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輪
宋時輪(1907年9月10日—1991年9月17日),原名際堯,別名之光,出生於湖南醴陵北鄉黃村,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
宋時輪 | |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第二任院長 | |
任期 1972年10月-1985年11月 | |
個人資料 | |
本名 | 宋際堯 |
別名 | 宋之光 |
性別 | 男 |
出生 | 大清湖南省長沙府醴陵縣 | 1907年9月10日
逝世 | 1991年9月17日 中國上海市 | (84歲)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效命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 |
軍種 | 國民革命軍 中國工農紅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
軍銜 | 上將 |
參與戰爭 | |
配偶 | 鄭曉存[1] |
學歷 | |
代表作
| |
軍銜記錄
|
宋時輪早年就讀於黃埔軍校,紅軍時期出任紅三十軍和紅二十八軍的軍長,參與過長征,曾有過三次入黨的經歷。抗日戰爭時期出任八路軍七一六團團長和第四縱隊司令員;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出任華野十縱司令員和第三野戰軍九兵團司令員,參與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1950年,宋時輪率部參與韓戰,指揮長津湖戰役,擊退美陸戰一師。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宋時輪後來擔任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軍事科學院院長等要職。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曾就讀於醴陵縣立中學。1923年冬在長沙入吳佩孚的軍官教導團學習。1926年進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就讀,192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政變後,宋時輪因共產黨嫌疑在廣州被捕入獄。1928年秋,宋時輪出獄後輾轉香港、上海,多方尋找黨組織未果,不得已於1929年初返回湖南老家,組建萍醴游擊隊,擔任隊長。1929年冬,宋時輪與黨組織取得了聯繫,率部進入井岡山地區,被編入黃公略的工農紅軍第6軍。當時,毛澤東曾經笑着稱讚他說:「宋時輪,你也是一路諸侯呀!」[2]
1930年春,宋時輪調任湘東南第2縱隊政委,此後歷任紅軍學校第四分校校長、紅三十五軍參謀長、獨立第三師師長、紅二十一軍參謀長兼六十一師師長。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宋時輪受傷,傷愈後到紅軍大學學習。一個多月後,宋時輪在勞動中與人發生爭執,出言不慎,被以「破壞蘇維埃政府法令,組織觀念薄弱,堅持錯誤」及總政治部個別領導說「其二七年被捕後表現不好並有ABR嫌疑」等原因,給予宋時輪「開除其黨籍3個月」的處分。之後,宋時輪參加過長征。到達陝北後,宋時輪重新入黨[3],出任紅十五軍團作戰科長,協助徐海東取得直羅鎮戰役的勝利。[2]之後先後擔任紅三十軍軍長、紅二十八軍軍長。
抗日戰爭時期
編輯抗戰初期任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團長,率部進軍雁門關以北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任雁北支隊支隊長兼政治委員。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他率部連續收複數座城鎮,直逼山西北部重鎮大同,直接威脅了大同日軍及同蒲鐵路北段的日軍交通,打開了雁北地區的抗日局而,使之成為華北抗戰的戰略支點之一,受到八路軍總部的高度讚揚。
1938年5月,雁北支隊與鄧華支隊合井組建八路軍第4縱隊,宋時輪任司令員,共五千三百兵力,挺進冀東,史稱「冀東挺進軍」。該部連克延慶、永寧、四海、興隆等城鎮,並配合中共冀熱邊特委發動和領導冀東大暴動,建立了約10萬人的抗日武裝,創建冀東抗日根據地;然而部隊在日軍、偽軍的合圍下,部隊損失慘重,被迫西撤平西,並在撤退途中被伏擊[4]。之後中央軍委充分肯定了宋時輪的功績:「宋鄧縱隊深入冀東苦戰數月,配合併促成地方黨所領導的冀東起義,恢復冀東的中國政權,發動了群眾,建立了冀東的游擊區,擴大了我軍在敵深遠後方的政治影響,給敵人以打擊,一般說來是獲得了成績的。」[5]
國共內戰時期
編輯1945年9月隨陳毅到山東根據地工作,任津浦前線指揮部參謀長。1946年1月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執行處處長,協助中共代表葉劍英同國民黨軍事代表進行談判。期間,處置過多起突發事件,並曾險些遭國民黨特務開槍刺殺。國共內戰爆發後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因為泗縣失利撤職。[6]之後宋時輪出任渤海軍區副司令員,1947年2月擔任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第十縱隊在豫東戰役中阻擊邱清泉部,保障了戰役的順利進行,當時國軍流傳:「排炮不動,必是十縱」。[2]隨後十縱參加了濟南戰役攻城戰和淮海戰役。淮海戰役中,宋時輪與劉培善統一調度第7、第10、第11三個縱隊阻擊邱清泉、李彌等對黃百韜兵團的增援,有力保障了華野主力對黃百韜兵團的圍殲。
1949年2月,出任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司令員,參與渡江戰役,第9兵團所屬第27軍率先突破國軍長江防線。爾後,解放軍在郎溪、廣德地區包圍國軍潰軍,宋時輪統一指揮第9、10兵團所屬共7個軍圍攻該部,殲滅國軍5個軍[2]。同年5月,宋時輪參與上海戰役,攻佔上海,之後兼任淞滬警備司令員[7]。7月,第九兵團免兼淞滬警備司令部。後中央軍委決定進攻台灣,第九兵團奉命做攻台準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編輯1950年韓戰爆發,攻台計劃擱置。1951年6月,宋時輪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九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入朝參戰,率旗下20、26、27軍參與長津湖戰役[8],中方宣稱第27軍殲滅了美軍第31團團部並其指揮的團級作戰部隊,繳獲其團旗[9];彭德懷電賀:「嘉獎第9兵團,嘉獎第27軍。」[2]最終美軍和志願軍都付出了慘痛代價,志願軍將美軍趕出長津湖地區。宋時輪稱長津湖戰役「艱苦程度超過了長征」[2],第九兵團僅需休整四個月,隨後參加第五次戰役、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
