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左派 (文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主义
簡介
編輯極左派既反對支持「前十七年」(1949—1966)路線的保守派,是文革的支持者,又反對中央文革支持的造反派,認為中央文革和造反派的革命不夠徹底[2][查無此文],是紅衛兵運動中的一支「異端思潮」、「新思潮」、「極左思潮」勢力[3][4],存在時間較短(1967),但後來成為文革研究中的一個熱點[5]。
紅衛兵運動爆發後,最先出場的是所謂紅五類(黨政軍領導幹部和貧下中農及工人家庭子弟),尤其是北京高幹子弟,即所謂老紅衛兵。[6]老紅衛兵後來與保守派(又名保皇派)合流,與中央文革支持的造反派對立。極左派本為造反派的一部分,但思想更趨激進,認為革委會是保守組織,[7]主張「打倒一切」。
典型的極左派紅衛兵組織有省無聯、湖北省決心把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無産階級革命派聯絡站(決派)、北京「四三派」、上海「反覆辟學會」和「中串會」等。[3]有學者認為,極左派的理論基礎是無政府共產主義。[6]
中央文革對極左派的定性是「形左實右」,認爲他們挑戰了挑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共産黨的合法性,在全國展開對極左派的批判和迫害。[8]
另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孫承會. 文化大革命 極左派 사상의 형성 :湖南 省無聯을 중심으로. 중국근현대사연구. 2013-03, 57 [2022-12-31]. ISSN 1598-82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31) (韓語).
- ^ 磯部靖. 広東における文化大革命と中央・地方関係. 長崎外大論叢. 2002-12-30, (4): 1–20 [2022-12-30] (日語).
- ^ 3.0 3.1 董國強; 樊建政. 文革時期「極左思潮」個案: 上海「反復辟學會」(上) (PDF). 二十一世紀. 2019, (總173): 63–74 [2022-12-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17) (中文(繁體)).
- ^ 班偉. 文革期における異端思想の諸相. 山陽論叢. 2001, 8: 79 [202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 關智英. 近年日本的文化大革命研究. 當代中國研究. 2016, (2) [202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31).
- ^ 6.0 6.1 中津俊樹. 研究ノート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における紅衛兵の「極左思潮」について -- 革命委員会の成立を巡る動きを中心に. アジア経済. 2008, 46 (9): 28–29 (日語).
- ^ 奧村郁三. 中国文化大革命 : 法制史的試論. 關西大學法學論集. 2021-10-29, 33 (1): 1–59 [2022-12-30] (日語).
- ^ 손승회. 문화대혁명(文化大革命)과 무한극좌파(武漢極左派). 중국학보. 2015, 73 (0) (韓語).
外部連結
編輯- Communist Left on China
- "The rise and suppression of the 'ultra-left'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Pete Brown
- "'New Trends of Thought'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Wang Shaogua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Rethinking 'Capitalist Restoration' in China" by Yiching W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宋永毅、孫大進編. 1997. 《文化大革命中的異端思潮》. 香港:田園書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特權論》(《論無產階級民主革命》),陳泱潮(陳爾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