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部長會議

历史行政机关

蘇聯部長會議(俄語:Совет Министров СССР)是1946至1990年蘇聯國家權力的最高行政機關,即蘇聯政府的一部分。其前身是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建立的蘇聯人民委員會,1946年3月第二屆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其改稱為部長會議,而各人民委員也隨之改稱為部長。

委員會依據適當的法律發佈聲明和命令,對全聯盟境內的共和國均有司法權力。然而,最為重要的法令會與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佈聯合聲明,因後者在事實上更有權力。在1991年部長會議解散,代之以新成立的蘇聯內閣會議,在幾個月後隨着蘇聯解體而消失。

部長會議先後共擁有過七個主席,即蘇聯總理。自赫魯曉夫下台後,黨中央禁止任何人同時擔任蘇聯的兩大要職,蘇共總書記和蘇聯總理。部長會議的主席團為蘇聯政府的集體決策者。主席團成員包括:部長會議主席一名、第一副主席和副主席若干人、各部部長、各個國家委員會主席、各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以及經部長會議主席提名、由蘇聯最高蘇維埃批准的蘇聯其他機關和組織的領導人。

組成機構

編輯

根據《蘇聯部長會議組織法》規定,部長會議(中央政府)由下列各部委和主管機構組成:

  • 蘇聯全聯盟部
    • 航空工業部
    • 原子能和原子工業部
    • 汽車和農業機器製造部
    • 對外經濟聯絡部
    • 水利建設部
    • 地質部
    • 民用航空部
    • 醫藥工業部
    • 輕工業部
    • 食品工業和日用器械部
    • 水果、蔬菜部
    • 畜牧業和飼料生產機器製造部
    • 冶金部
    • 海運部
    • 石油工業部
    • 天然氣工業部
    • 國防工業部
    • 通用機器製造部
    • 交通部
    • 無線電工業部
    • 漁業部
    • 工業建設部
    • 建築材料工業部
    • 重工業企業建設部
    • 機床製造和工具工業部
    • 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企業建設部
    • 建築、築路和公用工程及其製造部
    • 蘇聯遠東和後貝加爾地區建設部
    • 造船工業部
    • 運輸建築部
    • 重型和運輸機器製造部
    • 煤炭工業部
    • 化學和石油加工工業部
    • 電子工業部
    • 電機工業部
    • 儀表製造、自動化工具和控制系統部
    • 礦肥生產部
    • 通訊器材工業部
    • 中型機器製造部
    • 造船工業部
    • 拖拉機和農業及其製造部
    • 運輸建設部
    • 動機機器製造部
    • 化學和石油機器製造部
    • 有色冶金工業部
    • 黑色冶金工業部
    • 對外貿易部
  • 蘇聯聯盟—共和國部
  • 蘇聯全聯盟國家委員會
    • 國家產品質量管理和標準委員會
    • 國家計算技術和信息委員會
    • 國家水文氣象委員會
    •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 國家發明和發現委員會
    •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
    • 國家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
    • 國家水文氣象和自然環境監督委員會
    • 國家物資儲備委員會
    • 國家原子動力工業安全操作監督委員會
    • 國家建設委員會
    • 國家職業技術教育委員會
    • 出版、印刷和書籍發行委員會
    • 國家林業委員會
    • 國家農業生產技術保障委員會
    • 國家石油產品供應委員會
    • 國家國際旅遊委員會
    • 蘇聯人民監督委員會
  • 蘇聯聯盟—共和國國家委員會
  • 其他直屬機構
    • 蘇聯國家銀行理事會
    • 檔案管理總局:1929年成立時稱蘇聯中央檔案管理局,直屬教育人民委員部。1938年歸屬內務部。1960年起稱蘇聯部長會議檔案管理總局
    • 蘇聯部長會議辦公廳
    • 中央統計局
    • 塔斯社
    • 國家原子能利用委員會
    • 國家民用建設與建築委員會
    • 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
    • 蘇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事務委員會
    • 宗教事務委員會
    • 俄羅斯東正教事務委員會
    • 最高學位評定委員會
    • 「加強國際和平」列寧國際獎金委員會
    • 文學藝術建築列寧和國家獎金委員會(即列寧文學藝術獎金委員會)
    • 科學技術列寧和國家獎金委員會(即列寧科學技術獎金委員會)
    • 列寧獎金和國家獎金委員會
    • 蘇聯工商會
    • 國家仲裁委員會
    • 蘇聯部長會議秘書處
    •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典禮局
    • 測繪總局
    • 國家保險總局
    • 蘇聯新聞局
    • 少數民族事務局
    • 水文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