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那亞圍城戰
熱那亞圍城戰發生於1800年4月6日至6月4日,是第二次反法同盟期間的一系列戰鬥,法國將軍安德烈·馬塞納在將近兩個月的圍困中,多次出擊進攻奧地利軍隊。法軍最終在耗盡糧食後,簽署棄城協議,安全地從熱那亞市撤退回本土,為拿破崙隨後的馬倫戈戰役取得有利條件。
熱那亞圍城戰 | |||||||
---|---|---|---|---|---|---|---|
第二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 |||||||
熱那亞市和周邊防禦工事 | |||||||
| |||||||
參戰方 | |||||||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 哈布斯堡君主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安德烈·馬塞納 | 米夏埃爾·馮·梅拉斯 | ||||||
兵力 | |||||||
18,000人 | 40,00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11,000人傷亡 | 17,000人傷亡或被俘 |
背景
編輯馬塞納在第二次蘇黎世戰役中獲勝後,俄羅斯退出戰爭。雖然這並沒有結束第二次反法同盟,但拿破崙很快從埃及回來並宣佈自己為第一執政,大大提高了法國獲勝的機會。然而,拿破崙需要時間將他的部隊部署到意大利,於是他命令馬塞納不惜一切代價控制尼斯和熱那亞,直到他到達。
開端
編輯起初,法軍有約60,000名士兵由馬塞納指揮,但由於流行病的原因使得這數字減少至36,000人。而哈布斯堡君主國軍隊指揮官米夏埃爾·馮·梅拉斯在意大利擁有約120,000名士兵。在第一次交戰之後,儘管路易·加布里埃爾·絮歇和讓·德迪厄·蘇爾特領導的法軍表現英勇,但熱那亞還是很快就被大軍包圍。到了4月6日,法軍已被從陸上和海上鎖死,一支強大的英國艦隊包圍了港口[3]。儘管如此,法軍的士氣依然高昂,馬塞納決心死守。
經過
編輯儘管熱那亞有強大的防禦工事,但馬塞納決定採取更具進攻性的戰略。4月7日,他下令襲擊拉蒂山,導致奧軍被趕出亞平寧山脈,蘇爾特率領的法軍在這次行動俘虜了約1,500名士兵,其中包括少將康斯坦丁·卡爾·達斯普雷[4]。兩天後,馬塞納開始了一場突擊,統合絮歇的部隊和其餘部隊,以1,200名士兵對抗10,000名帝國軍,成功抵禦住敵軍法軍並又俘虜了4,000名士兵。經過這場戰鬥,法軍開始死守,但其他小規模戰鬥持續進行,進一步給進攻方造成傷亡,迫使帝國軍停止進一步的行動。
與此同時,拿破崙的軍隊花了六天向米蘭行軍,並在該地駐軍六天。到5月底,瘟疫開始在熱那亞蔓延,城內平民開始反抗。談判於6月初開始,但馬塞納並不知道,奧軍指揮部已經下令解除圍困,因為波拿巴已經越過大聖伯納山口,威脅到了帝國的主力軍隊。6月4日,馬塞納的談判代表最終同意將法軍從熱那亞撤離。但表示「如果提到或寫到投降這個詞」就會繼續死守。
兩天後,一些法軍從海路離開了熱那亞,但馬塞納的大部分的軍隊帶着他們的裝備步行離開了熱那亞並沿着海岸向法國走去,結束了一場在世界軍事史上,最大膽、最堅韌、最具獨創性的圍攻戰,馬塞納因此戰備受讚譽,並證明他當之無愧為法國大革命戰爭中僅次於拿破崙的法軍將領[5]。
後果
編輯經過60天的艱苦圍困,熱那亞圍城戰為拿破崙的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牽制了大量部隊,使得拿破崙能夠越過大聖伯納山口並在馬倫戈襲擊帝國軍。
馬倫戈戰役後,哈布斯堡君主國軍隊參謀長向拿破崙說:
參考文獻
編輯- ^ 成功牽制了帝國軍隊,使得拿破崙在馬倫戈戰役取勝
- ^ 成功進駐城市
- ^ 第15262號憲報. 倫敦憲報. 1 June 1800.
- ^ Smith, Digby. The Napoleonic Wars Data Book. London: Greenhill, 1998. ISBN 1-85367-276-9. 179
- ^ INS Scholarship 1997: André Masséna, Prince D'Essling,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 Napoleon-series.org. [2013-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4).
- ^ James Marshall-Cornwall, Marshal Massena,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