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封鎖
柏林封鎖(德語:Berlin-Blockade,1948年6月24日-1949年5月12日)是冷戰時期的第一次重大國際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處於盟軍佔領時期下的德國,由於冷戰令蘇聯和西方國家關係持續惡化,導致蘇聯封鎖了西方盟國通向在其管制下的柏林地區的道路和鐵路,意欲迫使西方力量同意讓蘇聯與其佔領區向整個柏林供應食物和燃料,從而使蘇聯在實際上控制整個城市。
柏林封鎖 | |||||||
---|---|---|---|---|---|---|---|
冷戰的一部分 | |||||||
1948年,柏林市民正在聚集觀看一架負責空運行動的C-54運輸機降落於柏林-坦佩爾霍夫機場 | |||||||
| |||||||
參戰方 | |||||||
蘇聯 |
美國 英國 法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瓦西里·丹尼洛維奇·索科洛夫斯基 |
盧修斯·克萊 柯蒂斯·李梅 布賴恩·休伯特·羅伯遜 | ||||||
傷亡與損失 | |||||||
無 |
機組人員: 39名英軍和31名美軍人員死亡 15名德國平民死亡 |
為了防止城市落入蘇聯手中,英美為首的西方陣營展開了史上規模最大的空中運輸:柏林空運(英語:Berlin Airlift;德語:Berliner Luftbrücke)[1],為西柏林提供物資。英國皇家空軍和剛剛成立的美國空軍等盟國空軍部隊在1年內飛行了278,228次,向西柏林提供了2,326,406噸物資,包括燃料和食物[2],原計劃中每天投送3475噸補給,在1949年春季,實際每日運送數目經常翻倍,最高一天曾達到12941噸。美國空軍共運送了1,783,573噸補給(佔總數的76.4%),英國皇家空軍運送了541,937噸補給(佔總數的23.3%),除了英美空軍,還有澳洲皇家空軍、加拿大皇家空軍、新西蘭皇家空軍和南非空軍參加了整個空運。法國也參加了這場行動,但是僅僅提供了軍隊駐地。
到了1949年春天空運的結果開始顯現,4月份後通過空運投下的物資甚至超過了之前通過鐵路所運送的數量,柏林空運的成功讓之前不相信其可能有所作為的蘇聯感到壓力。封鎖在1949年5月解除,然而由於西柏林的經濟問題,並且英美決策部門認為蘇聯可能會重新開始封鎖,於是在封鎖解除後,柏林空運依然持續了五個月時間,直至1949年9月30日,西方佔領國才真正結束了這次空運。
在整場空運行動中,七架美國飛機與八架英國飛機墜毀,39名英國士兵與31名美國士兵死亡(多數原因為非飛行事故)。
柏林封鎖與其後的空運行動,集中表現了二戰後激烈的意識形態與經濟層面的競爭。同時推動西德倒向西方盟國,在1955年,封鎖行動的六年後,西德正式加入了北約。
始末
編輯隨着美蘇冷戰的開始,美英與蘇聯在德國的問題上矛盾加深。雖然雅爾達會議與波茲坦協定規劃了納粹德國與柏林皆由同盟國分佔,但當時四國的目的並不相同。蘇聯希望新德國是沒有英美參與的共產國家,英美希望新德國成為自己盟友,而法國不樂見新德國的統一。為了使法國與英美方向一致,美國利用戰後馬歇爾計劃使法國在外交上合作,另一方面在1947年通過薩爾憲法,從法律上給予法國優惠,保證薩爾盆地地區併入法國,促使法國同意法佔德區與美英佔德區合併為西德佔領區。
1948年2月至6月,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六國召開倫敦外長會議,提出「倫敦建議」,內容為法佔德區與英美佔德區協調經濟政策,共同管制對外貿易,並共同制憲,成立西德國家,以西德為中心復興歐洲。6月18日,美英法三國宣佈由6月21日起西佔區實行單方的新貨幣改革,即發行有B記號之馬克。
蘇聯得知後,於6月19日提出抗議,軍政長官索洛科夫斯基發表「告德國民眾書」,認為英美法三國欲分解德國。6月22日,蘇聯佔區也實行貨幣改革,發行新的D記號馬克,並於6月24日,全面切斷西佔區與柏林的水陸交通及貨運,只保留從西德往柏林三條空中走廊通道,史稱第一次柏林危機,形成第一次美蘇冷戰高潮。
6月29日,美國實行空運,派出大批飛機向柏林250萬居民大規模空運糧食及各種日用品,在一年間飛行次數277,728次,空運貨物211萬噸,同時對蘇佔區所缺的鋼、焦煤及電力等實行反封鎖。
1948年9月,西佔區以阿登納為首的65名州代表開始擬定新憲。1949年5月8日,德國議委會通過新法。5月12日,美英法三國軍政長官在法蘭克福批准新法,同時公佈佔領法,西德政府結構基本確立。蘇聯於封鎖中亦蒙受損失,它深知封鎖不能阻止西德建立,遂於同日宣佈撤銷封鎖,第一次柏林危機結束。
5月23日,英美法三國代表參加下,西德通過「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此日成為西德國慶日,西德建立,定都波恩,以阿登納總理組成了第一屆聯邦政府。9月21日,佔領法生效,令西德享有自主權,英美法三國保留管制聯邦德國之外交、外貿、國防特權力。
同一時間下,蘇聯亦在德國東部籌措成立東德意志國家,德國蘇占區在1949年5月30日通過憲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憲法生效,東德建立,威廉·皮克為總統,格羅提渥為總理,取代蘇聯管制委員會對民主德國的外交及外貿監督,德國正式分裂為東德與西德。
另外,根據蘇聯情報機構將軍帕維爾·蘇杜普拉圖夫在其1994年出版的個人回憶錄《特殊使命》一書中所說,蘇聯在1948年-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這些戰略進攻行動期間特意引發「第一次柏林危機」,是斯大林和毛澤東共同協商而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計劃,他們想以此轉移美國對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的戰略注意力,將美國的援助重心牽制在歐洲,減少美國對敵視中國共產黨的蔣中正領導下的中華民國國軍所提供的援助力度。[3]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汪樹人. 柏林空運 (Die Luft brücke) 65周年 ——八十名英美老兵齊聚柏林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PDF). 德華世界報. 2014-05-15: 2 [2016-06-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4-07).
- ^ (英文)Nash, Gary B. The Next Steps: The Marshall Plan, NATO, and NSC-68. The American People: Creating a Nation and a Society.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2008.
- ^ Miller 2000,第12頁
參考書籍
編輯- Miller, Roger Gene, To Save a City: The Berlin Airlift, 1948–1949,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89096-967-1
- Robert E. Griffin and D. M. Giangreco, Airbridge to Berlin : The Berlin Crisis of 1948, Its Origins and Aftermath, Presidio Press, 1988. ISBN 978-0-89141-329-5
- 《世界史-現代史下卷》,吳於廑、齊世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