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龍屬學名Bradysaurus)是種早期的大型、繁盛的鋸齒龍類,身長2.5到3公尺,化石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貘頭獸組合帶,地質年代為二疊紀開匹坦期。緩龍與體型類似的恐頭獸類,都是二疊紀中期的大型草食性動物。緩龍可能是行走緩慢、笨拙、無害的動物,演化出厚重的鱗甲,以保護牠們遭到掠食動物的攻擊,如麗齒獸類

緩龍屬
化石時期:265–260 Ma
二疊紀中期
無效狀況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演化支 副爬蟲類 Parareptilia
目: 前棱蜥形目 Procolophonomorpha
科: 鋸齒龍科 Pareiasauridae
屬: 緩龍屬 Bradysaurus
Watson, 1914
模式種
Bradysaurus baini
(Seeley, 1892)
  • B. baini (Seeley, 1892)
  • B. seeleyi Haughton & Boonstra, 1929
異名

Platyoropha Haughton and Boonstra, 1929

南非的緩龍足跡化石

特徵

編輯
 
柏林自然史博物館的緩龍骨骸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的緩龍骨骸
 
B. baini的想像圖
 
B. seeleyi的想像圖

緩龍是已知最原始的鋸齒龍類,被認為可能是其他種的祖先。緩龍的體型大型,顯示這群奇特的動物僅管位在演化階段的很早位置,但已演化至理想的大小。較晚、較衍化的盾甲龍也沒緩龍大。大體積的優點是抵抗掠食動物,與維持穩定的體溫(巨溫性)。

緩龍的頭骨大且寬廣,長約42到45公分,前端呈圓形。頭骨有多個瘤狀物,骨頭間的骨縫不容易發現。邊緣的牙齒成高冠狀,有少數齒尖,這是原始的特徵。

腳部寬廣而短,前腳的指骨數量是2-3-3-3-2,後腳的指骨數量是2-3-3-4-3。整個身體由骨質鱗甲保護,但沒有比更衍化近親的鱗甲厚重。

物種

編輯

在1969年,Oskar Kuhn列出至少9個緩龍的種。在同一年,Lieuwe Dirk Boonstra根據牙齒結構,指出只有4個種,其中兩種後被建立為Embrithosaurus

BrachypareiaBradysuchusKoalemasaurusPlatyoropha被視為是緩龍的異名。

B. baini,化石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的貘頭獸集合地帶,是緩龍的模式種。頰部骨頭中度發展。口鼻部寬廣、圓形,上下頜各15到16對重疊的牙齒。此種被認為是早期的鋸齒龍類,缺乏明顯的自有衍徵

B. seeleyi,化石也是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的貘頭獸集合地帶,是較不常見的物種。Boonstra認為此種是個有效種,但Lee認為此種是更先進鋸齒龍類的近親。此種似乎是NochelesaurusEmbrithosaurus的近親。與體型相近、數量更多的B. baini相比,此種的頰骨更大。上下頜各19到20對明顯重疊的牙齒。

參考資料

編輯
  • Boonstra, L. D. 1969, "The Fauna of the Tapinoephalus Zone (Beaufort Beds of the Karoo)," Ann. S. Afr. Mus. 56 (1) 1-73, pp. 29-32
  • Edwin H. Colbert, 1965, The Age of Reptiles, The World Naturalist,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London, pp.52-3
  • Barry Cox, R.J.G.Savage, Brian Gardiner, Dougal Dixon, 1988 Illustrated Encyclopa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Animals
  • Carol Lane Fenton and Mildred Adams Fenton, 1958, The Fossil Book, Doubleday & Co., Garden City, New York, p.306
  • Kuhn, O, 1969, Cotylosauria, part 6 of Handbuch der Palaoherpetologie (Encyclopedia of Palaeoherpetology), Gustav Fischer Verlag, Stuttgart & Portland,
  • Lee, MSY (1997), Pareiasaur phylogeny and the origin of turtles. Zool. J. Linnean Soc., 120: 197-28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