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公直

元朝益都路乐安县人,官至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尉使

kei4公直(?—1286年),字世美,元朝益都路樂安縣人,官至輔國上將軍、都元帥、宣尉使。

生平

編輯

綦公直出生於益都路安樂縣縣城北綦許莊(今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樂安街道綦許村),自幼聰慧剛毅,十七八歲就擔任縣吏,二十歲參軍,隨軍活動於湖北江浙一帶。幾年後,晉為馬步諸軍鎮撫、都彈壓,掌管城壁、樓櫓、戰艦等守御器具[1][2]。後因病還鄉閒居六、七年[3]

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綦公直任益都勸農官。至元九年(1272年),綦公直升任沂、莒、膠、密、寧海五州都城池所千戶。至元十年(1273年),綦公直奉命赴高麗督造征日本戰艦,不久被忽必烈召見,命其與忽不烈拔都等同行荊南等處招討司事,參加與南宋的戰爭。綦公直率軍抵達峽州青草灘遇大雨返回玉泉山駐紮,後率兵三千攻破安進寨,繳獲牛馬七百頭。返回襄陽後,按樞密院命令督造戰船。待到襄陽城破,綦公直率鄧州光化唐州漢軍及郢、復熟卷軍九千二百人,隨其他諸軍繼續南伐。至元十二年(1275年)冬,綦公直率軍至隆興(今江西省南昌市),擊敗宋軍出城軍隊後追到追抵城下,越過戰壕焚毀隆興城樓櫓,斬首宋軍萬餘,隆興城投降,隨後吉安南安贛州等地皆隨之投降。此外,綦公直還擊破六百餘座南宋抗元堡柵。憑藉南伐功績,綦公直被授以武毅將軍、管軍千戶[1][2]

不久,綦公直被召入都覲見元帝忽必烈,加封昭勇大將軍,管軍萬戶,佩金虎符,領侍衛親軍。隨後鎮壓伯延、伯答罕、禿忽魯在西夏一帶的叛亂,並奉命在西夏地區屯田鎮守數年[3]。至元十八年(1281年)五月,綦公直被召赴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授輔國上將軍、都元帥、宣尉使。後經忽必烈允許,回家葬父,途徑濟南時,以元廷所賜錢物代納樂安縣全縣軍民酒課稅、河泊課稅共元寶、楮幣五千餘。綦公直返鄉後購買四十餘畝田地擴大祖塋。葬事完成後,綦公直又代繳樂安縣當年課稅,以及貧民無力完稅外逃的債務,並散發錢物救濟貧民等。之後,綦公直返回駐地別失八里(今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吉木薩爾北)。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海都篤哇諸王進攻別失八里,綦公直隨伯顏在洪水山與叛軍交戰,擊敗叛軍後追擊,結果因孤軍深入陷死在叛軍中,後葬於故鄉祖塋[1][2]

兒子

編輯

長子綦泰,一作綦太[3],元帝曾下詔讓其襲萬戶,後經綦公直上陳,改封綦泰為武孝尉,任樂安縣尹,並許其在祖父在世期間不換他職,後曾任寧海州知州[2][3]

三子忙古台,名字為蒙古名[4],綦公直南伐時,他曾攻佔梅關,擊破淮德山寨,率軍攻入廣東。後襲萬戶官職,佩金虎符,隨父親鎮守別失八里。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失陷於叛軍之中,次年返回後被授以定遠大將軍、中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後改任湖州炮手軍匠萬戶,因征討衢州山賊有功,加封為昭勇大將軍[2]

五子綦瑗,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戰死於別失八里[2]

紀念

編輯

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的東營市歷史博物館孫武祠內《廣饒歷代將軍展》中安放有綦公直的半身像[5]:36-39。廣饒縣有一條路名為「綦公路」,是為了紀念綦公直[3]

綦許村西北約一里處有綦公直墓,根據《廣饒舊志》記載,該墓與其祖父綦文,父親綦旺,弟弟綦方直,兒子綦泰和綦晉的墓在一起,原有石羊、石虎、石人各四尊,華表兩座,以及碑、碣、戟門、石供桌、志石等,現均已無存[3]。2004年,綦公直墓被廣饒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綦公直:军功显赫 聪明刚毅. 大眾網. 2013-12-05 [201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2. ^ 2.0 2.1 2.2 2.3 2.4 2.5 柯劭忞.   卷166. 新元史. 維基文庫. 1920 (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3.5 说说广饶县“綦公路”名字的由来. 橘色資訊網. 2018-08-16 [2019-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4). 
  4. ^ 趙翼.   18. 陔餘叢考. 維基文庫 (中文). 
  5. ^ 辉煌2005——博物馆年鉴. 東營市歷史博物館. 2006-01 [2019-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