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縣

中國山西省縣份

36°30′02″N 112°20′19″E / 36.50056°N 112.33861°E / 36.50056; 112.33861

沁源縣

沁源縣的地理位置
坐標:36°29′48″N 112°20′02″E / 36.49662°N 112.33388°E / 36.49662; 112.33388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山西省長治市
政府駐地沁河鎮
下級行政區
14
面積
 • 總計2,548.85 平方公里(984.12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149,975人
 • 密度58.8人/平方公里(152人/平方英里)
 • 城鎮73,053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046500
電話區號355
車輛號牌晉D
行政區劃代碼140431
網站www.qinyuan.gov.cn

沁源縣中國山西省長治市所轄的一個。總面積為2556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橋西街8號。

歷史沿革

編輯

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古為冀州之域,春秋時期晉國之地,戰國前期屬後屬秦朝上黨郡西漢置谷遠縣,王莽時,改谷遠為谷近縣,三國為魏之地,晉朝廢縣,屬上黨郡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建義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縣,縣治在今城南一里許。同年,於沁源縣置義寧郡,領團城、義寧、安澤、沁源等縣。北齊北周時,沿用不改。

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治沁州,州治在沁源縣城南。同年,沁源北部始置綿上縣,屬西河郡隋煬帝(楊廣)大業初,沁源屬上黨郡隋恭帝義寧元年,仍復義寧郡

唐高祖武德初,復沁州治。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設招遠縣沁州,三年廢,招遠縣仍歸沁源縣。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年742年)改沁州陽城郡。領沁源、和川、綿上。唐肅宗(李亨)乾元初復稱沁州,故治在沁源縣。

北宋時屬威勝軍,宋太宗(趙炅即匡義,亦名光義)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威勝軍在銅亂柳石圍中,即今沁縣城置沁州,從此,沁州便從沁源遷到沁縣,沁源縣仍屬沁州初沁源亦屬沁州金宣宗(完顏王旬)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廢谷州,屬沁州時,仍屬沁州,州治在今沁縣城。

民國三年(1914年)。沁源屬冀寧道,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廢道,屬山西省

1942年10月,為適應戰爭需要,在朱鶴嶺以北地區分設綿上縣綿上縣政府駐東村、赤石橋、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綿上又合併為沁源縣,縣政府駐郭道鎮。太岳區的岳北專署駐沁源城關。1949年太行區的長治專署和太岳區的岳北專署,合併為長治專署後,沁源縣政府,從郭道遷到城關。

1958年沁縣襄垣合併不久,又和沁源三縣合併為沁縣,縣政府駐沁縣城。1960年沁縣、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為三縣,沁源縣政府從沁縣遷回城關鎮,至今。

地理

編輯

沁源縣地處太岳山東麓、長治市西北部。東鄰沁縣,南接屯留縣安澤縣古縣,西連靈石縣霍州市,北靠平遙縣介休市

行政區劃

編輯

沁源縣下轄6個、8個[2]

沁河鎮、​郭道鎮、​靈空山鎮、​王和鎮、​王陶鎮、​景鳳鎮、​中峪鄉、​法中鄉、​交口鄉、​聰子峪鄉、​韓洪鄉赤石橋鄉

交通

編輯

公路:  341國道、省道汾陽-屯留沁源-洪洞沁源-沁縣

鐵路: 沁沁線(山西省地方鐵路,沁縣-沁源

人口

編輯

根據(山西省)長治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沁源縣常住人口為149975人。[3]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沁源縣常住人口158702人。[4]

方言

編輯

沁源方言以朱鶴嶺為界,朱鶴嶺以南屬晉語大包片,以北屬晉語并州片

教育

編輯

中學:[太岳中學](曾名[沁源一中])、[郭道中學]、[沁河中學](原名[城關中學] )[沁源一中](為原沁源三中及沁源一中高中部合併,改為沁源一中)

風景名勝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23年沁源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3. ^ 中國: 山西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9-03]. 
  4. ^ 長治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8-2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