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葉賽寧
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俄語: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羅馬化:Sergey Aleksandrovich Yesenin;1895年10月3日—1925年12月28日),俄國詩人,以創作抒情詩文為主。
謝爾蓋·葉賽寧 |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梁贊省康斯坦丁諾沃 | 1895年10月3日
逝世 | 1925年12月28日 蘇聯列寧格勒 | (30歲)
職業 | 抒情詩人 |
國籍 | 蘇聯 |
創作時期 | 1915–1925 |
配偶 | 安娜·伊茲里亞德諾娃 (1913–1916) 季娜伊達·賴希 (1917–1921) 伊莎多拉·鄧肯 (1922–1925) 索菲亞·托爾斯塔婭 (1925; 他去世) |
概況
編輯1895年10月3日,謝爾蓋·葉賽寧出生在俄羅斯帝國梁贊省康斯坦丁諾沃鎮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在祖父母的家中度過了大部分的童年時光,並於9歲時便開始寫詩。
1912年,葉賽寧來到莫斯科,開始是投奔父親,他父親已經離家很多年,一直在莫斯科的肉店工作,肉店老闆提議讓葉賽寧在店裏當一名會計。但是這和葉賽寧的夢想不符合,於是他離開了肉店,也離開了父親。1912年開始在一家書店裏工作,1913年在一家印刷公司當校對員,他離自己出書和經濟獨立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也使得他有機會讀更多的書。1913年,他開始就讀於歷史哲學系在莫斯科城市國民大學[1][2]。早期時候,他的詩的靈感大都來自俄羅斯的民間傳說。1915年,他來到聖彼得堡,漸漸結識了亞歷山大·勃洛克、尼古拉·卡拉約夫、謝爾蓋·高羅德斯基(Сергей Городецкий)和安德烈·別雷等當時俄國的著名詩人,並於同年發表了第一本詩集:《亡靈節》(Радуница),開始聞名於文壇。
勃洛克促進了葉賽寧作為詩人的早期創作生涯,並與卡拉約夫教授他抒情詩歌方面的一些寫作技巧。而別雷則在詩歌的形式方面對葉賽寧有較大指導和影響。
後來,俄國爆發的十月革命對葉賽寧的創作產生了影響,使他的創作發生了根本轉變——他開始歌頌革命,讚揚工人階級(但從根本上他並不理解革命和蘇維埃制度),以至於形成了所謂以「放蕩不羈、玩世不恭」為形態的「葉賽寧氣質」(但此說法並不普遍)。
一戰開始後,在1916年4月他被徵召入伍,但並不在前線衝鋒陷陣。後來2月革命後,他繼續在國家杜馬下屬的軍事委員會工作。 1917年3月,他結識了季娜伊達,一個美貌風趣的出版社秘書。在相識3個月以後,他們舉行了婚禮。雖然家庭生活並不是平靜的,但是葉賽寧的生命中出現了家,愛情和孩子。他的女兒也在此期間出生(1918年) 1918年5月,出版了關於祖國的第二本詩集 Голубень。 1919年,建立「印象」文學社,葉賽寧也是組織者之一。同年成立印象出版社,在此出版社中出版了許多他的作品。
婚姻
編輯1921年秋天,在葉賽寧訪問阿列克謝·雅科夫列夫的工作室之際,他認識了美國舞蹈家伊莎多拉·鄧肯——一個比他年長18歲的女子。他們在1922年的5月2日結婚,然後結伴去了歐洲和美國,在此期間,葉賽寧對酒精成癮,逐漸失去控制。他經常喝醉,因而導致暴力肆虐,甚至損毀酒店的客房和引起騷亂,此行為被國際新聞界四處宣傳,對夫妻雙方都造成不好的影響,甚至使其與鄧肯的婚姻近乎告終。1923年5月,他返回莫斯科,幾乎是迅速地與演員奧古斯塔·米克拉舍夫斯卡婭開始了交往,有謠言說他與奧古斯塔舉行了民間儀式的婚禮,儘管他尚未同鄧肯離婚。
同年,他與女詩人娜傑日達·沃爾平(Наде́жда Давы́довна Во́льпин)生下一個兒子,名亞歷山大·葉賽寧-沃爾平(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Есе́нин-Во́льпин),但葉賽寧並不知道他有這個兒子。亞歷山大·葉賽寧-沃爾平逐漸長大,後移居美國,成為一名傑出的數學家。
死亡
編輯1925年12月28日,葉賽寧在聖彼得堡聖以撒廣場的安格雷特里酒店的房間發現已用皮帶上吊自殺,時年30歲。據其傳記作家稱,葉賽寧是因為患上憂鬱症,從而自縊身亡。[3]詩人死前在旅館鏡子上留下了他最後一首詩——《再見,我的朋友,再見》(До свиданья, друг мой, до свиданья)。
葉塞寧抱怨房間裏沒有墨水,他被迫用鮮血寫字。
在列寧格勒舉行葬禮後,詩人葉塞寧的遺體用火車運往莫斯科,在那裏為死者的親友安排了告別。 1925年12月31日,他埋葬在莫斯科瓦甘科沃公墓,墳墓上有白色大理石雕塑。
有一種理論認為,葉塞寧實際上死於特工的謀殺,他們佈置了現場,使其看起來像是自殺。維塔利·別茲魯科夫的小說《葉塞寧》專門描寫葉塞寧死亡的這一版本[4]。2005年,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謝爾蓋·葉塞寧》(由謝爾蓋·維塔利耶維奇·別茲魯科夫 飾演葉塞寧)在第一頻道播出[5] 斯坦尼斯拉夫·庫尼亞耶夫和謝爾蓋·庫尼亞耶夫在其葉賽寧傳記的最後一章中,引用了傾向於支持暗殺假說的事實。[6]
馬雅科夫斯基被他的死激怒,創作了一首名為《致謝爾蓋·葉賽寧》的詩進行反駁。馬雅科夫斯基本人也在1930年自殺[7]。
多年以來,對於葉賽寧的死因,已經進行了多項學術研究。
