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寧求(1649年—1700年4月23日[1]),文洽,又字瞻廷,約齋江南長洲(今江蘇蘇州)人[2]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樹市)[3]清朝政治人物、探花[4]

彭寧求
大清翰林院侍讀
籍貫江南長洲縣(今江蘇蘇州
族裔漢族
字號字文洽,又字瞻廷,號約齋
出生順治六年(1649年)
江南長洲縣(今江蘇蘇州
逝世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初五日(1700年4月23日)
京師
出身
  •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進士及第

生平

編輯

彭寧求幼年喪父,事母甚爲孝順。由祖父教授其學業,康熙十六年(1677年)中舉,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會試中式壬戌科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殿試第三人及第,授翰林院編修。累遷侍讀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任會試同考官。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彭寧求母親黃孺人去世,彭寧求回家奔喪。彭寧求為官清廉,除了每月的官俸之外別無其他收入,這點收入對於一個大家庭的開銷而言顯得很微薄,彭定求也曾說:「弟雖置身清班,而舉家食指所資瘠田不及頃,卜廬復售他姓,僅就旁舍以居。」為了維持家裏的生活,他將居住的房子賣給他人,自己則居住在小的偏房之中。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彭寧求被選為太子顧問,輔導太子學業。太子看完彭寧求平時詩作,才知道他家裏生活條件不好,於是經常給他一些賞賜。十二月,補翰林院侍讀。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正月,彭寧求進入暢春苑為值,最終積勞成疾,死於任上。彭寧求稟性淡泊,與世無爭,工詩文,善書法

夫人為蘇州洞涇吳氏庠生吳芑 (明首輔申時行岳父吳元宣玄孫)長女。[5][6] 有三子一女:長子彭承憲、次子彭載舒、三子彭秉素。女嫁宋德宜幼子宋建業

評價

編輯

彭寧求為人恭敬忠直,為官清廉,可以說他是清初彭氏一族在仕宦之路上的一個縮影。彭定求評價他:弟生平性行純粹,博覽強識無虛晷,所著詩文皆溫慎縝密,書法在山陰, 永興間,教子尤謹禮法[7]

註釋

編輯
  1. ^ ·彭定求,《南畇文稿》(卷10):「(康熙三十九年)二月二十日,中使傳寫詩箋,謹應訖,便頭岑岑,體氣微倦,醫者據投 升散之劑,四五日間尤強起對客。及月杪,絕症忽見。三月三日,皇太子遣中使同御醫來視疾,賜白金五十兩供藥餌資。弟時不能發一言,但從枕上勉作叩首謝恩狀。越二日,竟長逝。」
  2. ^ 彭定求 - 科舉輯萃-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
  3. ^ 明清時代軍戶的家族關係──衛所軍戶與原籍軍戶之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于志嘉,2003年3月,第七十四本,第一分,P.10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季刊
  4. ^ (清)彭慰高 等纂修. (江蘇蘇州)彭氏宗譜 十二卷首一卷. 衣言莊刻本. 清光緒癸未年(1883). 
  5. ^ 洞涇吳氏支譜 (PDF). 
  6. ^ 卷六•《翰林院侍讀瞻庭彭公暨吳孺人合葬墓志銘》. 江蘇蘇州彭氏宗譜 (PDF). 
  7. ^ ·彭定求,《南畇文稿》(卷10):「弟生平性行純粹,博覽強識無虛晷,所著詩文皆溫慎縝密,書法在山陰,永興間,教子尤謹禮法。」

參考資料

編輯
  • 彭定求,《南畇文稿》
  • 于志嘉,《明清時代軍戶的家族關係──衛所軍戶與原籍軍戶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