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利普斯
西奧多·利普斯(Theodor Lipps,1851年7月28日—1914年10月17日),德國哲學家。
西奧多·利普斯 | |
---|---|
出生 | 1851年7月28日 瓦爾哈爾本 |
逝世 | 1914年10月17日(享年63歲) 慕尼黑 |
時代 | 十九至二十世紀哲學 |
地區 | 西方哲學 |
學派 | 慕尼黑現象學派 |
著名思想 | 利普斯-邁耶法則 |
受影響於
| |
影響於
|
生平
編輯利普斯曾在慕尼黑大學執教,是當時德國最有影響力的大學教授之一,吸引了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利普斯重點關注藝術和審美概念,他的哲學思想大部分都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是他狂熱的崇拜者,所以弗洛伊德的無意識概念很大程度上受利普斯的影響[1]。利普斯認為,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的意識層級,而笑聲則與隱藏的消極方面有關。他採納了羅伯特·維歇爾的移情或審美同感(Einfühlung)的概念。利普斯晚年接受了埃德蒙德·胡塞爾的一些觀點。部分學生不看好利普斯的心理主義,並與胡塞爾的學生一起發展出了一個所謂「本質現象學」的新哲學分支。其中包括莫里茨·蓋格,他最先撰寫了一篇關於移情的本質和意義的現象學文章,與利普斯的影響直接相關。
參考文獻
編輯- ^ Pigman, G.W. Freud and the history of empath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1995 Apr.; 76 (Pt 2):237–56.
相關文獻
編輯- Hatfield, G. Psychology Old and N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Cognitive Science Technical Report No.IRCS-01-07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01)
- Lyubimova, T. "On the Comi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Aesthetics, Art, Life: A Collection of Articles, compiled by T. Lyubimova, M. Ovsyannikov; general editorship by A. Zis; translated from the Russian by Sergei Syrovatkin (Moscow: Raduga Publishers, 1988), pp. 200–211.
外部連結
編輯- Theodor Lipps的作品 - 古騰堡計劃
- 互聯網檔案館中西奧多·利普斯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作品
- Some digitized tex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Lipps in the Virtual Laboratory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