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如奉
董如奉(1882年—?年),字杏村[1],直隸省保定府高陽縣[2][3]人。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畢業,宣統二年工科進士。
生平
編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4],先後留學日本宏文學院普通科,東京高等工業預科[5],東京高等工業學校色染科[6]。
宣統二年(1910年),參加遊學畢業生考試,得84分,列最優等[7]。九月二日,內閣奉上諭:董如奉著賞給工科進士[8][9]。
宣統三年(1911年),廷試一等,經學部考驗列最優等[10],授職翰林院編修[11]。
後在直隸勸業道任職。民國成立時,調任直隸甲種染織學校校長,民國3年(1914年)染織學校併入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董如奉改任該校染織科主任,當其調任工業試驗所所長時,仍在該校兼任教員[1]。
民國元年(1912年),發起成立直隸實業促進會[12],請改保定補習學校為染織學校[13]。
民國7年(1918年),任直隸工業專門學校染織科主任間,以「辦學着有成績」,獲獎七等嘉禾章[14]。
民國8年(1919年),任直隸工業試驗所所長間,以「辦理實業」,獲獎農商部三等獎章[15]。
民國6年(1917年)9月,任直隸工業試驗所所長,後雖事權嬗變,仍蕭規曹隨。最初幾年,試驗所在穩定中略有發展,至民國10年(1921年),專職人員由17人發展到26人;經試驗所鑒定的物品,年均達300項。同時,還開展了對本省工業原料資源的調查與研究。民國11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殃及天津,試驗所的房舍被直軍佔用,致使試驗鑒定工作難以正常開展。此後,軍閥混戰連年不息,且政權屢屢更迭,非但房舍常被軍隊佔用,更因經費無著,試驗所的職員,多以兼職維持生活;試驗工作,實際上處於癱瘓狀態。直到民國17年(1928年)8月,北伐戰爭結束後,新改制的河北省建設廳廳長溫壽泉,下令恢復直隸工業試驗所並改名河北省工業試驗所,仍由董如奉任所長。董如奉先是向天津警備司令部和平津衛戍總司令部交涉將駐紮試驗所的第三集團軍的補充大隊調走;同時,重新擬訂章程,將試驗所調整為三課:分析課(原礦業科並入)、化學工業課(原染織科並入)和窯業課。接着動員部分原職人員復任,至民國18年(1929年)調任[1]。
民國17年(1928年)10月,河北省商品陳列所改為國貨陳列館,所長董如奉辭職[16]。
民國18年(1929年)1月21日,任河北省政府工商廳技正[17]
民國23年(1934年)11月,任保定第六屆國貨展覽會織染工業類審查員[18]
1949年,在河北省立工學院任職[19]。
家族
編輯高陽董氏有董懋中(嘉靖十七年進士、光祿寺少卿)、董煜(順治十六年進士、金堂知縣)、董一薰(康熙二十四年、安定知縣)等曾中進士。
著作
編輯- 《河北省工業試驗所第一次報告書》,董如奉,河北省工業試驗所
- 「常識:常識數則」 董杏邨 工業學院學報 1934年第1期第226頁
- 「海水深處呈濃青色之理由」 董杏村 工業學院學報(第1冊) 1934第226頁
- 「工廠之鋸形天窗必須北向之理由」 董杏村 工業學院學報(第1冊) 1934第226頁
- 「紅紙之上以濃墨書寫黑字經久注視之後字體變黑綠色之理由」 董杏村 工業學院學報(第1冊) 1934第226頁
- 「物體經水濕潤變暗之理由」 董杏村 工業學院學報(第1冊) 1934第226頁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直隸工業試驗所鈎沉」,王家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學習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天津文史資料選輯 2005年 第一輯 總第一百零五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06月第1版,第73頁
- ^ 《宣統四年春季職官錄》,內閣印鑄局編印,京師翰林院,第8頁
- ^ 《詞林輯畧》卷十一畢業授職及館選,第5頁
- ^ 直督袁宮保近者考取學生50名,董如奉等10名令其先學日語一年,再入尋常師範學堂,范延榮等19名令其在宏文學院習教育學及管理法等,臧守義等2名習速成師範。《東方雜誌》第1年第9期
- ^ 《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吳嘉陵著,第141頁
- ^ 《官報》,學部日本遊學生監督處編,第28期
- ^ 「遊學畢業生等第分數單」,《政治官報》,宣統二年八月十六日,第1039號,第3頁
- ^ 董如奉,年二十八歲,直隸附生,遊學日本畢業,「阿穆爾靈圭等為請分別給予遊學畢業生等第及出身事奏摺」,《歷史檔案》1997年第2期
- ^ 《政治官報》,宣統二年九月初三日,第1055號,第2頁
- ^ 董如奉,年二十九歲,直隸附生,工科進士。「唐景崇等為請照章錄用廷試遊學畢業生事奏摺」 宜統三年五月初九日,「宣統二年歸國留學生史料續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 ^ 上諭:此次引見之廷試遊學畢業生進士江古懷、何育傑、鍾世銘、劉冕執、俞同奎、高勝儒、凌春鴻、吳乃琛、孫昌潤、羅忠詒、劉國珍、刁作謙、陳祖良、梁賚奎、陳訓昶、董如奉、林葆恆、葉可樑、朱天奎、韓楷均著授職翰林院編修;諸翔、王蔚文、謝培筠、季新益、羅聽餘、汪果、孫多鈺、薛宜琪、崔潮、吳鼎昌、劉先䳲、沈王楨、方擎、劉慶綬、趙世瑄、廖炎、楊壽桐均著授職翰林院檢討;朱公釗、張嘉森、胡驤、黃曾銘、唐在賢、鍾偉、薛楷、方時簡、韓振華、江順德、屠密、嚴恩棫、彭炳、張修敏、楊德森、朱葆勤、黃瀛元、席聘臣均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宣統三年五月十一日」,《兩廣官報》
- ^ 《複印報刊資料 經濟史》,1999年第3期,第95頁
- ^ 「實業公會呈請改保定補習學校為染織學校文」,董如奉擬稿,《直隸實業雜誌》第5期,1912年9月15日
- ^ 《政府公報》民國7年7月14日第887號,第15頁
- ^ 《政府公報》民國8年3月16日第1118號
- ^ 《河北工商月報》, 1928, (1-2).第35頁
- ^ 《國民政府公報》第72號
- ^ 《《益世報》天津資料點校彙編 二》,天津市地方志編修委員會辦公室,天津圖書館編,第738頁
- ^ 丁德全主編,《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志 1903~2003》,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8,第6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