阳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2023年孝泉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這是一篇與中國行政區劃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