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戈倫夫(英語:Tom Grunfeld,也譯做湯姆·戈爾菲爾德;1946年5月22日[1]), 1946年生,紐約州立大學帝國州立學院英語Empire State College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東亞史,特別是中國歷史西藏歷史[2][3]

譚·戈倫夫
Tom Grunfeld
PhD
出生阿德柏特·譚馬仕·戈倫夫(Adalbert Tomasz Grunfeld
1946
國籍 美國
學術工作
學科現代史
副學科東亞史 (中國近代史, 西藏近代史)

學歷

編輯

生涯

編輯

他經常被要求為BBC(英國廣播公司)和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國際新聞網絡)國際評論當前的中國和西藏事務[4][5]。然而討論被政治化了。紐豪斯寫道,那些反對中國進入西藏的人,有時強調直覺與「更深層次的」知識,而不是收集事實,並指責戈倫夫和梅爾文·戈爾茨坦說,「他們應該懂得更多」,而不是批評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西藏是一個封建社會[6]

約翰·鮑爾斯(John Powers)寫道,中國和西藏的作家用情緒化的語言相互攻擊,雙方「堅持極端和毫不妥協的立場」。西藏作家質疑戈倫夫的正直和寫作權威。鮑爾斯將戈倫夫和伊斯雷爾·愛潑斯坦歸類為「熱心支持中國版本的事件,在描述20世紀50年代之前西藏狀況時,基本使用與中國作家相同的語言」的人,並指出戈倫夫著作明顯偏袒中國,描述部分史實不準確或有偏差。戈倫夫繼續着《權力的遊戲》,描繪了一幅「野蠻、剝削和原始社會」的圖景,這個社會被劃分為生活在富裕中的貴族階層,而大多數人都是農奴和奴隸[7]

戈倫夫曾任美中人民友好協會會員,《新中國》雜誌工作人員和撰稿人,關心亞洲學者委員會成員,《關注亞洲學者通訊》(現為《亞洲批判研究》Critical Asian Studies)撰稿人。據西藏流亡作家、社會活動家嘉央諾布說,戈倫夫既不會說漢語也不會說藏語,在他的書中也沒有使用藏語或漢語的來源[8]

關於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1905-1972),戈倫夫得出的結論是他不是美國共產黨黨員,儘管他很同情:

讀了幾十年(20世紀20 - 60年代)斯諾的日記、無數頁的信件、他的FBI檔案、兩篇傳記、至少一篇碩士論文和無數篇文章,讓我相信他不是美國共產黨的一員……在我看來,他對他們的一些想法和活動表示同情是毫無疑問的[9]

戈倫夫表示,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西方社會對西藏感興趣的人主要是上層社會,比如殖民者、探險者等。當西方社會正經歷經濟大蕭條之時,詹姆斯·希爾頓在1933年出版了《消失的地平線》一書,其中對香格里拉世界的完美描繪深深吸引了正在苦難中掙扎的普通人,從此西藏逐漸在西方家喻戶曉。1960年代相繼出版的《第三眼英語The Third Eye (book)》、《西藏生死書》等書進一步使西藏文化在西方大眾化、普及化。[10]

獎項

編輯

戈倫夫獲得了眾多獎項,包括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英語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1984年),紐約市立大學研究基金會(1985年),和福特基金會(1993年)等機構的旅行和研究。 他也是傅爾布萊特計劃高級學者(2009年)。

作品

編輯

戈倫夫的博士論文題目是《革命之友:美國對中國共產黨的支持,1926-1939》(紐約:國際大學微電影學院:1985)[11]

圖書

編輯

著作或編輯的圖書包括:

  • 《現代西藏的誕生》(1987年,1996年,2015年)[12][13]中譯本於1990年出版。[14]
  • 《靠她自己:從三藩市地震到中國革命的記者冒險,1917-1927》(1993年,2017年)是共黨同路人Milly Bennett的自傳[15]
  • 《世界文明:來源,圖像和解釋》,第1卷(1998年,2001年,2005年)[16]
  • 《世界文明:來源,圖像和解釋》,第2卷(1998年,2001年,2005年)[17]
  • 《越南戰爭:文獻史》(2002年,2003年)[18]

文章

編輯

文章發表包括:

