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捷爾·麗蓮·伏尼契

英国作家、音乐家(1864-1960)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愛爾蘭語Ethel Lilian Voynich,1864年5月1日—1960年8月27日),婚前姓布爾(Boole),愛爾蘭小說家音樂家、獨立事業的支持者。是卡瑪的曾姨母。[1]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
出生Ethel Lilian Boole
(1864-05-11)1864年5月11日
愛爾蘭科克
逝世1960年7月27日(1960歲—07—27)(96歲)
美國紐約
職業小說家、音樂家
代表作牛虻

她生於科克,父親是數學家喬治·布爾,母親是女權主義哲學家[2]瑪麗·埃佛勒斯[3]——喬治·埃佛勒斯的侄女、20世紀早起刊物《Crank》的作者。[4]1893年她與波蘭裔古物商人威爾弗里德·米高·伏尼契結婚。

生平

編輯

她主要以小說《牛虻》知名,該書於1897年在美國英國出版,講述了一名意大利革命者的鬥爭。這部小說在蘇聯廣受歡迎,在那兒成為暢銷書和必讀書,因為意識形態上可被利用;由於類似原因它在中國也很出名。伏尼契死時,《牛虻》售出了2500000本,1928年和1955年還被改編成電影[5]

據歷史學者羅賓·布魯斯·洛克哈特英語Robin Bruce Lockhart透露,悉尼·賴利——一個俄羅斯出生的冒險家和特務,受僱於英國秘密情報局,1895年在倫敦會見了艾捷爾·伏尼契。艾捷爾·伏尼契在維多利亞後期的文壇和俄羅斯流亡人士圈內都是重要人物。洛克哈特當時也在情報部門供職,他聲稱伏尼契與賴利曾有婚外情,還曾一起遠渡意大利。期間賴利告訴伏尼契他在俄國的青年生活,後來《牛虻》中的主角亞瑟·伯頓即是以他為原型。[6]不過賴利的傳記作者安德魯·庫克不承認此說,認為賴利可能將伏尼契的親流亡者激進活動告知了政治部。[7]

蘇聯天文學家塔瑪拉·米哈伊洛夫娜·斯米爾諾娃英語Tamara_Smirnova1970年發現的小行星2032(2032 Ethel)即以艾捷爾命名。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专访“文革”反思片洋导演卡玛》 六、“文革”远比犹太人被迫害更复杂. [201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2. ^ Showalter 1977, p. 63.
  3. ^ Sometimes given as Everett. Showalter 1977, p. 63.
  4. ^ Showalter 1977, pp.251–252.
  5. ^ Cork City Librari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1-18. provides a downloadable 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f Evgeniya Taratuta's 1957 biographical pamphlet Our Friend Ethel Lilian Boole/Voynich, translated from the Russian by Séamus Ó Coigligh. The pamphlet gives some idea of the Soviet attitude toward Voynich.
  6. ^ Robin Bruce Lockhart, Reilly: Ace of Spies; 1986, Hippocrene Books, ISBN 0-88029-072-2.
  7. ^ Andrew Cook, Ace of Spies: The True Story of Sidney Reilly, 2004, Tempus Publishing, ISBN 0-7524-2959-0. Page 39.
  • Showalter, Elaine.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from Charlotte Brontë to Doris Less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ISBN 978-0-8606-8285-1.
  • An article in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 Chronicle, Vol XXVIII Autumn 196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