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號炮艇
解放號炮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軍區(第十五兵團兼)江防司令部(中南軍區海軍前身)海防艇大隊的一艘小炮艇,參加了1950年5月25日萬山群島戰役的垃圾尾海戰,現作為功勳艇、國家一級文物陳列於青島市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
解放 | |
---|---|
概觀 | |
艦種 | 登陸測量艇(美國服役期間) 海關艇 炮艇(1950年後) |
擁有國 | 美國(建成至二戰結束出售) 中華民國(購入後至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以後) |
下水 | 未知 |
服役 | 1950年3月移交解放軍 |
現況 | 陳列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 |
榮譽及獎項 | 功勳艇 |
技術數據 | |
排水量 | 28噸 |
全長 | 17.1米 |
全寬 | 4.37米 |
吃水 | 0.6米 |
最高速度 | 13.5節 |
武器裝備 | 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1門 20毫米機炮1門 12.7毫米機槍2挺 |
歷史
編輯該艇的型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制LCC登陸控制艇。戰後被中國的海關、港務局等接收、購買了一些。中國人民解放軍稱之為「坦克登陸艦測量艇」。解放號炮艇的來歷具體些信息不詳。九龍海關起義船艇、1953年6月,海軍「3-46」號炮艇,電影《碧海丹心》中出鏡的一艘炮艇,都是同級別的LCC。
該艇二戰後由美國海軍出售給國民政府作為海關艇使用,1950年3月由海關移交給廣東軍區江防司令部,改造為炮艇,命名為「解放」號。1950年5月,「解放」號炮艇艇長梁魁庭(起義的「舞鳳」號淺水炮艇副艇長),指導員是1933年參加紅軍的王大明。排水量28噸,艇艏25毫米炮一門,兩邊12.7毫米機槍各一挺,無坐力炮一門,歪把子機槍一挺。江防司令部海防大隊副大隊長林文虎任垃圾尾登陸的海上火力船隊副隊長,坐鎮「解放號」炮艇指揮。1950年5月24日,參戰的炮艇從黃埔港出發航渡到唐家灣海域漂泊。送來的作戰命令是:5月25日凌晨兩點出發,編隊為解放號炮艇先行,勞動號炮艇第二,前進號炮艇第三;航行中不准使用燈光信號;拂曉到達垃圾尾媽灣海域投入戰鬥。
解放號炮艇於5月25日凌晨4時從牛頭島與中心洲之間的水道自北向南穿過,孤艇到達目的地垃圾尾馬灣,觀察到馬港港停泊着中華民國海軍各類艦艇20多艘,其中排水量千噸以上的大艦有4艘。國軍軍艦首先發來燈光信號詢問,見「解放」號沒回答,隨即向解放號開炮。林文虎命令「解放」號暫不開火,全速衝進國軍艦群後再猛烈開火。「解放」號艇長梁魁庭熟悉國軍艦艇燈光信號,發現了第三艦隊旗艦是1240噸的「太和號」護航驅逐艦,「解放」號集中火力猛擊「太和號」艦橋,將第三艦隊司令官兼粵南防衛司令齊鴻章擊成重傷(回台後截去右胳膊)。隨後,「解放」號炮艇利用國軍艦艇失去指揮的機會,在國軍艦群中穿插出擊,擊中了空載排水量1625噸的戰車登陸艦「中海號」起火。掃雷艦「永定」號、永康」號被擊傷。「解放」號孤艇激戰了一個多小時,艇上的武器幾乎全部打壞,19名官兵傷13人,另有3人作戰陣亡。這時天也亮了,「解放」號艇長梁魁庭頭部與身上8處負傷,帶傷堅持駕艇從垃圾尾島和中心洲之間僅50米寬非常淺的水道突圍,指導員王大明使用歪把子機槍壓制水道兩側島上守軍海軍陸戰隊第2旅的火力,成功擺脫了國軍大艦的追擊。戰鬥中「解放」號艇艏被重創一個大洞,灌入海水導致艇艏下沉,全艇被創上百處,船員們不停地往外舀水,堅持到返回唐家灣直接沖灘獲救。「解放」艇上僅3人沒有受傷。
解放號炮艇作戰犧牲3人:
紀念
編輯毛澤東主席讚揚這次海戰「是人民海軍首次英勇戰例,應予表揚」。林文虎被中南軍區追認為海軍戰鬥英雄。梁魁庭被授予全國戰鬥英雄,是出席1950年9月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7名海軍代表之一[1]。解放號艇指導員王大明被授予海軍戰鬥英雄,1951年國慶節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英雄代表六十三人之一登上天安門觀禮。[2]
戰後,解放號炮艇作為英雄艇,一直保留。1989年入駐青島海軍博物館作為革命文物展出。
參考文獻
編輯- ^ 柏生:「英勇機智的海上英雄——記人民海軍梁魁庭艇長」,《人民日報》,1950.09.29
- ^ 新华社:1951年国庆首都举行隆重庆典. [2021-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