  • 「世界屋脊/評論文章」關注亞洲學者公報(1977)[19]
  • 「'上帝,我們有樂趣':中國中央情報局和中美關係,」亞洲重要研究(2003年)[20]
  • 「重新評估西藏政策」政策研究所(2005年)[21]
  • 「電影評論:中國的圓眼和他們選擇中國」,亞洲重要研究(2009)[22]
  • 「回顧:中國共和國的外國人和外國機構」,「當代亞洲期刊」(2014年)[23]
  • Grunfeld,A。Tom(1997)。Grunfeld, A. Tom. “揭開西藏的神秘面紗:解開雪域的秘密”. 人文與社會科學在線。H-網 (H-網). 19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7). 
  • 「西藏與美國」,當代西藏:爭議地區的政治,發展與社會(2017)[2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孫力舟. 谭·戈伦夫的西藏研究. 中國西藏網. [201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4). 
  2. ^ Tom Grunfeld. Empire State College. [2 September 2017]. 
  3. ^ 3.0 3.1 Manhattan Faculty Profiles. Empire State College.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5). 
  4. ^ 4.0 4.1 Tom Grunfeld. Empire State College. [2 September 2017]. 
  5. ^ Sherman et al. 2001
  6. ^ Neuhaus(2012年)第219-220頁
  7. ^ Powers(2004年)第19, 28頁
  8. ^ Jamyang Norbu. ACME OF OBSCENITY. 故鄉網. August 17,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4). 
  9. ^ Edgar Snow & CPUSA. H-NET H-HOAC Discussion. [2 September 2017]. 
  10. ^ 美国著名藏学家谭•戈伦夫教授访问我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201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4). 
  11. ^ Grunfeld, Adalbert T. Friends of the Revolution: American Supporters of China's Communists, 1926–1939. New York University. 1985 [2 September 2017]. 
  12. ^ Grunfeld, A. Tom. The Making of Modern Tibet. Zed Books. 1987 [2 September 2017]. 
  13. ^ Grunfeld, A. Tom. The Making of Modern Tibet. Routledge. 24 February 2015 [2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14. ^ A. Tom Grunfeld. 现代西藏的诞生. 中國藏學出版社. 1990年 [2019-02-04]. ISBN 78005703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4). 
  15. ^ Bennett, Milly. Grunfeld, A. Tom , 編. On Her Own: Journalistic Adventures from th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to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7-1927. M.E. Sharpe. 22 July 2016 [2 September 2017]. 
  16. ^ Grunfeld, A. Tom; Sherman, Dennis; Rosner, David. World Civilizations: Sources,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 Volume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September 2017]. 
  17. ^ Grunfeld, A. Tom; Sherman, Dennis; Rosner, David. World Civilizations: Sources,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 Volume 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September 2017]. 
  18. ^ Grunfeld, A. Tom; Young, Marilyn Blatt; Fitzgerald, John J. On Her Own: Journalistic Adventures from th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to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7-1927. M.E. Sharpe. 2003 [2 September 2017]. 
  19. ^ Grunfeld, A. Tom. Roof of the World / A Review Essay (PDF).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1977 [2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8-11). 
  20. ^ Grunfeld, A. Tom. 'God We Had Fun': The CIA in China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 Critical Asian Studies (Routledge). 2003 [2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31). 
  21. ^ Grunfeld, A. Tom. Reassessing Tibet Policy.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2003 [2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 
  22. ^ Grunfeld, A. Tom. Film Reviews: Round Eyes in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y Chose China. Critical Asian Studies. 2009 [2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31). 
  23. ^ Grunfeld, A. Tom. Review: Foreigners and Foreign Institutions in Republica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Taylor & Francis). 4 November 2014 [2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3). 
  24. ^ Grunfeld, A. Tom. Tibet and the United States. Sautman, Barry; Teufel Dreyer, June (編). Contemporary Tibet: Politics,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in a Disputed Region. Routledge. 2 March 2017: 368. 

資料來源及進一步閱讀

編輯
  • Experts at Empire State College > Experts Home > A. Tom Grunfeld. 帝國州立學院.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9). 
  • "Tibetan-Chinese Relations—an EAA Interview with A. Tom Grunfeld", Education About Asia 14.2 (Fall 2009)
  • Ingram, Paul O. Tibet, the facts (1990) Tibetan Young Buddhist Association
  • Joes, Anthony James. Resisting rebellion: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counterinsurgency (2006)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ISBN 0-8131-9170-X
  • Neuhaus, Tom, Tibet in the Western Imagination, Springer, 2012, ISBN 978-1-137-26483-1 
  • Powers, John. History As Propaganda: Tibetan Exiles versu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9. ISBN 978-0-19-988397-4. 
  • Sherman, Grunfeld, Markowitz, Rosner, and Heywood. World Civilization: Sources,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 Volume II, 3rd ed. (2001) McGraw-Hill. ISBN 0-07-241825-7
  • A. Tom Grunfel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WorldCat Page.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