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河 (上海)
歷史
編輯1849年,上海法租界建立,十二年後,法租界以修建皇家遊船碼頭為由,再度擴張。此時,法租界的最南方界線延伸至方浜以北。當時,上海縣城有城牆和護城河圍繞。城內主要有方浜、肇家浜和薛家浜等河流提供日常居民用水。而這些河流與護城河相接,並最終匯入黃浦江。
隨着城市的發展,上海縣城內人口也呈快速增長,城內河道逐漸被侵佔。最後造成方浜、薛家浜、肇家浜和護城河的水系運轉不暢。同時,城外的租界因臨近黃浦江,並且位於上海縣城水系的下游。於是,一到6、7月份,上海進入黃梅天,大量降水使得原先不舒暢的水系更不堪重負。城內大量降雨流入護城河,而護城河不能快速排出,結果積水溢出,灌入地勢較低的法租界,對法租界的市政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874年,法租界自上海縣城東北角護城河起開鑿一條通往黃浦江的人工河道,以幫助疏通水系。因為這條河是人工新開鑿河流,因此被稱作為「新開河」[1]。
由於新開河從護城河東北角開始,而上海城牆的東北角方位原有觀音閣和祭祀天妃的「丹鳳樓」,英語中稱之為「Joss House」(「燒香樓」),後來華人根據英文轉譯時,便將新開河也譯作為「寺浜」[2]。所以在黃浦江邊跨越新開河的橋樑也被稱為新開河橋、寺浜橋或者天妃宮橋。1908年,新開河被填埋,原河道即今天新開河路。儘管河道被填埋,但這一地區仍舊以原有河道的名稱命名。
新開河由於地處華界與法租界的交會地區,同時又是連接通往十六鋪地區的必經地區。因此,從1880年起,這裏逐漸發展成熱鬧的貨物集散地。1910年,填浜後的空地被建成居民用房,而南北兩處剩餘空地被修築成兩條馬路,並命名為南新開河路和北新開河路。1949年中共建政以後,由於宏觀政治形勢,這一地區的集貿市場逐漸衰落。2000年以後,隨着古城公園的興建,南北新開河路被合併為一條道路,即今新開河路。現在這一地區主要為城市綠化和傳統住宅區為主[3],同時也是外灘風貌區的最南端[4]。
相關條目
編輯註釋
編輯- ^ 薛理勇. 《上海掌故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9: 55. ISBN 7-5326-0513-2 (中文).
- ^ 第二節片區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8-19.
- ^ 《市绿化市容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主要道路(河道)和景观区域(水域)范围界定>的通知》.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外滩风貌区向南延伸以人民路的新开河路为界--新闻晚报. [2011-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