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大橋
晉江大橋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境內,是228國道泉州段(原210省道)及泉州沿海大通道的關鍵項目。大橋跨越晉江,連接北岸的豐澤區與南岸的晉江市[1],距離晉江入海口約3公里[2]。大橋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和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承建[3],於2005年5月8日正式開工,2008年10月24日建成並試通車,工程概算為11億元人民幣[4],實際總投資約8.8億元人民幣[5]。
晉江大橋 | |
---|---|
座標 | 24°52′06″N 118°38′18″E / 24.868205°N 118.638269°E |
承載 | 228國道 |
跨越 | 晉江 |
地點 | 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 |
上游橋樑 | 泉廈高速沉州大橋 |
下游橋樑 | 泉州灣大橋 |
設計參數 | |
橋型 | 單塔斜拉橋 |
建築材料 | 預應力混凝土 |
全長 | 2,740米(8,990英尺) |
闊度 | 38米(125英尺) |
高度 | 132.125米(433英尺) |
最大跨度 | 200米(656英尺) |
橋下淨空 | 17.5米(57英尺) |
歷史 | |
設計單位 |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 |
施工單位 | 中鐵大橋局集團 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 |
開工日 | 2005年5月8日 |
總造價 | 8.8億元人民幣 |
開通日 | 2008年10月24日 |
地圖 | |
晉江大橋的建成通車,進一步優化了泉州及閩南地區的交通網絡,在泉州市規劃的「一灣兩翼三帶」(「一灣」即以泉州、晉江和石獅主城區為主體的環泉州灣地區;「兩翼」分別是北翼環湄洲灣南岸地區和南翼環圍頭灣地區;「三帶」指戰略提升帶、戰略預留帶和戰略輻射帶)佈局中,連接起惠安、泉港、晉江和石獅,方便泉州市中心向外延伸,也改善了泉州交通條件和投資環境,並且推動了整個泉州灣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速了泉州由河口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的轉型[6]。
設計
編輯大橋由主橋、南北引橋及南北互通立交組成,全長2.74公里,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其中,主橋長365米,橋寬38米,採用「开」字形單塔雙索面門式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結構,主塔高132米;北引橋長1,365米,南引橋長1,010米;大橋南、北立交均採用八條匝道互通立交,北岸東海立交匝道全長5,477米,南岸晉江江濱路立交匝道全長5,260米[1]。匝道橋全部採用部分苜蓿葉型十半定向混凝土立交形式[4]。
技術標準
編輯- 橋樑等級:一級公路特大橋,兼顧城市橋樑功能
- 設計速度:主線大橋80公里/小時,主要行車匝道50公里/小時,次要行車匝道40公里/小時
- 車道:雙向六車道,兩側預留緊急停車帶
- 車輛荷載等級:公路-Ⅰ級
- 最大縱坡:主線≤3.0%,匝道≤4.5%
- 橋面橫坡:雙向2%
- 航道等級:按500噸級輪船自由出入,單孔雙向通航
- 設計最高通航水位:海拔+5.06米(按黃海高程)
- 通航淨空:淨寬115米×淨高17.5米
-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Ⅶ度,按Ⅷ度設防
- 設計基本風速:橋址處距地面高度10米,頻率1/100,基本風速41.6米/秒[2]
主橋
編輯主橋跨徑佈置200+165米,塔、梁、墩固結體系[2]。主梁為等高度雙波浪流線型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採用貝雷桁平弦掛籃整體懸臂澆築,並在中國橋樑建設中首創魚腹式梁體技術,可有效防禦颱風襲擊和防止橋樑產生渦流共振[3];主梁採用C50混凝土,頂板寬38米,雙箱單室截面,兩分離式單箱中心距22.2米,單箱中心線處梁高3.158米,至橋樑對稱中心線處梁高3.38米[2]。首次在中國橋樑上大面積採用四芯隔震支座,可提高抗震能力2倍以上,能抵禦8級地震的襲擊。主橋預應力結構採用高強度930兆帕精軋螺紋鋼,為中國國內第一次在橋樑施工中使用[1]。
斜拉索採用熱鍍鋅∅7高強平行鋼絲束,索面呈扇形佈置,兩索面橫橋向間距34米。塔上索距2米,主樑上索距7米,邊跨壓重段加密至3米,全橋共佈置52對104根斜拉索,由9種規格組成。斜拉索護套為雙層,內層為黑色高密度聚乙烯,外層為彩色高密度聚乙烯[2]。
