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英文:Raga, 亦稱作 raag, raaga, ragam)[1],簡單來說是印度古典音樂旋律所用的調式,但這個字直譯為「色彩」、「色相」,亦可以解作「美」、「旋律」。

拉格由四個或以上的音高組成,而利用拉格可以構成不同的旋律。但拉格不僅是調式,也同時也決定每個音是怎樣演繹,每個拉格有獨特的感情和氣氛。傳統上,拉格會在特定的季節時間演奏。而除了北印度古典音樂和南印度古典音樂,印度的電影及流行音樂亦常常會應用拉格。

鹿特丹音樂學院的學者 Joep Bor 將拉格形容為「有調性的框架,用以作曲即興演奏」。[2]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民族音樂學者 Nazir Jairazbhoy 認為拉格的特性是:音階、上行和下行的走勢、省略的音、強調的音和音區、每個音的音準(是否略高或略低)以及裝飾的手法。[3]

字義的變遷

編輯

拉格來自梵文,原意是「染色」,亦指在情緒對心境的影響。因為印度人相信人的心境是空性的,故此情緒就像心靈上的一層染色。在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形容拉格為激情、愛、慾望和歡欣。後來在迦梨陀娑的著作和五卷書中,拉格被用來形容歌曲和人聲之美。在公元五至八世紀之間的音樂理論著作Brihaddeshi之中首次將拉格定義為一組悅耳的音高。[4]

 
瓦桑特拉格尼(Vasant Ragini),拉格瑪拉圖畫,拉賈斯坦邦拉傑普特哥打,1770年。瓦桑特是春天的拉格。圖中描繪印度教的神祇黑天和侍女跳舞

和時間的關係

編輯

很多北印度的拉格傳統上是在特定的季節,和一日之中特定的時間演奏,例如Malhar及相關的拉格傳說能夠帶來雨水。但現在因為音樂會多數在晚上舉行,一個音樂會中可能演奏幾套不同的拉格,通常已不會按照傳統的規範。

音階的組成

編輯

拉格以四至七個音高(swara)組成,故此有四聲音階(surtara rāgas)、五聲音階(audava rāgas)、六聲音階(shaadava rāgas)和七聲音階(sampurna rāgas)。有些拉格上行和下行的音階不同,可以稱為曲折拉格(vakra rāgas)。印度音樂習慣以 Sa Re Ga Ma Pa Dha Ni 來稱呼從低到高的音,和西方音樂的音名(Solfege)類似,但和西方音名不同的是,在不同的拉格裏,這些音會升高或降低,而仍然以同一個字去稱呼。

南北的差異

編輯

北印度古典音樂(Hindustani Music,音譯為印度斯坦尼音樂,或興都斯坦尼音樂)和南印度古典音樂(Carnatic Music,音譯為卡納提克音樂)所用的拉格有差異,有一些是共同的,亦有不少是名稱一樣,音調有異,亦有不少是音調相近,但名字不同。已知的拉格名字有幾百種,常用的亦有七十多種。在北印度,音樂理論家(Vishnu Narayan Bhatkhande, 1860–1936)將這些繁多的拉格歸類為十種音階。南印度用一種較古老和細緻的分類,將之歸類為七十二種基本拉格(melakarta rāgas)。在北方,音樂家很着重音律和音準,即使只有微分音的差異也會被稱為不同的拉格。由於印度音樂是師徒父子相承,口傳心授,故此各地區有不同的風格。有些拉格隨着時代亦轉變了。

南印度的拉格

編輯

在南印度,亞納克拉格(Janaka rāgas)是含有所有七個音的音階,並可以歸類為基本拉格(melakarta rāgas)。而從七個音之中僅抽取部份音高的音階,稱為衍生拉格(Janya rāgas)。

拉格與拉格尼

編輯
 
Basohli繪畫的 Ragaputra Velavala,白拉瓦拉格(Bhairava raga)的兒子。

十四世紀有些印度文學作品,和後來的拉格瑪拉(Rāgamala)圖畫開始將拉格擬人化,形容拉格為半神半人。有六位雄性的拉格,每個拉格有相對的妻子拉格尼(Rāginī),更有兒子及媳婦。但其實拉格和拉格尼,並無直接的關係,故此現在這種區分已經不再流行。

拉格瑪拉(Ragamala),直譯是拉格的花環,是描繪拉格的藝術作品,從十六世紀開始流行,將拉格描繪為天神、王子和貴族婦女,描繪他們相思、愛慕和享樂的畫面。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Raag" 是北方印地語的讀音,"Ragam"是南方泰米爾語的讀音。
  2. ^ Bor, Joep; Rao, Suvarnalata; Van der Meer, Wim; Harvey, Jane. The Raga Guide. Nimbus Records. 1999: 181. ISBN 0-9543976-0-6. 
  3. ^ Jairazbhoy, Nazir Ali. The Rāgs of North Indian music. Popular Prakashan. 1995: 45 [2015-06-03]. ISBN 81-7154-39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5). 
  4. ^ Kaufmann(1968) p. 4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