詩歌欣賞
編輯原文
До свиданья, друг мой, до свиданья. До свиданья, друг мой, без руки, без слова, |
中文翻譯
再見,我的朋友,再見。 再見,我的朋友,不需要握手,無需任何的言語; |
參考文獻
編輯- ^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народ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А. Л. Шанявского
- ^ кафедр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для иностранцев учащихся.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творчество русских классиков в аспекте культурологии. москва: мгим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 2004: 92.
- ^ Royzman, M.D. 26. Есенин в санаторном отделении клиники. Его побег из санатория. Доктор А. Я. Аронсон. Диагноз болезни Есенина. Его отъезд в Ленинград. 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 Всё, что помню о Есенине. Moscow: Sovetskaya Rossiya. 1973 [2018-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俄語).
- ^ Bezrukov, Vitali. Есенин. Moscow: Amfora. 2005 [2020-03-17]. ISBN 5-94278-924-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9).
- ^ Romanova, Natalia. 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 Убийство Есенина – убийство совести русского народа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м режимом. The Epoch Times. [2020-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1).
- ^ Kunyaev, Stanislav; Kunyaev, Sergey. 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 Moscow: Molodaya gvardiya. 2010 [2020-03-17]. ISBN 978-5-235-0336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4). (pp. 537-598)。支持暗殺假說的事實包括: 1) 葉賽寧在他去世時,正在積極處理他收集的作品。離開莫斯科後,他沒有喝酒,並熱衷於離開首都,從事其他新文本的工作。他夢想的一個項目即將成功:開始編輯自己的文學雜誌。他的大部分手稿都從他的酒店房間丟失,再也沒有發現(包括最近宣佈他的小說,《當我還是個孩子...》。和他最後幾個月所寫的《冬季詩篇》)。葉塞寧喜歡在他的工作中井然有序;但他的酒店房間極度混亂,他的東西散落在地板上,有打架的跡象。 2) 葉賽寧的肩膀上有一個新的傷口,額頭上有一處傷口,眼睛下面有一處淤青。在他死前幾周,他的許多朋友聲稱他攜帶了左輪手槍,但這個武器未被發現。他的夾克不見了,他不得不用旅館的一張床單蓋住。據稱,他上吊自殺的連結,用後來消失的皮帶製成,據說不是用於上吊的:它只把屍體固定到一邊,是右邊。然而,沒有這方面的進一步調查記錄。他死的房間也沒有檢查。 3) 酒店房間和屍體的照片不是由警方攝影師製作的。他的密友(如克列耶夫、瓦列里安·普拉夫杜欣、伊利亞·薩多菲耶夫)都沒有被帶去看房間。他們也沒有受到正式審訊,而據報道,Ehrlich似乎對這些事件並不感到委屈(Ehrlich於1937年被判處死刑並槍決)。他的《最後一首詩》有時被認為是寫在1924年,獻給同為詩人的維克多·馬努伊洛夫。 4) 醫療文件不包括假定的死亡時間。後來的專家們認為它粗心大意,指出這種語言對於像1931年去世的亞歷山大·吉利亞列夫斯基這樣有經驗的醫生來說是不正常的。 5) 葉賽寧所住的安格雷特里酒店,那裏經常有很多警察在場。這一事實仍然無法解釋。因為詩人對當局的消極態度,他一貫感到,又在各種場合與朋友分享說,他們跟蹤他,威脅他。此外,他沒有在旅館登記,他的朋友,作家喬治·烏斯季諾夫也沒有登記,這可能被解釋為一個跡象,可能已經準備和計劃了其他人的造訪。(據報道,喬治·烏斯季諾夫也在1932年自殺)
- ^ Mayakovsky, Vladimir. Klop, Stikhi, Poėm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5: 28 (introduction by Patricia Blake). ISBN 0253201896.