1952年宋時輪與20、26、27軍回國,第九兵團則由王建安接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7月回國後任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後兼政治委員。宋時輪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7年11月,任軍事科學院第一副院長,並先後兼任計劃指導部、外國軍事研究部部長。
1958年5月27日-7月22日,與劉伯承、粟裕、蕭克、李達、陳伯鈞、鍾期光等人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彭德懷、林彪、徐向前、聶榮臻、黃克誠等人的批判。
文革中,造反派批宋時輪為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三反分子」。[10][11]
1972年10月,宋時輪重新出來工作,擔任軍事科學院院長,黨委第二書記、書記。1977年9月擔任中央軍委教育訓練委員會主任。1980年以後,先後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和軍事卷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主任。1984年2月任中央軍委戰史、軍史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著有《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及其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是我軍勝利的指南》、《毛澤東軍事思想初探》等重要論文、論著。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宋時輪曾當選為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十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和中央軍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在1982年9月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二、1987年10月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1989年,在六四事件中,宋時輪反對出動軍隊實行戒嚴[12]。1991年9月17日在上海逝世。
著作
編輯- 《軍事科學院十三年工作的回顧》、
- 《毛澤東軍事思想初探》、《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及其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是我軍勝利的指南》
家庭
編輯- 髮妻鄒氏,1925年結婚,1927年離婚。生女兒宋蘭英,建國後改名宋志先,意為志願軍先鋒。後因摔傷未能當志願軍,成了南京鉛筆廠工人。
- 妻子鄭繼斯,1941年結婚,建國後任三機部黨委副書記,受核污染1967年病逝。生女兒宋崇實,意為崇尚實事求是。成年當小學老師。
- 繼妻鄭曉存,鄭繼新幼妹,1972年結婚,幼兒園園長。生女兒宋百一,意為父母年齡合計101歲。成年當護士。
參考文獻
編輯- ^ 纪念宋时轮诞辰100周年大会在醴陵隆重举行. 2007-09-28 [201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9).
- ^ 2.0 2.1 2.2 2.3 2.4 2.5 歐陽青. 《大授衔:1955共和国将帅授衔档案》. 北京市西城區甘家口三里河路40號: 長城出版社. 2011年: 416–420頁. ISBN 9787548300588 (中文(中國大陸)).
- ^ 开国上将宋时轮为何要入党三次?. 穆俊傑.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 ^ 羅印文. 邓华将军传.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5: 104–114. ISBN 978-7-5035-1225-4 (中文(簡體)).
- ^ 范碩. 最艰难处显奇才——记宋时轮将军二三事. 黃埔. 2000, (6): 10–14.
- ^ 某开国上将谈军史奚落粟裕:他打过鲁南战役?. 張雄文. 鳳凰網. 2014-01-21 [2014-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7) (中文(簡體)).
- ^ 張明金、劉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0年: 313. ISBN 978-7-5033-2252-5.
- ^ General Song Shilun, Chinese Military Leaders During the Korean War. [201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 ^ 美方宣稱第31團於12月1日突圍後,原編制的2500人剩下1050人,其中385人還能戰鬥,編成一個臨時營,並且繼續參與韓戰。Bevin R. Alexander:Korea: The First War We Lost, New York,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1986年, 339頁, ISBN 978-0-87052-135-5
- ^ 陳利明. 文革逆境中的宋时轮将军. www.xdwhzz.com. [202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 ^ 吳東峰. 宋时轮将军素描:“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图). 北京日報. 2007年10月8日 [2023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5月6日).
- ^ 鲜明对照:中外媒体谈赵紫阳葬礼. 美國之音. 2005-04-02 [200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3).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 ||
---|---|---|
前任: 葉劍英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 1972年10月-1985年11月 |
繼任: 鄭文瀚 |
前任: 陳賡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 1952年9月-1957年9月 |
繼任: 姚喆 |
新頭銜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警備區司令員 1949年8月-1955年8月 |
繼任: 郭化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