主塔設計結合泉州「開放、交流」的城市理念,並參照泉州民居建築特色,整體造型採用「开」字型設計,為C50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大橋位於泉州晉江國際機場起飛爬升面內,根據飛機起降安全要求,主塔高度必須控制在高程+135米以內。因此,建成後大橋塔底高程+2.0米,塔頂高程+134.125米,主塔自承台以上塔高132.125米,橋面以上塔高106.327米,整個主塔由下塔柱、中塔柱、拉索錨固區、下橫樑、中橫樑、上橫樑組成。兩塔柱橫橋向內淨距33米,中橫樑頂面高程+106米,距橋面高度78.202米;下橫樑則與主梁0號節段成整體。為提高結構抗風性能,塔柱採用變異矩形截面,將塔柱橫橋向迎風面設置成曲面。下橫樑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單箱單室截面,截面高6米,寬6.8米,標準截面頂、底板厚1米,腹板厚0.8米。中橫樑為單箱單室結構,標準截面高3米,寬4.8米,壁厚0.8米。主塔墩採用兩分離式基礎,單個基礎佈置9根直徑2.2米鑽孔灌注樁,水下C35混凝土,樁長25米,樁底嵌入微風化岩深度不少於5.5米,樁基最深達61米[3]。承台頂高程+2米,單個承台尺寸為13×13×5米,四周設半徑2米的圓角[2]。
引橋
編輯引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鑽孔樁基礎[5]。
建設歷程
編輯- 2004年10月9日-10日,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在泉州主持召開了晉江大橋初步設計專業審查會議[7];10月29日,大橋工程開始施工招標[5]。
- 2005年5月8日,大橋正式開工建設;7月28日,大橋開始水上施工;9月19日,大橋第一樁封孔;11月20日,大橋主塔墩第18號鑽孔樁成功灌注。
- 2006年11月12日,大橋首段主梁澆築成功,大橋轉為橋面施工。
- 2007年3月27日,大橋主塔澆築突破百米;7月31日,大橋主塔成功封頂;8月25日,大橋東海立交工程6座匝道橋主體工程全部竣工。
- 2008年2月5日,晉江大橋主塔建成[8];4月16日,大橋打下最後一個橋墩;4月30日下午5時,大橋全線實現合龍,宣告大橋主體工程全部竣工;10月15日,大橋基本完工[9];10月24日,晉江大橋通過交工驗收並建成試通車[10]。
橋樑維護
編輯2013年,大橋車流量已增至6萬輛/日,加上颱風侵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出於保證橋樑安全的考慮,泉州市公路局於10月26日對晉江大橋進行了通車以後的第一次全面檢測,主要分為四部分內容:一是主橋含墩、塔、梁、索等外觀檢查;二是主橋靜載試驗;三是主橋動載試驗;四是斜拉索索力檢測。檢測當天對大橋實行了全封閉交通管制,禁止所有車輛和行人通行[11]。
圖集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王朝暉. 世界首座"开"字形斜拉桥 泉州晋江大桥全线合龙. 泉州網. 2008-05-01 [201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 ^ 2.0 2.1 2.2 2.3 2.4 2.5 鄭宗仕、張強. 泉州晋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橋樑建設. 2006, (4): 24–26. ISSN 1003-4722.
- ^ 3.0 3.1 3.2 【泉州桥文化】之八十三:晋江大桥. 泉州公路. 2015-11-25 [201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9).
- ^ 4.0 4.1 世界第一座“开”字型斜拉桥建成试通车. 中華鐵道網. 2008-10-31 [201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 ^ 5.0 5.1 5.2 王昆火. 晋江大桥工程施工昨天开始招标分AB两段. 東南早報. 搜狐新聞. 2004-10-30 [201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 ^ 楚蓉. 海上丝绸之路"开"启新地标. 中國公路網. 2010-06-03 [201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0).
- ^ 陳文釗、楊秋香. 晋江大桥有望年底动工. 泉州晚報. 中國公路網. 2004-10-11 [201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 ^ 晋江大桥主塔5日全部建成. 海峽導報. 2008-02-14 [201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3).
- ^ 世界首座“开”字斜拉桥泉州晋江大桥通车在即. 東南新聞網. 2008-10-16.[永久失效連結]
- ^ 黃瑤瑛. 世界首座“开”字型斜拉桥泉州晋江大桥建成. 中國新聞網. 2008-10-24 [201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3).
- ^ 尤燕姿、陳邵珣. 晋江大桥通车5年首次体检 实行全封闭交通管制. 閩南網. 福州新聞網. 2013-10-27 [2016-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